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无膜生命以及病毒编外说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科学技术协会
原创
科学普及,忠于科学事实,传播科学精神。
收藏

关于生命起源的论文报道非常多,如果不能抽丝剥茧、条分缕析,很难厘清一个思路,让大家缠绕在一个个细碎的细节之中。本文为了节省大家时间,厘清了一个思路,先简明扼要的汇报下起源的基本结论。

1.核苷酸以及它们形成的DNA(脱氧核糖核酸)、RNA(核糖核酸)和氨基酸、蛋白质起源的比较早,在原始海洋之前或者在云层中就通过干湿循环形成了。

2.那场千万年的风雨,时大时小,时骤时停。将蛋白质、核酸这些物质冲刷到各种含能量的坑洼之地,造成了它们的复制繁荣,而那些含能量的坑洼之地也就成了生命起源的第一现场。

3.简单的代谢需要水,但蛋白质、核酸的形成却会受到水的干扰(水的环境不利于产水反应的化学平衡)。膜脂却能很好的生活在水面,在陨石、熔岩、热泉搅动之下,搅拌到河塘或者溪水中。脂肪因为密度低,漂浮在被冲刷进RNA、DNA和蛋白质的坑洼之地。蛋白质、核酸因为沉降系数(s)在原始水溶液中分层,有的沉得很低。

4.因为质膜密度比较小(ρRNA密度>ρDNA密度>ρ蛋白质密度>ρ水密度>ρ脂质密度),它们漂浮在水面。当RNA和DNA、蛋白质生成的比较多时,它们满溢四周,竞争、追逐结合着多种类型的膜脂成分,起到能量、区隔和保护作用。

5.古菌的膜脂最特殊、产生的也最早。它们的亲水头和疏水尾是通过醚键(不活泼,难以参与反应)而不是酯键(因更活泼而容易断裂)相连;膜中存在着单分子层膜或单、双分子层混合膜,而真细菌或真核生物的细胞膜都是双分子层膜;膜上有许多特别的脂类,可连接磷酸酯基、硫酸酯基和多种糖基。例如,嗜盐菌中就有细菌红素、番茄红素、视黄醛等,反映出古菌产生时的特别场景,它们不是一时一地的产物,而是随着雨水的冲刷汇聚到一起。

6.没有能够进入到脂质(单)双层结构的物质,就像是还没有进入生命核心的编外的成分,它们转变成了病毒、类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或者散在的各种RNA,只能进行寄生、腐生和共生。它们就像生命的外在基因物质水池,对生命的进化和发展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7.基因的变化可能来源于突变、缺失、换位、插入以及水平基因转移,质粒是细胞基因转移的内在工具,可能和病毒、类病毒这些物质还有区别,最新文献指出,细胞内含有很小很小的RNA,可能是线粒体、叶绿体脱落的基因,也可能是水平转移而没有结合到基因组的核酸物质,不同于编外的病毒、类病毒。

这就是风雨生命说、土著能量说、冲洗理论、病毒编外说以及能量形式塑造生命形式的新观点,这些观点都不是凭空提出,它们对生命的进化的意义越来越明显,而且有不断的论文、报道、实验模拟和数据分析在验证这些观点(具体详情请见后续上传的《为生命立传》)。

评论
科普中国俄体镇023
太师级
2024-03-15
西吉县第七中学马慧娟
少傅级
关于生命起源的论文报道非常多,如果不能抽丝剥茧、条分缕析,很难厘清一个思路,让大家缠绕在一个个细碎的细节之中。本文为了节省大家时间,厘清了一个思路,先简明扼要的汇报下起源的基本结论。1.核苷酸以及它们形成的DNA(脱氧核糖核酸)、RNA(核糖核酸)和氨基酸、蛋白质起源的比较早,在原始海洋之前或者在云层中就通过干湿循环形成了。2.那场千万年的风雨,时大时小,时骤时停。将蛋白质、核酸这些物质冲刷到各种含能量的坑洼之地,造成了它们的复制繁荣,而那些含能量的坑洼之地也就成了生命起源的第一现场
2024-03-16
飞马腾空
太师级
阅读理解
2024-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