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70、80后的童年记忆中,对于吃的药都有很苦、味道很冲的印象。我的这种记忆也已经深深地刻在脑海里,有几种药的味道依然记忆犹新,回想起来还是会打个冷颤的那种。
第一种是土霉素片,一种淡淡的土黄色药片,那时候制剂工艺落后,往往药片面上还粘着粉,味道苦,吃的时候有“吃土”的既视感,难以下咽。上了大学才知道,土霉素属于四环素类抗菌药物,8岁以下是不建议使用的,那时候缺医少药,孩子感冒发烧就用这个药,很多70后有“四环素牙”,可能也跟很小的时候使用这个药有一定的关系,值得庆幸的是,我的牙没有变成“四环素牙”。
第二种是标签上印着“B什(念zá)水”(后来我才知道学名叫复合维生素B溶液),2L的白色塑料手提桶装的,按以前农村“赤脚医生”的说法,小孩子不爱吃饭,可能跟缺乏B族维生素有关,可以每天喝三小碗这个“B什水”,可能我小时候也不开胃,父母就经常给我喝这个药水,我经常喝完就吐。所以,每次遇到要喝的时候就跑得远远的。
其实这个B什水,估计就是某个小作坊生产出来的,每餐一小碗药水,准确的给药剂量也无从谈起,典型的不合理用药案例。还有很多苦的药,比如牛黄解毒片、黄连素片等。都说以前的人能吃苦,可能对于这些药的苦不在话下,不过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点反胃。有科学研究显示,人类对苦味的感知最为敏感,且苦味在口腔中最难消除,保留时间长,所以,多数人对苦的东西记忆都比较深刻。
不过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吃的药好像没有以前那么苦了。特别是现在孩子吃的药,很多都有糖果的味道,色彩斑斓,形状可爱,相比于我小时候,那幸福得简直不要不要的。那么,为什么现在的药没有以前苦了呢?可能有人会问,药不苦了,是不是效果也降低了?直到我读了药学专业,才知道,这里面有很多科学道理,良药不一定要苦口。
今天,就这个问题,我来说一说。
1.药物矫味辅料的应用
首先是药物矫味辅料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要掩盖药物的苦味和臭味,往往需要添加各种各样的矫味剂、使用各种矫味技术,使得药物跟味蕾接触时不至于产生太多太多难以接受的味道,提高患者对药物的接受度。过去国内缺乏相应的材料和技术,只能采用添加蔗糖、蜂蜜或采用糖衣包裹的技术来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如今,各种各样的矫味剂派上了用场,包括甜味剂,酸味剂、芳香剂、泡腾剂、苦味抑制剂等,都属于成熟工艺,简单实用,且大多成本低廉。
使用最广的是甜味剂,由于蔗糖、乳糖、麦芽糖醇等碳水化合物甜味剂可能改变药效,还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其使用受到各种限制;而非碳水化合物甜味剂如三氯蔗糖、阿司帕坦、甜菊苷、甘草甜素等的使用正越来越广泛。
酸味剂包括乳酸、丁二酸、酒石酸、枸橼酸、柠檬酸等,通过混淆味觉来达到矫味的效果。
芳香剂主要是指各种各样的香精,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起到干扰嗅觉的作用。
泡腾剂通过酸碱中和的原理,将柠檬酸、苹果酸等酸性剂与碳酸钠、碳酸氢钠等碱性剂组成,接触水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通过暂时麻痹味蕾达到矫味的效果。
2.药物矫味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药物矫味技术取得了飞跃。包括包衣技术、环糊精包合技术、微囊微球技术、固体分散体技术等。通俗来讲,这些技术无外乎都是使用辅料给药物“穿上衣服”、或将药物嵌入辅料内部、或用高分子材料将药物包裹起来,避免让味蕾直接接触药物,骗过了味蕾,自然达到了矫味的效果。
还记得小时候吃的糖衣片,药品一放进嘴里就出现了甜味,而惊喜不超过3秒,随着而来是糖衣融化后里面的巨苦的药味在嘴里挥之不去,给童年留下了阴影。现在随着包衣技术的提高,已经很少出现包衣入口即化的情况了。这些新的矫味技术不单起到了掩盖药物本来味道的效果,还起到了让部分药物实现缓释控释的效果,提高了药物的疗效,减少了不良反应,可谓一举多得。
3.制剂工艺水平的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药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现在,为了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提高药物的效果,往往采用多种矫味剂和矫味技术联合应用。加上在药品生产的品质控制方面愈发严格,文章开头提到的土霉素表面粘着药粉那种现象已经越来越少了。
4.矫味评估方法的应用
近年来,科学家们提出,要对药品的矫味效果进行评估,并发明了一系列的评估方法。比如请志愿者来口尝或鼻闻的方式,或者使用动物来测试药物的苦味,还有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的电子鼻和电子舌来评估药物的矫味效果。
5.药品设计的个性化
随着药品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越来越多药品生成厂家正在有针对性地对药品的气味和外观进行设计和改进。有些药物制作成特别的口感和外观,来改善患者的接受度和依从性,特别是在儿童、老年和女性用药方面。如橙子味的布洛芬混悬液、草莓味的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能够给予儿童糖果的心理暗示,引起儿童的兴趣,提高接受度,降低喂药难度。研究显示,药品的口感、形状、颜色都可能影响患者对药物的态度和接受度,进而影响疗效。所以,针对药品个性化的设计很重要。
药品的确没有以前那么苦了,但这不是药品的质量和效果下降了,相反,这是药品质量提高和科技进步的体现。让“良药苦口”成为过去式是我们医药工作者的使命之一。
作者简介
冯焕村,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行业导师。兼任广东省科技咨询专家库专家、广东省药学会药学科普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普委员会委员等。主持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省级科研项目5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研究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SCI 4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2项。参编专著3部。荣获广东省药学会医院药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2023中国医院管理奖药学管理铜奖。荣获中国药学会儿童用药专业委员会科普先锋、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科普达人、广东省药学会药学科普之星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