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人类不时发疯的年代
有些动物的精神状态可谓遥遥领先
因为它们早已把失常当成了日常
“给鸡拜年”的黄鼠狼
不服就干的“平头哥”
爱揉脸的海獭
东北三宝的貂
它们都来自同一个家族
鼬[yòu]科
(Mustelidae)
(黄鼠狼是黄鼬的俗称,平头哥是蜜獾的网名,东北的貂皮最初来自紫貂,图片来源@刘璐&李艳霞&视觉中国,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
鼬科成员的差异之大
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家
它们是物种最多样的食肉类家族
最小的瘦小如鼠
却能猎杀野兔
(伶鼬捕食蜥蜴、伶鼬猎兔;伶鼬是体形最小的鼬科动物,体长13~26厘米,体重30~70克,图片来源@视觉中国&Alamy)
▼
最大的与狼相当
却能干翻鳄鱼
(巨獭与鳄鱼;最大的鼬巨獭体长可达2米,体重可达32千克,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最小与最大
轻重悬殊竟达1000倍
它们也是适应力最强的食肉类家族
足迹广布森林、草原、江海
(鼬科分类尚有争议,目前分为8个亚科,20多个属,50~70个物种,从炎热荒漠到极寒之地都有分布;传统分类中的貂亚科现已基于分子生物学证据被归入貂熊亚科,图片来源@视觉中国@Alamy&Wikimedia Commons,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
但无论差别再大
它们都有共同点
古灵精怪
乃至疯癫
见者无不感叹
“脑回路不太正常”
“一刻都闲不下来”
(“鼬”疯了一个;一只白鼬在四处乱窜;上文引自对动物保护工作者的采访,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鼬家族为何如此狂放不羁?
因为它们底气十足
骨子里透着灵动
脑子里尽是机巧
灵巧
鼬科成员大多身材小巧、体长腿短
作为鼬科代表的鼬属物种尤其如此
伶鼬、白鼬、黄鼬、香鼬、艾鼬……
在家猫面前都显弱小
它们就像拉长版的鼠
而腿却缩得极短
如此反差让它们看起来
“怪”可爱的
(白鼬**、**伶鼬;白鼬和伶鼬十分相像,毛色都会随季节变化,但白鼬的尾巴更长,且尾尖是黑色的,古时被称为“扫雪”,图片来源@Alamy)
▼
虽然身体比例极不协调
但鼬属成员却异常灵动
如弹簧般伸缩自如
“社会摇”都不如它丝滑
这些“永动机”一刻不停
上一秒刚蹿到树上
下一秒就钻进地下
令猎物猝不及防
枝头腾跃令飞禽心惊
钻洞挤缝令走兽胆颤
(艾鼬捕鼠兔、香鼬[Mustela altaica]捕鸟;多数鼬科动物以小型哺乳类、鸟类、昆虫等动物为主食,也会吃植物的浆果、块根等,摄影师@雪松&邢睿)
▼
鼬形如家鼠
却心有猛虎
猛禽来了都敢上前驱赶
赌的就是你没我灵巧迅猛
伶鼬是世界上最小的食肉动物
小到人类一掌就能握下
却以大小相当的鼠类为主食
甚至能猎杀体重是自己10倍的野兔
(一只处于换毛期的伶鼬在捕鼠,图片来源@Alamy)
▼
生活在草原上的艾鼬
长相花哨但本事不小
能捕比自己粗壮得多的旱獭
(请横屏观看,“哎呦!你干啥”,艾鼬体长29~56厘米,以啮齿类、鼠兔和鸟类为主食,图片来源@Alamy)
▼
平均体形更大的貂属物种
杀伤力更是不容小觑
相比鼬属物种
它们的嘴巴和耳朵更尖
精灵般的紫貂在雪中蹿跳
伺机偷袭松鼠、野兔、雉鸡
甚至是麝等小型有蹄类
(紫貂的毛并不是紫色,只是在阳光下有些泛紫;它的毛发浓密,冬季可达近2万根每平方厘米,摄影师@关晓东)
▼
比家猫略大的黄喉貂
更是大小通吃
食谱包含从鼠类到有蹄类
乃至豹猫等小型猛兽
(“我来也!”黄喉貂能够猎杀林麝等有蹄类,有时也会采集野果,图片来源@Alamy)
▼
鼬科成员不仅在陆地上迅猛如箭
爬树钻洞无孔不入
在水中同样游刃有余
以江海为家的水獭亚科成员尤其如此
它们是最适应水陆两栖的哺乳动物之一
(亚洲小爪水獭的趾爪细小;水獭亚科共有7属13种,包括海獭,中国有3种,分别是欧亚水獭、亚洲小爪水獭和江獭,图片来源@Alamy)
▼
脚上长蹼、粗尾如桨
入水如游龙
捉鱼捕蟹不在话下
是水猴子传闻的最大“嫌疑犯”
(正在捕鱼的欧亚水獭,它们是在中国分布最广的水獭,摄影师@雪松)
▼
是什么赋予了鼬科成员如此身手?
