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温泉县的高山湿地中,生活着一种神秘的远古精灵——新疆北鲵,它们是距今3.5亿多年前的孑遗物种,只分布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边界500平方公里的狭窄范围内,目前,我国新疆北鲵野生种群数量总数不足3000尾。
新疆北鲵体型很小,最长者不超过30厘米,成体多为20厘米。躯干略呈圆柱形,尾基圆,向后侧扁;具唇褶,颈褶弧形。前肢端4指,后肢端5趾,指趾较宽扁,仅基部具蹼,指趾端角质化,色深。皮肤裸露光滑,背面深灰色中微显淡黄,腹面为白色,体侧有肋沟12-13条。雌性成体尾略短于雄性。
新疆北鲵昼伏夜出。日间,多隐伏于溪边松散泥草处及岸上潮湿的草墩洞穴或溪中石块下的缝隙中;夜间,出行觅食,多食蛾蝇幼虫、蚯蚓等。属冷血动物,入冬,即进入冬眠期,来年开春,冬眠结束,开始活动。
新疆北鲵只有一只在叫的时候,它的叫声像青蛙的呜叫声;如果很多只在一起叫的时候,它的叫声就像婴儿的哭声,又被称为娃娃鱼。新疆北鲵属两栖纲卵生动物,有尾目,小鲵科隐腮鲵亚目。它在小鲵科的分类、系统演化方面有重要学术价值,在脊椎动物的系统演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新疆北鲵被称为“活化石”。
新疆北鲵的发现充满故事性。它是俄国人凯斯勒于1866年命名的,那年他在哈萨克斯坦东部和新疆交界的阿拉套山地区发现了新疆北鲵。但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再也没人见过新疆北鲵。
1989年,新疆师范大学生物系的一名温泉县的学生从家里带来一只“四脚蛇”,经教师王秀玲调查,发现了新疆北鲵的栖息地。新疆师范大学专门成立了研究机构,1994年6月,王秀玲教授首次人工繁育北鲵成功。
为了更好地保护新疆北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97年将新疆北鲵栖息地设立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17年7月该保护区又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新疆北鲵列为“濒危”物种;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和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均将该种列为
“极危”物种。2021年在我国新一轮野生动物保护名录调整中,新疆北鲵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