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仿佛气球一样,“嗖”的一下没影啦~这两天身边充斥着“不想上班啊啊啊”“好累好困”等呼声。假期后上班似乎格外容易疲倦、失眠、昏昏欲睡、胃口欠佳、难以集中精神工作,以至于感到焦虑、空虚甚至容易发怒。如果你有以上感觉的话,那你可能在经历“假期后综合征”。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01 什么是假期综合征?
假期后综合征(Post-holiday syndrome),又名假期综合征,并不是一种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通常在长时间的假期后出现,特别是在春节、暑假或寒假等长假后,通常人们会产生以下症状:
▶疲劳和无精打采
▶对工作或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
▶焦虑和抑郁
▶头痛或其他身体不适
▶睡眠问题,如失眠或过度睡眠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在长假期过后复工的几天内有这些症状是很正常的,但是也会让我们困扰,而通过一些自我调节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你度过这段时间。要get调节方法,我们先得了解一下为什么会有假期综合征?
02 为什么会有假期综合征?
● 戒断反应——像老烟鬼戒烟,快乐突然结束了
我们在春节里都做什么呢?会做让我们开心的事情:睡懒觉、吃各种好吃的、和朋友出去玩等等。所以我们总是盼望着过节,充满了期待。
纽约市伦诺克斯山医院临床心理学家纳奥米-托雷斯-麦基(Naomi Torres-Mackie)博士解释,在像节日这样令人兴奋的活动之后,人们往往会有一种失望或沮丧的感觉。憧憬假期这样的事情会让人感到兴奋,但当事情过去后,失去这种兴奋的感觉会很糟糕,几乎会有一种从节日欢乐中抽离的情绪感。这种感觉类似于有烟瘾的人戒烟,快乐突然结束了,身体从而产生戒断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引发一系列不适。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 短暂的条件反射被打破
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最早由心理学家巴普洛夫提出,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比如看到床我们就会困,进入办公室就下意识进入工作状态。很多人在假期里会睡懒觉,晚睡晚起。这打破了原有工作日时紧张、规律的作息习惯。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进行的行为,大脑神经系统都会有意识地记住,并在重复中被强化,直至形成下意识的生理反应。假期时我们的大脑一直接收与休息和娱乐的外界刺激,日常行为懒散,这些在大脑中形成了短暂的条件反射。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所以,当我们再次上班时,生活节奏再次被打乱,导致身体短暂形成的条件反射再次被打破,从而产生相应的负面情绪,以及由此引发的身体症状。
● “我不行”的暗示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心理暗示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复工后的前几天里,很多人都没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会更倾向于捕捉消极的信号,会容易比平时出现更多意外,比如闹钟响了但起晚了,然后因此自责,这种反馈会进一步加强“我不行”的暗示,从而更难调整过来。
● 身体状态影响认知
另外,在春节里我们通常睡得晚,作息不规律,大吃大喝,身体通常都负担较重,比较懒散,这也会影响我们的工作状态。
南加州大学神经科学家安东尼奥·达马西奥(Antonio Damasio)认为,我们的身体会不断综合肌肉和骨骼的状态,获取全身运动能力的信息,这些信息会构成我们对自己能做什么的内在认知。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身体状态,会影响大脑对自身能力的认知。身体越健康,自我认知越强大,面对工作便越自信。而反之也亦然。因此,一个得不到规律睡眠和合理饮食的身体,也难以支撑我们智慧的大脑和高效的工作。
03 我们能做些什么?
严格来说,假期后综合征不是一种疾病,只是由于度过了一个开心的节假日,经历紧张到松弛,松弛到紧张的过程,身体和心理出现的暂时的紊乱,通过积极地自我调节就可以恢复。可以参考以下的方法。
(1)给自己更多的缓冲时间。现在我们已经理解了这几天为什么你如此疲倦、焦虑,给自己多点时间适应一下吧。开始制定新的工作计划时,给自己额外留一两天,利用这段时间来缓冲,然后再回到正常的日程安排中。记得给自己一点喘息的时间,不要太着急,慢慢来。
(2)寻找值得期待的事情。可以安排一些值得期待的事情。与其昏昏沉沉地度过2月,不如开始新的期待,和朋友们约好时间一起运动、参观博物馆展览或一起吃饭,都是很好的选择。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3)吃好睡好,开始运动。前面我们说到身体会影响大脑,所以做好身体的调整也很重要。适当地清淡饮食,早睡早起,减少对手机的使用。开始运动,减掉春节吃胖的三斤肉肉,就从多走走路开始吧。运动同时也会促进饮食和睡眠,一举多得。
希望大家可以顺利度过假期综合征,龙年开工大吉!
作者:伊伊 中国科学院大学应用心理硕士
审核:唐义诚 全国心理服务基层协作网编审、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出品:科普中国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中科数创(北京)数字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