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温度升高,雨水也多了起来,肠道病毒们开始活跃。各个医院儿科门诊,又迎来一阵看病“热潮”,一探究竟,原来都是疱疹惹的祸。今天,医药界跟家长们聊一聊疱疹性咽峡炎。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好发于夏季,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热、流涎、厌食、呕吐等。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舌面可见数个甚至十数个2-4mm大小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病程为1周左右。
今年,疱疹性咽峡炎较往年有流行趋势,起病急,反复高热,体温可达38℃至40℃,发热一般持续2至6天。高热可能引发惊厥,但家长不要慌张,一般热性惊厥发作时间大多短暂,一般1至5分钟就会自然缓解,惊厥发作时注意孩子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孩子口腔内的食物、分泌物导致误吸,禁止用硬物撬嘴等操作,迅速就医。
疱疹性咽峡炎VS手足口病
两种疾病容易混淆,因为部分手足口病患者口腔内也会形成针尖样疱疹,继而形成溃疡。但是,疱疹性咽峡炎的出疹范围局限于口腔,而手足口病患儿的手、足、臀部等部分也会出疹。疱疹性咽峡炎除个别合并细菌感染,基本不会出现脑炎等并发症,也就是几乎没有重症患者并出现生命危险。少数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会合并无菌性脑膜脑炎、脑炎、心肌炎等。
疱疹性咽峡炎传染吗?
疱疹性咽峡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夏季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这时气温高、雨水较多、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导致细菌和病毒急剧繁殖,进入呼吸道而引发疾病。
怎样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1.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病从口入;
2.吃熟食:肠道病毒可以通过紫外线和高温煮沸式消毒;
3.喝白开水,衣物被子要勤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避免带孩子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5.注意避免接触患有疱疹性咽峡炎的小朋友。如果已有疱疹,需居家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小朋友。
疱疹性咽峡炎怎么护理?
1.一般护理: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对症护理:针对发热的护理:采用药物和物理降温结合的方法,注意补水。
3.针对口腔的护理:可以用凉开水或淡盐水漱口。针对口腔内水疱破溃后的小溃疡,可适当使用保护创面、促进溃疡愈合的药物。
4.饮食护理:饮食上应给予易消化的营养食物。多吃菜,不吃冰糕,不喝饮料,尽可能少吃煎、炸类油腻食品。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甜、辣、咸等,不吃过热、过冷食品,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痛。可以漱口的孩子,可以每天用淡盐水漱口。选择流质性食物,如稀饭、米汤、面条等。
5.父母要注意: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情较轻,却也会有合并细菌感染的可能,也可能发生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如果持续高热、溃疡不愈等要就医,一旦出现呕吐、头痛、精神萎靡、惊厥等症状,要尽快就医。
6.疱疹性咽峡炎虽未纳入传染病管理,但因其传染性较强,患病后需隔离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