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做科研做临床能兼顾吗?这位知名胸外科医生的故事是很好答案!

TopMD
Top Medical,为医学而生
收藏

欢迎关注“TopMD”微信公众号,加入TopMD病友圈。

医学是一门科学,复杂且深奥。全世界的医务工作者几乎每天都会在临床当中遇到新问题新挑战。在医学发展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伟大的医者,他们不仅是医术精湛的临床专家,也是百折不挠的科学家,他们善于在工作当中不断的发现问题,通过一项又一项举世瞩目的研究不断的去解决问题,推动着世界医学的发展和进步,造福全人类。

2020国际肺癌关注月TopMD特别策划,今天跟大家讲一位了不起的医生——复旦大学胸部肿瘤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陈海泉教授。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心中肃然起敬!

陈海泉教授的门诊病人络绎不绝

中国胸心外科界有个陈海泉,手术精湛,科研顶尖

提到胸外科,很多人会首先想到是治肺癌的。肺癌是世界性的难题,它的高发让人心生恐惧,怎么才能不得肺癌、怎样才能让肺癌患者活得长活得好?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外医学专家就一直在不断的探索。肺癌的筛查和早发现一直以来是热门话题,在历经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胸片、痰脱落细胞实验、支气管镜等研究之后,就发现这些检查都不能降低肺癌死亡率。

直到2011年美国国家肺部筛查试验(NLST)公布了研究结论:低剂量CT筛查肺癌可以使高危人群的肺癌死亡率下降20%。荷兰的NELSON研究也表明:接受低剂量CT筛查的男性,肺癌死亡率可以降低26%,女性肺癌死亡率可以降低59%。里程碑式的结论使得低剂量CT广泛用于肺癌的筛查,并在后来多年的实践当中证明了:在肺癌高危人群中开展低剂量CT筛查的必要性。

然而随着低剂量CT的广泛开展,又有很多新问题出现:不吸烟的年轻女性肺癌越来越多了?体检当中的低剂量CT真的人人都有必要做吗?体检发现肺小结节后,如何科学的用低剂量CT来随访?肺癌的高危人群怎么查?非高危人群又该怎么查?查出的肺结节如果是肺癌,如何在遵循肿瘤学原则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的肺功能和肺组织?关于肺癌这种病,确实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陈海泉是个有心人,他不仅在临床工作中敏锐的发现了这些问题,而且在发现这些问题之后,立刻带领团队进行了研究,并将这些研究结论毫无保留的在全世界公开发表。

多年来,他在国外著名医学期刊上发表了190多篇研究,其中有16篇文章20次被10个国际指南引用,解决了很多临床当中的实际问题,改变了临床实践,提高了患者的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让国际医学界知道了胸心外科界有个叫陈海泉的中国医生。

正因他有这样的国际影响力,多年来他被授予了很多国际胸心外科领域的头衔:美国胸外科学会(AATS)会员、会员委员会委员、教育委员会委员、胸外科临床实践标准委员会委员;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STS)国际理事;欧洲胸外科医师协会(ESTS)会员;亚洲胸心血管外科协会(ASCVTS)理事;J THORAC CARDIOV SUR编委、J CANCER RES CLIN副主编、Am J Transl Res、J Thorac Dis编委,在有“国际胸部肿瘤外科精英俱乐部”之称的美国胸外科学会国际胸部肿瘤外科峰会组委会,他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担任组委会委员的中国医生,并多次受邀在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哈佛大学麻省总院、斯隆凯特琳纪念癌症中心、瑞士苏黎世大学医学中心、比利时鲁汶大学,及各国顶级学术会议上发出中国医生的声音,2020年美国哈佛大学布莱恩医院Schuster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陈海泉就是这么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手术精湛、科研顶尖!

