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云南干热河谷区光照充足,积温高,年均温度18度以上,非常适合作物生长的气候优势;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葡萄及瓜类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的实施,创新研究试验“云南干热区葡萄套种蜜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复合种植技术”。葡萄采用稀植高架水平栽培,可以利用葡萄修剪到发芽的空挡把空间充分利用套种适宜的经济作物,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葡萄套种蜜瓜复合种植技术如下:
一、 大棚设施种植
云南干热区光照充足,气温高,尤其是冬季,非常适合作物生长。但仍然存在很多的极端气候,如上年12月-次年1月份的低温,3-5月的高温,6-9月的集中雨季,近几年连续10-20天的下雨对露地葡萄生长非常不利,葡萄的避雨栽培是很好的栽培方式;蜜瓜生长也必须要设施,因此采用设施复合栽培是该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项目组2018年在新建大棚设施进行复合种植,效果较好。
1、普通大棚设施参数:所有大棚主体钢结构采用热镀锌卷管;顶和四周覆盖12丝国产膜。8米跨的基本配置,肩高3米,棚弧高1.8米,主立柱间距4米,拱杆距1.0米。顶窗水槽两面开顶窗、开窗宽度1.2米.两侧面各开一个侧窗,开窗处均配置国产32目防虫网,侧开窗宽度1.9米,自然通风系统。
2、葡萄种植
云南种植葡萄以密植高产为主,亩种植400株以上,高的达到2000株,产量3吨以上;土壤施有机肥少,以大量化肥为主,每亩年成本4000元以上,高的达到8000元;病虫害严重,非设施栽培农药使用次数达24次以上,成本300元以上,高的达到1000元。针对此状况,我们进行了种植模式的创新,以设施+稀植+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水肥一体化+复合套种+多样病虫害控制技术为主的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试验。
株行距2×8米,亩种植42株,8米跨大棚中间种植一行,“T”整形水平棚架,棚架高度1.8-2米。采用墒面种植,墒面高度60厘米,其中地上面30厘米,墒面宽1.5米;第一年一次性肥料配置(腐殖土4:有机肥4:农家肥2),方法首先旋耕及疏松1.5米墒面30厘米,把2份有机肥及2份农家肥撒均匀在墒面,与土旋耕混合30厘米;腐殖土2份+2份有机肥均匀撒在墒面,再撒2份腐殖土在墒面,两样比例厚度30厘米,按照2米株距种植后,覆盖2厘米厚的椰糠保湿。第二年每亩施农家肥或有机肥1.5吨(葡萄采收后),生长期以腐殖酸类水溶肥为主,每年8-12次,每次每亩3-5公斤,成本在1600元以下。大大降低了肥料的使用,提高了葡萄品质。
病虫害防治,设施栽培后大大降低了农药使用次数,一般在发芽及2-3叶期使用石硫合剂预防为主,花期前使用1-2次药剂防治,花后使用1-2次药剂防治,采收后一次波尔多液防治,每年用药成本在80-100元。
3、滴灌系统配置:水肥一体自动化系统,墒面中间一根微喷带,左右各两根滴灌带,间距25厘米。
二、 套种蜜瓜
选用日本静冈蜜瓜,为日本选育品种,果皮网纹状,果肉纯绿色,食味品质极佳。在元谋种植糖度一般在16度以上,肉质细腻,入口极好,融甜、香、糯于一体,可食用比例高达95%以上
1、行间套种(行距80厘米),直接理墒面种植,墒面高20厘米宽30厘米,(6份土+4份有机肥)混合均匀,布置一根滴灌带(株距30厘米打孔)地膜覆盖,育苗移栽,每边套种3行,亩套种1600株。
2、采用无防布袋种植,无纺布规格(20高×30宽厘米),营养土配置(4份椰糠+2份有机肥+2份基质土+2份土)混合,留1份椰糠覆盖,生长期以腐殖酸类水溶肥为主,使用4次,每次5公斤。株行距(行距1米,株距30厘米),布置两根滴灌带,直接点播种植,从播种到采收100-110天,每边套种3行,亩套种1600袋。
3、吊线栽培,一藤一瓜,在第5-7节位留瓜。
4、病虫害防治,该区域主要防治好白粉病(2-3片叶一次,坐果后一次防治),无其他病害发生,虫害主要是白粉虱(防治两次)。防治效果很好。
三、套种时间选择
1、新种植的葡萄园,葡萄苗定植后即可套种蜜瓜,一般3月份即可,采用墒面种植,套种3行。
2、2-3年以后的葡萄园,干热区一般葡萄在11月底至12月初修剪,在修剪前1个月套种蜜瓜,葡萄发芽后1个月可以采收蜜瓜。每年套种一次。
四、效益分析
1、每个瓜平均1.2公斤,批发价每公斤10元计算,一个瓜可以售价12元,1600株1600个瓜按照70%的成品率计算,有1100个,每亩收入13200元,除去每个瓜成本4元,纯效益达到8800元。
2、葡萄效益,每亩1.5吨,平均售价每公斤20元,每亩经济效益3万元,每年管理成本8000元。
3、套种瓜经济效益作为葡萄园全年的管理成本,葡萄收入为纯经济效益。
4、葡萄套种蜜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复合种植技术社会效益较好,带动辐射了附近县域农户到基地参观,以咨询技术和需求支持为主,产生了较好的试验示范作用。
作者:杨顺林(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