柔韧的身躯是它们的灵动之源
仿佛没有骨头
它们的身体可如流体般随意扭曲
在各种状态之间无缝切换
弯成圆环,360°流畅急转
拉成直筒,钻狭洞长驱直入
(鼬才是“真流体”,鼬科动物如蒙眼貂[Mustela putorius furo]在钻洞时身体可拉直伸长30%,且不影响行动速度;蒙眼貂又称“雪貂”,是人工驯化后的林鼬[Mustela putorius],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
这都得益于它们特殊的脊柱结构
比多数哺乳动物更薄的棘突
减少了脊椎之间的阻碍
让整个身体可以伸直或对折
柔韧如橡胶
(鼬的脊柱结构示意图,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
除了“主干”特化
鼬科成员的“配件”也演化得更精巧
能够灵活适应各种环境
在水下
水獭的眼睛可以改变形状
凸出晶状体变成“泳镜”
将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
速度再快都能清晰地锁定目标
(水獭适应潜水结构示意图;为适应水下活动,水獭还长有脚蹼,并且能在水下自动关闭鼻孔和耳孔的瓣膜,起到防水效果,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
在陆地上
鼬的小耳朵和小短腿减少了钻洞的阻碍
它们在洞穴中匍匐前进的速度
几乎与在地面奔跑无异
(请横屏观看,洞穴中“阴暗爬行”的白鼬,图片来源@Alamy)
▼
如此迅疾的行动还少不了强大的“引擎”
白鼬的心率可达每分钟500下
相当于人类的5~8倍
猎物一旦被鼬盯上
就得被迫进行一场越野马拉松
再欢脱的兔子也会被追得筋疲力尽
直至束手就擒
别看鼬体形小
却拥有一击致命的咬合力
因为它们的头骨同样精巧
(一只白鼬探出头,冬季白鼬会变成白色,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鼬科动物的颅骨相对长
能让负责发力的颞[niè]肌更充分地附着
而负责咬合的颌[hé]骨相对短
这样力量传输的损失更小
再配上前端尖而长的犬齿
便能集中力量,直击要害
如果把伶鼬放大到与老虎相当
伶鼬的咬合力将会胜出
(鼬与老虎头骨结构对比示意图,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
鼬家族身板不大
却能成为猎手中的佼佼者
不仅胜在灵巧矫捷
还赢在怪招频出
精怪
毕竟受体形所限
鼬科的物理攻击不算强大
但它们善用旁门左道
如精怪般“诡计多端”
它们时刻保持着机敏状态
时而蹦跶,时而停下
直立身体四处张望
这是在观察四周
伺机而动
(一只四处张望的白鼬,图片来源@Alamy)
▼
当别的掠食者在强化物理装备
它们却在闷声制造“生化武器”
肛门处的臭腺能够释放恶臭
“闻”者落泪
见者眼黑
(扬起尾巴的鼬獾;大多数鼬科动物,如鼬獾、蜜獾都具有臭腺,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