陈海泉在AATS上的发言

当医生是“意外收获”,一段经历让他醉心科研

令人出乎意料,陈海泉并没有“医生基因”,如此知名的医学专家,当医生却是他的“意外收获”。陈海泉是山东人,家中祖祖辈辈没有人当医生,他也从没想过学医。高中时期的陈海泉对理科尤为擅长,经常可以解出连老师都解不出来的数学题,他那时的梦想是有朝一日成为一名物理学家。大概是命中注定,高考结束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来招生,把他误打误撞招进了医学院,对医生这个职业还没有什么概念的陈海泉从此开启了意料之外的人生旅程。

不曾想到,医生这个职业后来带给他很多惊喜,更给了他施展聪明才智的舞台。

说起陈海泉的“疯狂”科研路,起点是他当小医生时候的一些经历。他说:“我这辈子很幸运,遇到了很多好老师。” 在他还是小医生的那个年代,外科前辈石美鑫为人诚恳、治学严谨的作风至今依然感染着他,从他们身上,这个年轻人学到了很多。1988-2000年对陈海泉是很关键的几年,那些年所遇到的人、所见到的事儿,直接影响了他今后的职业生涯。

1997年陈海泉到美国留学,师从国际著名的胸心外科大师、拉斯科奖得主Albert Starr,留学的这两年时间里,美国医生的工作作风让他大开眼界,他被深深的感染。在那里,做每种手术都有相应的标准和缜密的流程,每一步操作的动作,甚至用哪种线进行缝合都会有清晰详实的要求,而这一切都是在遵循他们所做的临床研究得出的结论。

让他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关于心外科术后病人气栓的问题。80年代国内医学相对于西方还在初步探索的阶段,很多心外科医生就发现,明明很成功的手术,为什么术后搬动病人病人就会突然死掉?当时一直没弄清楚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直到那次美国留学,陈海泉才从老师Albert Starr那里得知,这种情况是冠状动脉气栓所致。

这种现象美国医生之前也遇到过,但不同的是,他们在发现了这个问题之后就引起了重视,并马上进行了临床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心外科手术后病人发生的冠脉气栓,让病人平卧12小时就可以避免。通过临床研究很好的解决了临床当中的实际问题,而反思一下我们中国医生在这方面做的却不够,没有及时将临床当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收集,没有进行相应的临床研究去解决这些问题,总是在想为什么,没有去研究为什么。

80年代陈海泉在美国留学

太多科研成果在那里落实在工作实践当中,这些都深深的感染着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年轻医生。在美国的这段留学经历使陈海泉成为有心人,也让他深刻理解了做临床研究的意义:个人的经验是很有限的,大部分经验都来自于前辈和同道,都是从书上看来的,我们每天在临床当中遇见的那些问题要想办法去通过做研究来解决,才能让病人活得更好,这也是做研究的真正意义。当一个好医生,更要当一个会做科研的好医生。

回国之后他选择了深耕难度很大、技术很高端的胸外科,希望年轻的自己可以在这个领域里有所挑战,潜心做临床的同时,开始将临床当中的遇到的尚待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进行研究。

陈海泉那些举世瞩目的临床研究

严谨的学术态度伴随陈海泉从一名小医生成长为胸外科业界大咖,他的那些研究让人印象深刻,有丰富的内涵,更有很多的创新。

术中冰冻病理指导亚肺叶切除

术中如何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的正常组织,延长病人生存期,让病人活得更好?这是临床工作中非常现实的问题,应引起胸外科医生的重视和深思。在陈海泉众多的研究当中,“术中冰冻病理指导亚肺叶切除”是他最引以为傲的研究之一,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这篇文章2016年发表在《JCO》上,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术中送病理结果为良性,就不需要再进一步给病人做肺叶切除。如果术中送病理的结果为原位癌和微浸润癌,也只需要给患者做个局部切除就可以了,不需要继续清扫淋巴结。这个方法使手术的准确性达到了96%,对国内外肺癌外科都是个非常重要的临床指导,影响深远。《JCO》也在同期为陈海泉这篇文章配发了社论:《外科个体化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

