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到了春意盎然的季节,虽乍暖还寒,却挡不住万物复苏,鲜花绽放。然而对于许多有过敏性鼻炎的朋友来说,这个季节却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过敏性鼻炎,又称为变应性鼻炎,是一种由外界过敏原引起的鼻粘膜的慢性炎症反应。过敏原可以是花粉、尘螨、动物皮屑、霉菌等,当这些物质进入过敏体质的人群体内时,会引起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导致组胺等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引发一系列鼻炎症状。
关于过敏性鼻炎的科普内容,海上五官已经写过许多了,许多读者往往评论文章总是缺少一些治疗细节。今天我们重点聊一下关于过敏性鼻炎治疗的那些困惑。
一、过敏性鼻炎的药物有哪些?有哪些误区?
过敏性鼻炎的相关药物有许多,常见的有:抗组胺药、抗白三烯药、鼻用糖皮质激素、减充血剂、中成药等。许多有鼻炎的朋友可能各种类型的药物都试过,但往往长期效果都不好,主要原因还是没有一个合理用药的指导,陷入种种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上述各种类型的药物中,一般来说抗组胺药、抗白三烯药、鼻用糖皮质激素属于一线用药,特别是鼻用糖皮质激素更是临床最常用的鼻炎药物。许多朋友一听到激素两个字就紧张,往往用了几天就停,生怕用多了出现各种可怕的并发症。其实大可不必,大多数激素类鼻喷剂的剂量都较小,且属于外用,并不会产生那种长期口服激素后出现的并发症。且我们一般会选择生物利用度较小的鼻喷剂,有几款常用的鼻用激素,生物利用度接近于零,长期使用也非常安全。许多说激素类喷剂效果不好的朋友,大多没有长期使用,往往用了几天效果不明显就放弃了。殊不知,一般这类鼻喷剂推荐使用的时间至少4周,中重度的过敏性鼻炎,建议连续使用8到12周。只用按疗程使用,鼻腔内水肿的鼻粘膜才会逐步消肿,炎症水平显著下降,有些肥大的鼻甲组织才开始渐渐缩小。
第二个误区是什么起效快就用什么药。有些重度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最大的困扰是长期鼻塞,他们最喜欢用的药物是各种减充血剂。一般来说,五官科医生对于减充血剂的使用都是比较谨慎的,开具这种药物时都会告诫患者不要长期使用。网上许多售卖的“日本进口鼻炎特效药水”大多都属于这种类型,这种类型的药物,使用后几分钟,下鼻甲就会急剧收缩,堵塞的鼻子一下子就通畅了。在这种“神奇”疗效的诱惑下,患者往往会毫无节制地使用。但如果长期使用这种药物,效果逐渐减低,最终鼻塞愈发严重,演变成药物性鼻炎。
还有属于疗效快的药物是抗组胺类口服药。当然,现在普遍使用的第二代抗组胺类药物,效果较好,且起效迅速,安全性也很好。但正是因为效果好,许多朋友会长期使用,一用就用好几个月。而长期使用口服抗组胺类药物有可能出现心率失常等少见的并发症,还是应当引起重视。
二、除了药物治疗,还有什么其他治疗方式?
除了药物治疗外,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脱敏治疗和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难以避免接触过敏原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脱敏治疗。现在多用舌下免疫治疗,比如常见的过敏原是螨虫,把螨虫蛋白滴剂按照不同的浓度,定期滴在舌下。这种治疗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剂量的方式,使患者的身体逐步适应,减少过敏反应,最终脱敏。但这种治疗也不是万能的,治疗通常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效果,且治疗周期可能长达数年。
另外一种办法是手术。耳鼻咽喉科医生对于过敏性鼻炎的手术还是比较谨慎的,手术指正也相对严格。对于许多中重度过敏性鼻炎患者,手术目的主要是解决鼻腔通气,比如下鼻甲部分切除、鼻中隔矫正术等。
三、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关键在于减少过敏原的接触和增强身体抵抗力。可以定期进行过敏原检测,了解自己的过敏原,生活中尽量避免接触相关过敏原。居家环境要注意定期除螨除霉,条件允许也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另外,适当的休息与锻炼也可以增强体质,减少过敏性鼻炎的发作。
过敏性鼻炎虽然带来诸多不便,但通过科学的防治,我们完全可以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从源头做起,拥抱每一个清新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