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建设,充分发挥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在科学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科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食用豆科研成果快速转化,提升食用豆产业化标准化生产水平。2024年3月27-28日,中国作物学会食用豆专业委员会联合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学会杂粮分会、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曲靖市农业科学院在云南省曲靖市开展“党建强会 南方区春季食用豆学术交流及科企合作示范观摩活动”。
中国作物学会食用豆专业委员会会长、食用豆产业知识科学传播专家团队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程须珍研究员,副会长朱振东研究员,食用豆专业委员会功能型党建小组成员唐永生研究员,及部分食用豆专业委员会会员、产业知识科学传播专家团队成员、科技志愿服务团队成员;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部分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和团队成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龚加顺、粮食作物研究所副所长代正明,曲靖市副市长陈志、市农业科学院院长钱成明,及相关政府及农业主管部门领导、涉农企业代表;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及江苏、辽宁、吉林、河北、山东、河南、浙江、安徽、广西、重庆、贵州、四川、云南等省(市、区)的食用豆专家6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激发智慧火花,助力科技创新。在3月27日下午进行的学术交流中,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袁星星研究员、宁波大学葛体达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刘荣博士和孙素丽博士、江南大学樊铭聪博士5位专家学者分别以“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研发进展”“食用豆土壤健康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豌豆全基因组功能解析研究”“豌豆白粉病基因发掘与应用”“红芸豆蛋白资源开发及加工特性研究”为题作专题报告,并与参会代表展开了热烈的交流研讨。中国作物学会食用豆专业委员会会长、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首任首席程须珍研究员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会议由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豌豆育种岗位科学家何玉华研究员、曲靖综合试验站站长唐永生研究员共同主持。
3月28日,顶着烈日,专家们不辞辛苦来到曲靖市麒麟区珠街街道蚕豆稻茬免耕示范基地、沾益区龙华街道西都种业蚕豆豌豆示范种植基地、麒麟区茨营镇“云豌 18号”示范种植基地、陆良县三岔河镇蚕豆全程机械化科企合作示范基地实地观摩和现场测产。大家边看边讨论,积极为破解技术难题、推动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与此同时,中国作物学会食用豆专业委员会主持的田间现场测产也频频传来喜讯:由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豌豆育种岗位和曲靖综合试验站共同完成的“2024年曲靖市蚕豆稻茬免耕高产创建”示范样板平均亩产259千克、“2024年曲靖市云豆2478示范”样板平均亩产287.3千克、“2024年曲靖市云豆88示范”样板平均亩产285千克、“2024年曲靖市云豌18号产业化示范”样板干籽粒平均亩产234.41千克、“2024年蚕豆新品种及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样板平均亩产258.6千克、“2024年曲靖市滇豌1号示范”样板平均亩产290.7千克。专家组认为,示范样板品种选择、技术实施到位,总体长势好、病虫害轻,均取得了不错的产量水平。 据介绍,云南省豆类作物总面积约950万亩,是我国蚕豆、豌豆、多花菜豆等食用豆种植面积和总产最大区域。区域内食用豆作物以“烟草/玉米/水稻+”以及高寒海拔区域的“豆+豆”等模式为基础,形成了免耕直播、短时套作、双早(早秋种植+早熟品种)等多元化的生产技术/模式,以蚕豆、豌豆、菜豆属为代表的食用豆作物经历了由干籽粒粮用为主逐渐转型为干、鲜并存下的平衡化、多元化良性产业模式。曲靖是云南省蚕豆、豌豆、芸豆等食用豆作物主栽区域,全年食用豆种植面积75万余亩,是我国南方稻茬“免耕直播”蚕豆和高原旱地蚕豆的典型代表性区域。随着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的长期稳定支持,云南省科技厅相关项目的持续支撑,良种良法在区域内的应用成效显著,形成了富源县10万亩山地蚕豆连片的壮观局面,区域内率先实现蚕豆、豌豆全程机械化生产,“云豌”“云豆”“靖豆”“凤豆”等云南自育食用豆新品种及集成配套技术应用也推动实现了区域内蚕豆、豌豆生产亩产值32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