这个研究并没有就此结束,陈海泉还想继续搞清楚:既然准确率在96%,那另外4%术中冰冻病理诊断错误的患者,预后又是怎样的?执著的他带领团队开始收集这部分患者的随访数据进行研究,这个问题也有了最终的答案,今年10月他刚刚在《Chest》上发表了文章:通过对这4%的人群进行长期随访,发现这部分病人尽管在术后又进行了手术治疗,但长期预后依然良好,术中冰冻病理即使存在诊断误差,也并不影响这部分患者的长生存。

胸外科手术全面微创3.0

纵观外科发展史,过去外科医生都是开大刀做手术,有了腔镜之后,微创的应用就开始变得广泛。胸外科手术由后外侧切口拿肋骨,发展到腔镜打孔做手术,四个孔、三个孔、甚至单孔。

也正因如此,病人和家属在手术前经常会问:“能不能只打一个孔?”面对这个反复会被问到的问题,陈海泉做了深入的历史回顾和研究,提出“不以切口论英雄”,微创不应该被简单的理解为切口小就叫微创。2018年他在美国《Ann Surg》上发表了这篇文章,提出了“微创3.0”的理念,这是陈海泉的一项理论创新。

这篇文章说到:微创包括切口微创、器官微创、系统微创。切口小只是微创的一方面,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肺组织是手术的核心,手术时间的长短也很重要,半个小时的手术相对8个小时的手术就会更微创,手术时间长,麻醉持续的时间就久,药量就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特别是针对年纪大的患者。外科医生的目标是让患者活得长、活得好,而不是简单的比这个孔打三公分还是两公分。

有了理论创新,还要把微创3.0理念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的方方面面。过去外科医生在开刀之前,要给患者做各种检查,胸部CT、腹部CT、头颅磁共振、气管镜、骨扫描,甚至PET-CT等等。但现在如果处理一个小肿瘤的时候,这些检查也需要做吗?传统的治疗模式恐怕需要改变了。

如果肿瘤很大,是需要给患者做这些检查的,但如果是小肿瘤,术前再做这种检查就属于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了。周围性磨玻璃结节术前无需气管镜、骨扫描、头部MRI检查。

2015年陈海泉在《JTCVS》上写了一篇回顾性的文章,提出对于周围型的磨玻璃结节,术前不需要做气管镜检查,因为气管镜检查并不会改变你的手术方案。对于周围性磨玻璃结节术前也无需常规进行骨扫描检查,周围性磨玻璃结节术前更无需做头部MRI的检查,因为一个小的磨玻璃不会发生脑转移。这些研究都相继在国际医学期刊上发表。

这就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治疗理念:早期癌不能当晚期治,包括术前检查,要给病人制定个体化的术前检查策略,气管镜检查有痛苦,骨扫描检查有辐射,核磁检查费用高。

所以早期癌不要做气管镜、不要做骨扫描、不要做头颅磁共振。这样不仅减轻病人痛苦,还可以大大减少术前医药费,所使整个术前检查策略成为个体化的选择。“微创3.0”的理念是肺癌外科领域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最近陈海泉又率先提出了“浸润前微创3.0”的理念,即:良性的不能当恶性开、早期的不能当晚期开、惰性的不能当激进开,又给临床问题提供了进一步的诊治思路。

在GGO型肺癌方面大量的科研贡献

在GGO型肺癌方面,找陈海泉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正因如此,他也带领团队把在这一类型患者中遇到的大量问题进行了研究,发表的科研结论影响深远。在这里最想跟大家说一说他的“GGO处理策略”,因为对于GGO的处理是一个令人头大的问题。作为国内外GGO诊治的卓越引领者,2019年他受到美国ATS主编Patterson教授的邀请,以“GGO肺癌处理”为题,在《ATS》上发表了一篇综述,这也是有关GGO肺癌处理的第一篇Invited expertise review,也是第一篇中国医生完成的Invited expertise review。

陈海泉团队总结的磨玻璃结节筛查和处理流程:如果CT发现很小的纯磨玻璃结节,可以半年到一年进行复诊。如果这次随访时发现结节消失了,就说明这个结节是良性的,不用再管它;如果结节没有消失,且持续存在或越长越大,这时就有很大可能性是肺癌,但也可以继续观察随访,不要急于手术,肺癌外科手术原则是:在保证患者生存状态的同时,不影响他们的生活轨迹,不影响职业生涯。

