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专家们把这部作品视为“生态小说”或“生态环保题材小说”,也有人说。《追寻》更像是徐鲁献给母亲河长江、献给浩瀚的洞庭湖的一阕恋曲和赞美诗,因为这部小说处处充盈着丰饶的诗性,那是我们今天都在寻找和守护的永远的乡愁,也是徐鲁心中的最美丽的坚守。
白暨豚科仅有一种动物,就是白暨豚,可能我们对其另外一个名字白鳍豚更加熟悉。这种动物濒临灭绝,加强保护刻不容缓。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称其:“体呈纺锤形,长1.5~2.5米,重可达230公斤。吻部狭长,约30厘米,前端略上翘。喷气孔纵长,位于头顶左侧。眼极小,在口角后上方。耳孔呈针眼状。背鳍三角形,鳍肢较宽,末端钝圆,尾鳍呈新月形。身体背面浅蓝灰色,腹面白色。” (1)
白暨豚
白暨豚科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白暨豚是存留到如今的古大陆的唯一物种,生活在距今约二千万年,前中新世的原白暨豚是白暨豚唯一的已知近现。(2)
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听说过《追寻》,此书是作家徐鲁的作品,讲述了被誉为“长江女神”的白暨豚那些以前不为人知的生存故事和如今濒临灭绝的现状。
书中写道了徐佩芬、刘俊等几代科学家在长江上和洞庭湖一带追寻、保护白暨豚,献身祖国生态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事业的独特经历与理想精神。
在科学家们的努力之下,白暨豚“淇淇”以其一生的故事引起了世界科学界的关注。同时,生活在洞庭湖畔的老艄公罗老爹、少年柳伢子、女教师王小月、柳伢子的妈妈玉娥等,他们的故事也逐渐被我们知晓。(3)
儿童文学专家们把这部作品视为“生态小说”或“生态环保题材小说”,也有人说。《追寻》更像是徐鲁献给母亲河长江、献给浩瀚的洞庭湖的一阕恋曲和赞美诗,因为这部小说处处充盈着丰饶的诗性,那是我们今天都在寻找和守护的永远的乡愁,也是徐鲁心中的最美丽的坚守。
湖北省作协主席李修文曾评价:“《追寻》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还是我们一直在期待和呼唤的、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部格局开阔的文学作品。通过《追寻》这部作品,我们看到了‘纯真’这种力量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展现。”(4)
他还认为,《追寻》还传递给读者一种强大的对未来的信念。人类虽然失去了曾经的桃花源,但依然有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信心。
有人认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籍《尔雅》中, 就有对白暨豚的记载。历史上白鳍豚曾经有5000头之多。
研究者们发现,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 到20世纪80年代初, 白鳍豚的种群数量大约为400头, 1986年的调查结果是约为300头, 到了1990年, 约为200头, 1994年以后就不足100头了。
网传的捕获白暨豚的图片
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一段是慕生与白秋练相爱的故事,而白秋练就是由白鱼精所变成的女子,有人认为,这里的白鱼,就是白暨豚的化身。
相关化石证据表明,530万年前的上新世时期白暨豚就已经在长江流域出现了。白暨豚在我们这个时代消失,将是一件令人心痛的事情。(5)
曾有记者采访老渔民,老渔民说:“那时候, 江水非常清澈, 经常可以看到白鳍豚, 不止一条、两条, 它们成群结对跟在我们的小渔船后面游, 有时候潜在水中, 有时候跃出水面, 蹦蹦跳跳的, 很好玩。我们从来不伤害白鳍豚, 它是吉祥的动物, 很温驯的。”
以前的渔民们,只要听到白暨豚发出叫声, 她们就知道要收工了, 这是一种预警,提醒人们或许是将有暴风雨袭来,或许是前方将有激流险滩。
1980年1月, 湖北省嘉鱼县的渔民们,不经意间捕获了世界上第一头活体雄性白暨豚。这头白暨豚被送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进行人工饲养,人们将其命名为“淇淇”。
1980年12月15日, 我国首次发行了《白豚》邮票一套2枚, 分别为“悠然自得”和“环游潜底”。 2002年7月14日,在人工环境中生活了22年的淇淇,永远离开了我们。(6)
2006年,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组织美国、瑞士、德国等6国科学家,采用一流技术对长江干流进行调查,却没有发现白暨豚。2012年在上海长江口发现搁浅的白鳍豚,上海水族馆和专家抢救失败,这头白暨豚死亡。
白暨豚标本
对白暨豚的保护与研究
2007年8月8日,英国皇家学会《生物信笺》期刊发表报告,宣布白鳍豚功能性灭绝。11年以后的2018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更新发布,未确认白鳍豚灭绝,保持了原定评级“极危”。
1996年12月,中国第一个以水生动物为保护对象的基金会——武汉白鳍豚保护基金会正式成立。
2005年基金会通过了湖北省民政厅的“换证审查”,换发了新的《基金会法人登记证书》(鄂基证字第14号),并按照新的《基金会管理条例》拟定了《武汉白鳍豚保护基金会章程》(草案)。(7)
南京师范大学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合作,成功完成了白鳍豚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工作。通过对白鳍豚基因组的初步分析,科学家揭示了鲸类的次生性水生适应机制,并重建了该物种的种群历史。相关论文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科学家发现了一系列有助于白鳍豚适应水中生活的基因,包括与嗅觉、味觉、视觉、听觉和大脑扩张有关的基因。
而对种群历史的分析则显示:该物种在末次盛冰期的末期曾经历一次较为严重的种群瓶颈效应,古气候及海平面变化与此次种群波动密切相关。(8)
白暨豚依靠回声定位了解环境变化的情况,在生物学、仿生学和生理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科学研究价值。
我们还是心存一些希望的,目前白暨豚并没有宣布灭绝。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陈宜瑜院士说:“灭绝的鉴定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现在很难看到它了,但不能说是灭绝,要通过一个科学的认证过程,业内公认这件事,才能确定。”
白暨豚邮票
结语关于白暨豚这种极度珍贵的物种,能探讨和反思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参考文献】
[1]彭奕欣.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生物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0.
[2]刘济滨.脊椎动物中的“活化石”[J].九江师专学报,1996(06):73-76.
[3]姚磊. 好书相伴 别样精彩[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07-31(006).
[4]熊召政. 《追寻》:献给长江母亲河的一阕恋歌[N]. 中国艺术报,2019-07-26(008).
[5]刘禹松.白鳍豚迷影[J].世界环境,2019(05):8.
[6]陈华文.白鳍豚失踪之谜[J].环境教育,2011(05):77-78.
[7]曾申申.武汉白鳍豚保护基金会[J].世界环境,2015(01):92.
[8]张蕾 ,郑晋鸣. 科学家重建白鳍豚物种的种群历史[N]. 光明日报,2013-10-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