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未来公民”正当时,第39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科学会堂顺利开幕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作者:殷倩

摄影:杨浦东努力让青少年的每一个新想法、新创意都可以得到回应。

3月16日,第39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上海科学会堂顺利开幕。

本届大赛以“创新•责任•诚信•合作”为主题,旨在鼓励青少年通过参与科技类赛事,为青少年体验科学之美、创新之妙搭建起广阔的舞台,助力青少年掌握更多科学研究方法,拥有坚持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和高素质的未来公民。
01
新设“随机”考察环节
今年,根据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要求,面向入围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板块终审的中学生,新设立“创新素养和综合素质考察”环节,组织“多对多”无领导小组讨论,考察参赛学生的创新素养、科学意识、探究能力、合作倾向、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能力。
“有点紧张,但也很激动”,梅陇中学王诗涵腼腆地说道,“这次考察不仅增强了我的表达能力,还认识到了自己团队所研究项目的不足,让我学到了很多”。七宝中学附属鑫都实验中学的曾榕雨还补充道:“参加这次大赛让我结交了好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很开心。”

创新素养与综合素质考察采用“三个随机”的考察方式,即专家随机组队、学生随机组队和题目随机抽取。在此条件下,每个考察房间由随机组队的3名考察专家和电脑随机派位的10名学生组成,考察题目则由学生代表随机抽取,同一时间段内的考察题目相同,且当天只能使用一次。参赛学生要在50分钟内完成阅读材料、组内讨论、观点陈述、自由提问等现场考察。

据介绍,终审问辩当天,每个项目至少有3名评委现场问辩,并由大赛评审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评审过程,确保大赛公平公正。
02
从“评项目”到“评人”
科技是国之利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只有科技队伍后继有人,祖国未来的科技天地才会群英荟萃,科学的浩瀚星空才能群星闪耀。大赛明确立德树人要求,从评价项目逐步转向对“人”的评价,评审重点考察参赛学生的科创素养和综合素质。在评审作品的创新性、科学性、完整性及实用性的基础上,考察参赛者的科研兴趣、认知水平、研究过程、逻辑思维及团队合作情况等维度。

在介绍自己项目时,七宝中学附属鑫都实验中学的马祥睿表现得非常自信,“这次大赛对我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做项目时的思考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有些老师的评价很一针见血,让我意识到自己的思考能力还需要提高,还能把项目想得更周全、更完整。”文来中学初中部的徐金懿也认真地说道。

03
为“未来公民”提供创新土壤
正如大赛主题一样,本届大赛不仅以科技创新作为基底,肩负起了培养新一代青少年科技素养的使命和责任,而且为“未来公民”的“现在”提供创新土壤。
自2015年起,大赛始终面向所有热爱科技创新的学生开放报名通道,让青少年自由申报参加,鼓励青少年提出对科技创新的新想法、新创意。

大赛分成六大板块,涉及的学科涵盖了数学、物理与天文学、化学、生命科学、工程学等多种学科,大赛评委库更是由来自中科院上海分院等科研院所、以及高校、科技类社会组织等6000余名专家组成,本次大赛邀请了其中1040位专家。据介绍,自今年1月1日申报通道开启,本届大赛共收到全市参赛选手正式提交的15791份申报材料,比上年增长11.2%。

除了本届大赛设立的大赛奖外,今年的专项奖共有69家单位设立了792个奖项。其中,上海市计算机学会等4家单位新设40个奖项,鼓励青少年在科技创新中探索科学的魅力、引导全社会形成重视科技创新事业的氛围。

本届大赛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共15家单位共同主办。

审核:市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

评论
安全无小事儿
学士级
科技是国之利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
2024-03-18
求识
进士级
学习。
2024-03-18
湖北胡石伦
太师级
为青少年体验科学之美、创新之妙搭建起广阔的舞台,助力青少年掌握更多科学研究方法。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