大多数鼬都会这项初级技能
用于标记猎物和领地
甚至不损一丝毫毛就能击退入侵者
而高阶玩家善于合作
巨獭活跃于南美的河流沼泽
近两米的体长为鼬科家族之最
面对鳄鱼的威胁
巨獭全家齐心协力
从水下攻击凯门鳄柔软的腹部
硬是干翻了凶悍的天敌
无愧“河狼”的称号
(巨獭是鼬科中不多见的社会性动物,家庭凝聚力极强,亲属们会一起帮忙照顾幼崽,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而海獭作为最“重量级”的鼬
体重可达45千克
却以“揉脸萌兽”出名
(“洗啊洗啊洗白白”,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它们拥有哺乳动物中最密的毛发
需要频繁清洁来维持保温效果
(海獭每平方厘米的皮肤上有10~40万根毛发,而人的头发密度只有不到200根/平方厘米;它们总在揉脸理毛是为了将空气保持在毛发中,同时将皮肤分泌的油脂抹匀,以维持皮毛的防水保温效果,图片来源@Alamy)
▼
为了避免被海浪冲走
海獭们与伙伴们手拉手
或者用海藻缠住身体
再安然入睡
(海獭们躺在海面上手拉着手,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而对海獭宝宝而言
妈妈的怀抱就是最好的避风港
(一只海獭宝宝躺在妈妈的怀抱里,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鼬科动物不仅会和同类合作
还懂得跨物种合作
美洲獾和郊狼就是一对老搭档
前者更擅长打地道战
后者更擅长疾速追击
于是一个钻洞赶出猎物
另一个洞口守株待兔
强强联合提高了捕猎成功率
(美洲獾[左]与郊狼[右]合作捕猎啮齿动物有多次观察记录,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
而鼬科中最精怪的一批已经学会了使用工具
这项技能早就不是灵长类的专属
海獭偏爱难啃的海胆和贝类
然而它们并没有足够的力量破壳
于是它们学会了巧妙借力
拿块石头仰卧在海面上
上演“胸口碎贝壳”
(海獭用石头砸贝壳;海獭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海面上活动,后脚掌特化成鳍状,腋下还有个毛皮褶皱形成的“小口袋”,可以用来装石头,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它们的工具不限于石头
而是就地取材
瓶罐、船身都能上手
(“来碰个杯吧”一只握着易拉罐的海獭,自然状态下拍摄,仅作示意,图片来源@Alamy)
▼
而“平头哥”蜜獾不仅四肢发达
头脑也很发达
已经会用工具与人类斗智斗勇
(“我就是传说中的平头哥!”,图片来源@Alamy)
▼
在非洲的一家动物康复中心
蜜獾史托菲尔又一次翻出围栏
它因屡次骚扰其他动物被单独分隔
聪明的它早已能熟练地打开门闩
围墙高筑?
它就搬石头踮脚
清掉石头?
