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国家卓越工程师”李久林:筑“巢”织“缎”

北京科协

2008年8月8日,29枚巨大的烟花脚印,沿着北京中轴线一路“迈”进国家体育场(鸟巢)。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2022年2月4日,绚烂的烟火再次点亮“鸟巢”上空,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大幕开启。几天后,在“鸟巢”西北方向3.5公里处,本届冬奥会唯一新建冰上竞赛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用“最快的冰”惊艳世界。

这是一场跨越15年的接力。在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上,“鸟巢”和“冰丝带”遥相呼应。这两座标志性奥运场馆的建设,都离不开一个人——北京城建集团总工程师李久林。

Q460E高强度钢首次实现国产、开创我国BIM(建筑信息化模型)技术应用先河、自主研发国产高钒密闭索……李久林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个工程建设尖端技术,并将这些超级工程中的“首创”,逐渐推广为建筑行业的“日常”。今年1月19日,我国工程技术领域的最高荣誉——“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双奥总工”李久林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

李久林(左一)在“鸟巢”施工现场

最硬的钢

一块重约四五十公斤的钢块,在李久林的办公室放了20年,这是在“鸟巢”建设过程中,被用于焊接试验的国产Q460E高强度钢试件。

作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用钢量最多、结构最复杂的超大型钢结构体育场工程,钢是“鸟巢”的骨架。2003年,35岁的李久林临危受命,成为国家体育场项目总工程师。随着设计概念图逐渐转化为一张张建设图纸,李久林却皱起了眉头:“传统建筑一般是方方正正的,这样的异形建筑,完全颠覆了传统行业理念。”

作为我国第一座非线性建筑,“鸟巢”的建设没有现成的标准,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一切只能靠自己摸索。李久林团队遇到的第一个重大难题,便是外部钢结构关键部位的钢材选择。

“鸟巢”之名,来自其酷似自然界中鸟巢的外形。作为项目总工程师,李久林需要带领团队,将设计师的想法表达为一栋建筑。建筑的外部巢状结构全部由钢材打造,用钢总重量达4.2万吨。为开展后续施工工作,工程师要将立体建筑投影至平面,并拆解获得特征点坐标,形成构件加工和工程建设的依据。细细拆分后,摆在李久林面前的是上万张钢结构图纸。

复杂的曲面构型应该怎样直观地表达?纵横交错的钢结构怎样让施工方看懂?如何高效管理数量庞大、形状各异的钢构件……“当时的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平面图不好画,那就做成三维图像。”李久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把钢结构“搬”到了电脑里。现在看来,这一想法似乎很是平常,但在20多年前,此举开创了我国BIM(建筑信息化模型)技术的应用先河。

三维模型的生成,仿佛为工程师开了“上帝视角”,再复杂的结构也能一目了然。在模拟钢结构安装过程时,团队发现,巨大的门式钢架,让“鸟巢”外部钢结构的最终受力点全部集中在24根“V字形”桁架柱上,各弯曲点也同样承受着巨大的拉力和应力。这对结构关键部位所需的钢材提出了极高要求,只有具备高强度和高韧性特点的新型钢材才能胜任,如果采用普通的低强度钢材,建筑的整体钢材用量就要继续增大,更厚的钢板在焊接过程中也更容易产生缺陷。

经过反复筛选,一种编号为Q460E的钢材进入了团队的视野。它的技术要求是低合金高强度钢之最,在受力强度超过460兆帕时才会彻底变形,比普通钢材的强度高了近一倍,同时还韧性十足,完美符合设计需求。但当时这类钢材主要用于机械领域,例如大型挖掘机等,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无先例可考。同时,作为顶级钢材,这种钢彼时只能依赖进口,交货周期长且价格昂贵。

“我们要实现奥运工程100%的中国制造!”李久林斩钉截铁地说。合作单位经过数千次实验,终于找到了合适的配方。虽然Q460E钢的用量在整体的外部钢结构中只占了极小的比例,却稳稳撑起了“鸟巢”的钢筋铁骨。

随着新钢材陆续运抵工地,要把它们完美地焊接在一起,“织”成流畅的钢骨架,又是一道新的难题。“鸟巢”的钢结构上没有一处螺栓螺母,焊缝就是它的“生命线”,但新钢材由于成分变化,可焊性变差,焊缝容易开裂。

从材料研究到焊接技术,李久林迅速转换工作重点,“难题一道接着一道,不解决这些问题,‘鸟巢’就建不成。”跨越冬季、雨季的焊接施工,天气条件不断变化,如何保证结构安全?利用100多种钢材,团队反复进行可焊性试验,5个月的努力,换来了一份完整的焊接参数和标准。其中,一块珍贵的钢试件被李久林留下,郑重地摆放在办公室里。

