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墓地爆改太阳能发电场,能行吗?| 环境小喇叭

果壳自然
探索万物之美,守护自然的丰富、独特与永恒。
收藏

大家好,这里是环境小喇叭栏目的第7期。在这个栏目,你可以看到气候、污染、能源、农业等不同的议题,了解我们的环境最近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有什么样好消息和坏消息。

这一期,我们为大家搜罗了以下值得一看的环境研究和新闻:

1、环保新思路:将墓地改造为太阳能发电场

2、全球变暖,北极可能在十年内变得“无冰”

3、极地塑料问题越发严峻,97%的南极海鸟被发现摄入微塑料

4、“塑料化学品”清单出炉!超4000种化学品对人体和环境有害

5、气候变化加剧热带疾病传播

6、天公作祟,音乐节开始追求低碳排放

墓地太阳能发电

在法国的一个小镇,人们正计划在墓地上方安装太阳能顶篷

这项计划并非天马行空,而是征求了当地人的意见后设计筹划的。太阳能顶篷不仅能解决墓地排水困难的问题,还将为居民用电提供便利。在设计的建筑模型中,顶篷将是半透明的,让光线得以照射到地面;同时,项目还将使用一种特别的太阳能电池板作为材料,预计将能提供1.3兆瓦(MW)的电量,为超过1000人共同免费享用。

图片

太阳能电池板将覆盖5000平方米墓地的顶部|St Joachim township

法国过去从未建设过如此大规模的共享电力设施,这也将是当地首个连接至少1000户家庭的电力项目。目前,该小镇已有约420名居民考虑加入该项目,只需支付5欧元,便能享受到其产生的电能。为了合理分配电力,项目还计划利用算法为每个家庭提供对应的免费额度。据估计,一个家庭每年能因此节省150~259欧元的电费。

北极无冰

在科学家们看来,北极无冰是不可避免的结局;但关于在未来何时将变为无冰,目前仍需精确的模型计算。近日发表在《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的一篇文章认为,在未来10年内,北极有可能迎来第一个“无冰”的夏季

当海洋冰层面积小于100万平方公里时,海洋就被称为“无冰”。这些年来,北冰洋海冰面积在9月份最小时已只有约330万平方公里。研究团队预测,随着时间推移,在2020年~2030年间的9月,北极可能将首次出现无冰的情况

图片

北极无冰已经是无可避免的结局 | Pixabay

研究人员推测,温室气体排放应该是海冰消失的主要原因。由于全球变暖,冰雪覆盖面积减少,海洋吸收更多的阳光热量,进而加剧了北极的冰融化。随着海冰消失,许多依赖海冰生存的北极动物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海洋变暖还可能招致外地鱼类的入侵,影响极地生态系统。对人类社区而言,海冰的消失也会减弱沿海地区对海浪的抵御能力,加速海岸侵蚀。因此,为了减缓海冰消失,全球碳排放水平还需持续下降。

南极海鸟摄入微塑料

微塑料带来的健康隐患,在近年来已经不是新闻。这类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迁移性极强,在海洋、空气等环境中都有发现,而极地更是微塑料污染的一大重灾区。最近,发表在《海洋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的一篇文章发现:在北极地区,约90%的海鸟摄入了微塑料颗粒;而在南极地区,这个数字达到了惊人的97%。

研究者在其中一只海鸟体内,发现了多达36个微塑料颗粒。摄入塑料颗粒可能导致海鸟发生肠道阻塞、生物中毒等病症,甚至有生命危险。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在一些极地动物的食物来源(如磷虾)中同样发现了微塑料,意味着微塑料问题可能已经上升到食物链层面,将给全球生态敲响警钟。

图片

a) 每种样品类型中发现的微塑料数量,b) 每种塑料类型,c) 微塑料颗粒的聚合物类型以及 d) 每种鸟类摄入的塑料类型。其中,红线和黄线分别代表北极和南极海鸟物种|Taurozzi and Scalici 2024.