为什么说不要急于开刀?陈海泉认为,肺结节的处理要考虑社会心理学因素,到底该什么时机手术最合适?这也是全球当前的热点话题,目前也还没有结论。

对磨玻璃样结节如果病人已经七八十岁,未来危及他生命的可能是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这些问题,而不一定是这类惰性肺癌,没必要急于处理他的GGO,三四十岁的青壮年正要得到单位的提拔重用,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正要经历美好生活,如果马上手术可能会影响他的人生轨迹,应当通过影像学的观察随访适当选择合适的手术时间,减少病人的损失。

纯GGO究竟是做手术还是随访无明确定论,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来做一个合适的决定,以不影响你的生活轨迹和职业生涯为原则。同时避免过度的X线暴露。这种早期GGO手术后通过一次检查,如果肺复张得很好,其他没什么问题的话五年之内就不需要再进行复查了。

如果已经六七十岁,又不是肺癌的高危人群,两三年复查一次就可以。这样做也会减少CT筛查的次数。对于预期寿命很长的年轻患者,小的GGO可以做个亚肺叶切除,不需要清扫淋巴结,病人就可以恢复的很好,但如果做了肺叶切除,可能对他生活质量有影响。

今年四月防癌宣传周TopMD《约吧大医生》对陈海泉教授进行了专访,那系列节目截止目前已经有近1000w的观看。

只想告诉大家,他的研究还有很多很多,篇幅原因我们今天不一一展开,大家可以到专业网站检索,绝对可以看很久!他的每一篇文章都解决了很多临床当中的实际问题,改变了临床实践,提高了患者的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他中心的患者,生存率在国际遥遥领先。

国际胸外科专家到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观摩学习陈海泉教授手术

临床和科研如何去平衡?他的秘诀是这俩字

驾驭的了外科医生的刀,也能驾驭的了复杂的临床研究,科研数量国际领先,临床手术量也是国际领先。很多人一定都想问:您的科研和临床是怎么兼顾的?陈海泉说:临床和科研都很重要,二者是不能割裂开的,认真做临床其实就是在做科研,临床做多了就会有一种嗅觉,会有一种敏感去找到科研的“金矿”在哪里。

每周三下午陈海泉都会带领他的团队召开科研会议,会让团队讲他们做的研究,并给予他们指导。在他的严谨的学术作风之下,这支团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工作习惯,病史必须亲自写,杜绝ctrl c+ctrl v。因为把病史写好是做好科研的重要而基本的环节。而现在年轻医生大多不能很好的写病史,忽略了病史对临床和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对于如何写好病史,陈海泉说没有秘诀,就是俩字:“认真”。写病史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把病史忠实的记录下来。

鉴于陈海泉的国际影响力,今年哈佛大学医学院也邀请他在2020年美国哈佛大学布莱恩医院Schuster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针对肺癌临床研究做专题讲座,这在中国医生当中实属少见。“你将成为心胸外科的领军人物”,这是1999年他离开美国时,他的老师:Albert Starr给他写的推荐信中的一句话,这句话一直激励他到今天,现在看来这位Albert Starr先生确实有远见!

AATS这类国际会议,总能见到这位中国医生的身影

陈海泉是一个融执著、勤奋、智慧于一体的医者,用心做科研、用心开刀是他毕生的追求,目前陈海泉团队也与国内外的科研机构正在开展更多有关肺癌和食管癌的研究。印象最深的是他那句话:做科研是一门苦差事,需要临床医生发自内心的兴趣去享受这个过程,做科研可以帮助到很多病人,可以让病人活得长、活得好。感谢陈海泉教授对医学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我们期待看到这位牛人有更多的研究发表。也希望他的故事可以影响更多年轻医生,就像当年那些外科前辈对他的影响一样。

【声明】本栏目为TopMD原创,版权归出品方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剪辑及修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期内容为医学科普目的,不可代替医生的面诊,仅供参考。本节目仅供医生内部学习交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