“头顶是大太阳,脚下是热腾腾的钢架。”2006年的夏天,李久林与数百位焊工一道,在三伏天里“焊绣鸟巢”,最让他难以忘怀的,还是那批优秀、敬业的焊接工人。

每焊接1米长的Q460E钢,要使用约40公斤的焊接材料。只要焊接开始,这条焊缝就必须保持约160摄氏度的焊接温度,以保证焊缝的牢固。最长的一道焊接工序曾连续进行了17个小时,一旦停下来,焊接部位就可能出现裂纹、夹渣等质量问题。钢架纵横交错,一些难点部位甚至需要工人进行仰焊,滚烫的焊花溅到皮肤上,也必须咬牙坚持。

相当于绕五环路3圈多、总长30余万米的焊缝,全都在BIM 系统中得到清晰的管理、记录,每条焊缝都能对应到具体的焊工。验收结果显示,焊接良率达100%。

1800余个日日夜夜,2万多张深化设计图纸,李久林带领团队成功“筑巢”,从钢材到施工技术均实现了完全自主可控。“鸟巢”竣工后,国际同行给了他们极高的评价:“这么复杂的工程,你们都能建成,再没有什么工程能难倒你们。”

最柔的索

为迎接北京冬奥会,2018年,“冰丝带”开建。

“对我们工程师来说,‘鸟巢’面临的是能不能建成的问题,是背水一战;而到了‘冰丝带’,我们要思考的是怎样把它建得更好。”时隔15年,李久林再次“挂帅”,出任国家速滑馆总工程师。这次,他要打的是一场信心十足的必胜之仗,充足的信心,来自于建设“鸟巢”留下的宝贵经验。

在“冰丝带”中,钢的身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支撑建筑主体的骨,转为编织天幕的索。作为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又大又扁的屋面“编织”是最难的一环,需要用到一种高强度的钢丝绳——高钒密闭索。当时,这种材料的生产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尚未实现国产化。

工程时间紧、任务重,买还是造?“要说买,国外确实有现成的成熟产品,但其实国内也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只是缺少验证国产索具可行性的载体,没人肯走出第一步而已。”把全国有能力生产高钒密闭索的厂家走了一遍后,与十多年前一样,李久林力排众议,再次选择了更难的一条路,推动高钒密闭索的国产化。在他看来,有Q460E钢的成功经验在先,国家又提供了这样一个重大工程平台,攻克技术难题、坚持国产化就是他和团队义不容辞的使命。

传统的钢丝绳由多条圆形钢丝编织而成,钢丝之间只有点的接触,而高钒密闭索的关键在于“密闭”,核心技术便是“Z字形”截面的钢丝相互咬合,让整条钢索更加坚固。从全进口到自研索具、攻克编绳技术,2018年,我国索具企业其实已经站在了全面掌握高钒密闭索技术的边缘,唯独缺失了Z形钢丝生产技术。

目标明确,项目团队与国内索具厂家、钢铁企业、大学合作攻关。短短3个月,他们就突破了模拉法的工艺瓶颈,制作出样品并送检测试。李久林仔细端详着索具截面,外层的Z形钢丝首尾相连、紧紧咬合,包裹住百余根圆形钢丝,“看上去就很让人安心”。

弹性模量试验、索夹滑移试验、静载破断试验……国产高钒密闭索的所有指标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价格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有人跟我开玩笑,说你干工程的,本来是让你做盘麻婆豆腐,结果你去研究怎么种豆子了。”对此,李久林有着自己的坚持,“奥运工程有很强的示范性、引领性和标志性,站在这样高的平台,我们就应该做更多、更好的事情。”正因如此,“冰丝带”在李久林的眼中,不仅是一座宏伟的建筑,他还要赋予这座场馆“智慧、绿色、可持续”的灵魂。

在现浇混凝土的同时进行外部钢结构组装,屋顶索网则插缝编制,依托智慧建造,多项工序能实现平行施工不“打架”,建设过程也变得更精细。建筑东南西北4个部分的巨型环桁架为单独制作、现场对接,横跨百米的结构件,实际对接误差低于1厘米;索网结构在建造前,已通过数字仿真、模型试验充分验证了成形过程,它的应用还为“冰丝带”成功“瘦身”,实际用钢量仅为传统钢结构的四分之一;1.2万平方米的冰面平整如镜,平整度误差不超过3毫米。仅用36个月,“冰丝带”就顺利建成。

