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器官捐献量和移植量的稳步提升,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器官移植大国,其中又以肾脏移植占比最大,如何帮助移植肾和移植受者长期存活,成为移植临床新的挑战。主动或被动的免疫不当导致的排斥或感染风险,是移植肾丢失的重要原因。虽然对于排斥和感染均已有规范可行的治疗手段,但对移植肾造成的损伤是不可逆的,肾移植术后免疫监测尤为重要,需要做到“防大于治”。
近期,由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移植临床专家讨论制定的《肾脏移植免疫监测临床诊疗指南》(下称《指南》)正式发布,本《指南》综合考虑我国肾脏移植现状、检测成本和利弊等因素,提出了符合我国肾脏移植免疫监测临床诊疗实践的推荐意见。
《指南》使用2009版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的证据分级与推荐强度标准,对临床关注的HLA-DSA、非HLA抗体、供体来源游离DNA(donor-derived cell-free DNA,dd-cf DNA)等指标的检测和临床应用等问题的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进行了分级,为临床在肾移植术后免疫监测方面提供了统一的循证依据。
dd-cf DNA是移植术后新兴的免疫监测指标,目前国内各大知名移植中心均有开展dd-cf DNA监测,但不同移植中心对该指标的运用成熟程度各异。《指南》从临床意义、诊断价值和结果判定等方面对dd-cf DNA这一监测指标提出了指导意见,认为持续低水平的dd-cf DNA高度提示移植肾无损伤,可能避免不必要的穿刺活检和抗排斥治疗(推荐强度B,证据等级2b)。抗排斥治疗期间动态监测dd-cf DNA可能有助于评估移植肾的恢复情况和预后(推荐强度B,证据等级2b)。联合血浆和尿液的dd-cf DNA检测对于鉴别AMR和TCMR,以及鉴别BK病毒感染和BK病毒相关肾病,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推荐强度B,证据等级2b)。结合运用血浆和尿液dd-cf DNA的百分比和绝对值,有助于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推荐强度B,证据等级2b)。
同时,《指南》也指出,单独的血浆dd-cf DNA升高对AMR的诊断价值较高,但对TCMR的诊断价值有限。建议当临床高度怀疑TCMR时,即使血浆dd-cf DNA处在较低水平也不能排除TCMR,必要时还应行移植肾穿刺活检以确诊(推荐强度B,证据等级2b)。
肾移植术后长期管理任重道远,综合运用新老免疫监测指标,有利于早期发现排斥反应风险或感染风险,有助于指导临床及时调整免疫抑制的强度,帮助改善移植肾和移植受者的长期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