研究者还发现,极地的微塑料成分主要是聚乙烯(PE),此外还有聚丙烯(PP)和聚苯乙烯(PS)等。这些化学物质主要来源于塑料袋、塑料容器以及塑料包装材料等的分解,它们以碎片的形式通过大气、海洋环流等方式流入极地。此外,人类在极地附近的生产活动(如捕鱼等)也加剧了极地的塑料污染。目前,北极洲和南极洲分别栖息着数十种海鸟,它们的数量正在不断减少。为了缓解微塑料污染对极地生物的影响,研究者呼吁全球各国共同商榷,加强对微塑料的监管。

塑料化学品

塑料造成了极大的环境问题,但我们对于“塑料”的了解其实还远远不够。

最近,由挪威研究委员会资助的研究小组编制了一份“塑料化学品”的报告清单,列出来超过16000种塑料化学品。这些化学品均在塑料中被发现,或被认为在塑料生产中存在;其中至少有4200种塑料化学品被认为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可迁移性甚至毒性

然而,在这1.6万种有编制的塑料化学品中,却超过10000种化学品缺乏相关的危害数据,更有超9000种缺乏具体应用于哪些塑料的公开信息。目前,由于行业对这些化学品信息的紧密封锁,导致塑料工业领域仍存在许多不透明的地方。

图片

塑料制品在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Pixabay

过去,许多科学家认为,大多数有害的塑料化学品都已不再用于塑料生产;可该报告清单指出,事实恰恰相反——上百种有害的化学物质至今仍存在于塑料生产线中。更令人担忧的是,尽管全球已有近1000种塑料化学品受到了监管与控制,但仍有3600多种化学品未受管制,这些化学品应当尽快被各国纳入到监管名单当中。随着联合国全球塑料污染条约的下一轮谈判开启,这份报告清单将作为有力的材料敦促各国各行业共同采取行动,完善对塑料化学品的监管,走向绿色发展的道路。

气候变化加剧热带疾病传播

登革热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疾病,其传播在过去几个世纪都较为有限,多在东南亚、南美洲等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流行。然而,近几年,登革热开始在过去鲜有报道的地区蔓延,美国、法国以及非洲亚热带地区等都相继发现登革热病例。在一些地区,登革热已经成为当地的长期威胁。

图片

登革热主要通过蚊虫(尤其是伊蚊)传播 | Pixabay

登革热传播加剧的主要原因,一是气候变化,二是快速的城市化与基础设施的落后之间的不协调。全球变暖为蚊子的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一些热带国家,潮湿的天气更是助长了蚊虫的泛滥,登革热也因此得以肆虐。还有一些地区,城市化进程迅猛,人口大量涌入城区,落后的卫生系统不堪重负,为蚊子的繁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目前,许多国家都采取了相关措施来控制登革热的发展。除了常规的杀虫剂喷洒外,巴西已经着手推进登革热疫苗的研发,此外,基因工程蚊子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面对登革热的侵袭,各国还需要合作寻找解决方案,以免疾病的进一步爆发。

音乐节开始追求低碳排放

在雨中看演唱会或许是观众心中的独特记忆,然而现在,天气却成为了音乐节筹办路上的拦路虎。去年11月,一位巴西歌迷在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的巡回演唱会上中暑身亡,引发全网关注;而在早些的6月,路易斯·汤姆林森(Louis Tomlinson)的音乐会更是遭遇冰雹,导致100多名观众住院。在澳大利亚,仅是2022~2023年间,便至少有22场音乐节因极端天气被取消或中断。

图片

现场音乐行业减少碳排放的意识开始增强|Pixabay

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息息相关;但反过来,音乐节的举办却也加剧了气候变化。英国一项研究统计,每年英国的现场音乐产业能产生405,000吨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来源分别是观众出行(占43%)和现场音乐场所的运营(占23%)。如此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让音乐演出产业开始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澳大利亚,有的音乐节已经开始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并号召观众回收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垃圾产生;还有音乐节通过与植树活动联动,抵消其举办所带来的碳排放。未来,极端天气还将不断出现,通过追求低碳排放,音乐节开始通过自己的方式来为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小小泽

编辑:麦麦、小毛巾

题图来源:pixabay

评论
演绎无限精彩
大学士级
在南极海鸟体内发现微塑料颗粒,无疑对人类再次敲响了保护环境的警钟。全球各国需要共同努力,全面推进微塑料污染防治,形成全球共治的新格局!
2024-03-27
传承解惑
大学士级
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息息相关,如此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我们应该开始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
2024-03-27
科普科普知识的摇篮!
太师级
温室气体排放是海冰消失的主要原因。它使冰雪覆盖面积减少,海洋吸收更多的阳光热量,进而加剧了北极的冰融化,导致许多依赖海冰生存的北极动物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还可能招致外地鱼类的入侵,影响极地生态系统。
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