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刘宇心 审核:杨鹏斌
银川市 银川唐徕中学 2021级 李子睿 省级二等奖 指导教师:秦艳芳
公元后一百二十世纪,太阳已黯淡,体内核聚变的速度早已十分缓慢,释放出的能量也十分稀少,经过辽阔宇宙的散播,加上地球大气的削弱,到达地表的能量更是少之又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时的地球,阴风怒号,暗无天日。零下几十度上百度的气温和微乎其微的太阳光照,早已使得曾经为人类提供丰富资源和养分的地球无法再种植任何植物,动物也几近灭绝。那么,生生不息的人类的食物又从何而来,谁又知那盘中餐是什么?
人类的大脑从未停止过发育和进化,人类的科技水平彼时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从未止步。如果进入星空,会发现水星是绿色的。是的!人类为了获得充足的阳光,早已将水星改造为特殊的种植养殖基地。因为这颗星球离太阳最近,太阳能量也最多,人类模拟制造氧气、山川、河流、湖泊,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为人类提供补给。那时人类已将地球透支得不能再开发了,所以只能将节约利用贯彻到最后的太阳能量上了。
人类用太阳系中的天体内包含的一些特殊元素和金属当作货物与银河系中的“邻居们”交易。人类奉上这些物产作为他们丰盛的外星球特产,而“邻居们”给予正在发展的人类提供庇护、能量来源以及技术支持,从而人类能在人造太阳的小型种养殖场和水星巨型种植养殖基地中繁育足够的动植物资源。
不可避免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人们的食物会逐渐单调,虽说可以种植养殖动植物,但种类却已十分稀少,味道也变了很多,吃上一顿一万年前的家常菜,花销可谓巨大,甚至是不可能,人们的家常菜都变成了一种合成食物。
人们从动植物中提取难以消化的纤维素等营养以及酚类物质,分解转化为容易吸收的氮基酸,与最原始的米熬成粥,可以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再与提取的脂肪、糖类、蛋白质一同加工合成肉制品。粥香甜可口,肉紧致且富有弹性,而且还会合成一些富含糖类物质和碳水化合物、淀粉的小吃。这样的食物不仅满足了人类的日常需求,而且方便携带,更重要的是加工合成只是起到了辅助的作用,主要还是依靠人类本身的消化排泄运转系统来维持生命活力,这样可以避免人体器官功能弱化等情况出现,还依旧保留着祖先引以为傲的牙齿、消化功能等。
科学合成的营养食物让人类不会过度退化,也不会滋生懒惰,让大家保证高效的吸收的同时保持最佳的活力,进行各种产品的研发、技术难题的攻克、未知领域的探索,从而时刻保持高速发展和运转。
纵使太阳变暗,人类也永不变“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智慧!人类不忘本,人类一如既往砥砺前行,迟早会登上这个属于银河系食物链的顶端,如壮丽绚烂的银河系般熠熠生辉,永不落幕。因为他们知道流传至今的古训——“山腰的夕阳自不如山顶的全日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