它竟趁下雨滚泥球踮脚
树枝、耙子、铲子、轮胎
任何东西都可能成为它的越狱工具
(“溜了溜了”;情节来自《蜜獾 毁坏大师》纪录片,下图仅作示意,图片来源@Alamy)
▼
鼬科成员不仅身体好动
脑子也在一刻不停运转
它们对一切充满探索欲
总在不断挑战新事物
进阶出新技能
这些古灵精怪的家伙
一辈子放浪形骸
即使困住它们柔韧的身体
也困不住它们不羁的“灵魂”
更有甚者
已经不能只用精怪形容
而是到了疯魔的程度
疯魔
黄鼬自古以来就是志怪故事里的常客
江湖人称“黄鼠狼”“黄皮子”“黄大仙”
(黄鼬因善捕鼠、毛皮黄,俗称“黄鼠狼”“黄皮子”,在民间被奉为五大家仙中的“黄仙”,又称“黄大仙”,摄影师@张波)
▼
它们常在夜间伏地而走
鬼鬼祟祟溜进农家院舍
大肆杀鼠偷鸡
留下“尸横遍地”
(黄鼬是捕鼠能手,但也会捕食家禽等鸟类;下图仅作示意,摄影师@马超)
▼
这种大开杀戒的行为
被称为“过捕行为”
即一次杀死远超食量的猎物
(猎豹追捕汤姆森瞪羚;猎豹、狼、赤狐等多种捕食者都存在过捕行为[surplus killing],可能是出于掠食者的本能,或以备将来所需,尚无定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欧亚水獭也是“惯犯”
这些鼬中“钓鱼佬”以捕鱼为乐
还要在岸上“显摆”战利品
这被古人当作是在祭祀天地
“獭祭”传闻由此而来
(早在唐代,古人就曾驯养水獭捕鱼,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杀疯了”的鼬还敢“越级杀怪”
当娇小的白鼬遇到野兔
就像小矮人遇到巨人
对后者似乎构不成威胁
可突然白鼬就像着魔了一样
开始疯狂“蹦迪”
黑色的尾尖在空中飞舞
更加吸引兔子的注意力
(野兔是白鼬的主要猎物之一;下图仅作示意,图片来源@Alamy)
▼
在如此狂野舞姿面前
兔子彻底懵了
而白鼬一边施展“鼬”惑
一边悄悄靠近
最后一口将兔子拿下
(请横屏观看,不同季节的白鼬毛色不同,背部冬季白色,夏季棕黄色,下图仅作示意,图片来源@Alamy)
▼
小型鼬就有如此杀伤力
中大型鼬一旦发疯
更是令猛兽生畏
狗獾是个出色的地道工程师
它们的爪子长而锋利
十分适合挖洞
(狗獾的爪子既能挖居住的洞穴,也能挖掘蚯蚓、植物块根等食物,图片来源@Alamy)
▼
心情好时它们会让赤狐、貉来借住
但发起疯来也毫不留情面
把房客赶出家门
甚至抄家夺命
(请横屏观看,欧洲狗獾与赤狐有时会形成互利关系,前者为后者提供干净的洞穴,后者则为前者留残羹剩饭;狗獾有时还会杀死寄住家中的赤狐幼崽或貉,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
金刚狼的原型貂熊
拥有陆生鼬科动物中最魁梧的体格
看上去就像披着貂皮的小熊
通常情况下貂熊是个机会主义者
它们会跟在棕熊、狼、美洲狮等掠食者身后
等吃剩饭或者索性抢饭
有时它们也会自己动手
凭着一股疯劲
小到狼都不屑的老鼠、松鼠
大到美洲狮都不敢妄动的驼鹿、驯鹿
在它们眼中都是食物
(貂熊又称狼獾,体长65~113厘米,比狼略小,有储存食物的习性,科研人员曾在一个貂熊洞穴中发现过二十多只赤狐和一百多只雷鸟,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而最出名的网红“平头哥”蜜獾
更是疯到命都不要
曾被吉尼斯纪录评为
“最无畏的动物”
(蜜獾会吃一切它们能获得的食物,小到昆虫,大到狼,也会翻找人类的垃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狮子、豹子、鬣狗这些草原霸主
个头是蜜獾的数倍到数十倍
体形处于劣势的蜜獾似乎只能夹缝求生
但蜜獾不仅不小心避开它们
反而硬要上前挑衅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即使被围栏隔开
蜜獾也要挖地道过去找狮子麻烦
蜜獾虽偏执却不是鲁莽硬刚
而是刚柔并济、有备而来
(请横屏观看,有记录称蜜獾曾驱退7只狮子的围攻,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
毕竟是鼬科动物
蜜獾比大块头们更灵巧机敏
它们总能迅速从对手胯部钻出
专攻其弱点
而对手想要反攻却是难上加难
“平头哥”的平头光溜平坦
短耳隐蔽在平头两侧
让对手很难抓住弱点
粗厚松弛的皮肤令对手难以下口
就连上百只蜜蜂围攻也很难蛰破
因此蜜獾可以肆无忌惮地破坏蜂巢
畅享蜂蜜自助
(蜜獾脖子处的皮肤有6毫米厚,连豪猪的刺都难以扎穿,图片来源@Alamy)
▼
疯狂的蜜獾不仅不怕蜂蛰
还会把毒蛇当“辣条”
拿剧毒的黑曼巴蛇打牙祭
它们对蛇毒有一定抵抗力
但“平头哥”也并非战无不胜
无畏有时也要付出生命代价
(蜜獾也有失手落入狮口,或者被毒蛇毒死的时候,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不疯魔不成活”
灵巧身躯配上机智头脑
再点上无畏的勇气之火
鼬科成员的小小身躯才能迸发出如此疯劲
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夺得一席之地