节能、环保的绿色理念也贯穿“冰丝带”建设全过程。马鞍形屋面的设计,与同样占地面积的大平顶场馆相比,能节约三分之一的用电量。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创新应用,既确保冰面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保证“最快的冰”更加丝滑,也让场馆的GWP值(全球变暖潜能值)由近4000降为1。在全冰面工况下,场馆一年可节电约200万度。“能够参与两届奥运会,见证奥运纪录在自己建造的场馆中诞生,是我作为土木工程师最大的荣耀。”李久林说。

追求极致

每每聊起奥运工程,李久林总会谈起它们留下的丰厚遗产。“其实在BIM技术的应用上,我们是后知后觉的,把‘鸟巢’工程做完了,事后转过头看才发现,这种三维模型的构建其实就是BIM 技术。”李久林回忆,BIM 技术的概念2002年首次在国际上被提出,2003年“鸟巢”建设项目启动时,这一概念还没有传入国内。基于复杂工程的特殊需求,团队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探索出了新的技术方向,也让“鸟巢”成为了我国第一个系统研究和应用BIM技术的工程。

传统建筑业离不开一张张图纸,但李久林带领团队通过BIM 技术,逐渐甩开了图纸。新首钢大桥的建设,便是该技术应用的优秀案例。该工程用到的弯扭钢结构,由大量复杂的可展开和不可展开曲面构成,“这种异形设计,很难把它拍扁到图纸上,那我们干脆基于模型来做,实现全数字化的建造。”李久林说,从设计到施工,方案互动全部依托数字化模型开展,定型后模型便直接传递到工厂进行加工,“就像是造汽车,所有人都按照模型来做,最终组合到一起即可。”

随着BIM 技术的发展,建筑的建造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他以香港机场的建设为例,整座机场被切分成多个模块,其中最大的一个模块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重量1000余吨,在工厂拼装完成后装船运输,到位后再“搭积木”——盖房子变得更容易了。

“冰丝带”的建设则又更进一步,从数字建造走到了数字孪生,在建设实体建筑的同时,利用数字模型和传感器同步“建设”一座数字建筑,实现运行智慧化。在采访中,李久林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现场观众的人数,会不会对速滑运动员的成绩产生影响?在“冰丝带”智慧场馆系统中可以看到,看台上的观众人数变化,对冰面温度会产生明显影响,最高波动可达1摄氏度。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冰面硬度,进而影响运动员的成绩。

通过遍布全场馆的千余处传感器,智慧场馆系统可以实时接收温度、湿度等各类监测数据,并给出相应的分析建议。这些数据汇总至制冰师后,其便可控制冷媒的温度、流量等参数,调控冰面温度。“有了智慧场馆系统的支撑,场馆就能达到最佳运行状态,运动员有了最舒适的比赛环境,同时还能实现最低的能耗。”李久林说。

不过,虽然数字孪生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李久林却依然保持着一个习惯,在工程建设期间,每天早上他都要先绕着工程现场转上几圈,再开始一天的工作。“再先进的模型、再仿真,也不如到现场去看一看。”他依然谨记40年前,在地质学课堂上聆听的教诲。打混凝土、绑钢筋、架钢构……在工程现场,很多工种会并行作业,如果施工过程存在问题,有经验的工程师一眼就能看到,现场就能解决。曾经,为了验证“冰丝带”索网上方单元式屋面的防水效果,每次雨后,他都坚持爬到30多米高的桁架上现场查看。

伟大的时代孕育了伟大的建筑。“奥运工程是一个国家技术的集中体现,同时,它也会对相关的技术、产业产生极大推动作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李久林细数“双奥工程”的落地,对建筑行业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我国建筑行业Q460E钢的使用量逐年增长,2023年已达120万吨;短短几年,质优价廉的国产高钒密闭索就在建筑领域迅速铺开,还成功走向世界,织就了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主体育场的天幕;BIM技术从无到有,并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结合,推动我国建筑行业走向智慧建造……

科学家研究事物,工程师建立事物。今年1月,在“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上,李久林登台领奖。在他看来,长期专注于某一领域的工作和研究是成为卓越工程师的基础,既是“卓越”,就决不能仅仅满足于“合格”的标准,而要坚持追求极致,并拥有解决重大复杂科研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建筑领域深耕30余年,主持两项奥运工程,现在李久林更希望通过国家重大工程的平台,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青年工程师。“一个‘冰丝带’,造就了近10位教授级高工。要相信年轻人,给他们机会在干中学,在重大工程中锻炼、成长,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刘苏雅

评论
星星⭐星星
太师级
阅读
2024-03-28
陕西省旬阳市李富来
少傅级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4-03-28
陕西省旬阳市李富来
少傅级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突飞猛进!
202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