相比鼎鼎大名的猫科、犬科猎手
它们的天生“硬件”并没有达到顶配
却将“软实力”演化得登峰造极
这一刻还是小可爱
下一刻就变疯魔怪
(“鼬鼬我啊,你别想猜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你永远无法预测它们下一步想干什么
因为它们总在打破常规
令人匪夷所思
而这正是鼬家族的生存之道
巧是随机应变
怪是出奇制胜
疯是以攻为守
不求百战百胜
但求不留遗憾
(“今天整点啥活呢?”一只蹦得欢快的狗獾,图片来源@Alamy)
▼
大自然赋予生命无限可能
可从不追求完美
正是这些外表看似弱小
却灵动无畏的身影
让我们看到
生命可以如此肆意鲜活
(“鼬家族,永不退缩!”,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
本文创作团队
撰文:镜子
图片:张钊海
设计:张琪月
地图:张松楠
审校:古月户&李冰糖&高俪倩
封面来源:李艳霞&视觉中国&Alamy
审核专家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韩雪松
【参考文献】
[1]Macdonald, David W., Chris Newman, and Lauren A. Harrington (eds), Biology and Conservation of Musteloids (Oxford, 2017)
[2]Law C J, Slater G J, Mehta R S. Lineage diversity and size disparity in Musteloidea: testing patterns of adaptive radiation using molecular and fossil-based methods[J]. Systematic Biology, 2018, 67(1): 127-144.
[3]Monakhov V G. Martes zibellina (Carnivora: Mustelidae)[J]. Mammalian Species, 2011, 43(876): 75-86.
[4]Minta S C, Minta K A, Lott D F. Hunting associations between badgers (Taxidea taxus) and coyotes (Canis latrans)[J]. Journal of Mammalogy, 1992, 73(4): 814-820.
[5]Kloskowski J. Otter Lutra lutra damage at farmed fisheries in southeastern Poland, I: an interview survey[J]. Wildlife Biology, 2005, 11(3): 201-206.
[6]Yilmaz S, Dinç G, Toprak B. Macro-anatomical investigations on skeletons of otter (Lutra lutra). III. Skeleton axiale[J]. Veterinarski Arhiv, 2000, 70(4): 191-198.
[7]Hartstone‐Rose A, Hertzig I, Dickinson E. Bite force and masticatory muscle architecture adaptations in the dietarily diverse Musteloidea (Carnivora)[J]. The Anatomical Record, 2019, 302(12): 2287-2299.
[8]Jedrzejewska B, Jedrzejewski W. Seasonal surplus killing as hunting strategy of the weasel Mustela nivalis-test of a hypothesis[J]. Acta Theriologica, 1989, 34(12-28): 347-360.
[9]Kruuk H. Surplus killing by carnivores[J]. Journal of Zoology, 1972, 166(2): 233-244.
[10]张璐,范朋飞.中国水獭保护现状及珠江口水獭种群重建探讨[J].兽类学报,2020,40(01):71-80.DOI:10.16829/j.slxb.150345
[11]朱博伟,王彬,冉江洪等.黄喉貂日活动节律及食性的季节变化[J].兽类学报,2019,39(01):52-61.DOI:10.16829/j.slxb.150178.
[12]BBC纪录片《自然世界:顽强而无畏的鼬家族》2022
[13]BBC纪录片《自然世界:蜜獾-毁坏大师》2014
[14]BBC纪录片《自然世界:超能水獭》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