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王某,女,38岁,因“咳嗽、咳痰2个月,气短15天,加重伴呼吸困难1天”于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医生接诊后,询问患者病史,得知患者3年前因“右侧卵巢恶性肿瘤”行“右侧附件切除术 子宫切除术”,术后未定期规律复查。完善肿瘤标志物提示多项肿瘤标志物不同程度增高,以CA199升高为主(图1)。妇科超声未见明显异常。因患者同时存在腰背部不适感,提检核医学科全身骨显像检查(图2)排除骨转移,结果提示腰3、腰4及骶1椎体肿瘤骨转移。临床与患者沟通后,为进一步明确骨病变性质,制定治疗方案,行CT引导下腰椎穿刺取病理活检(图3),结果提示送检组织卵巢癌转移可能性大。而后患者转入专科完成后续治疗。
检查所见:腰3、腰4及骶1椎体见斑片状高密度影,伴放射性摄取增强。
诊断意见:腰3、腰4及骶1椎体成骨性骨质破坏,考虑肿瘤骨转移。
图3
癌症晚期患者中有60%-90%会发生骨转移,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癌飞到了骨头上”,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表现为不能够被一般药物缓解,逐渐加重的顽固性疼痛,部分患者无法正常行走、作息,严重者可出现病理性骨折,甚至伴随抑郁、轻生等不良后果,是肿瘤患者晚期的严重并发症。所有恶性肿瘤中最常见于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肾癌和甲状腺癌。
一、肿瘤患者如何识别骨转移的发生
患者在既往肿瘤病史基础上,需要定期对原发病灶进行影像学及血清学标志物的随访检查,当出现如下情况时需要警惕骨转移的发生:①患者出现不同部位的骨痛、不适,可表现为局部的酸胀感、麻木感,症状持续不缓解,甚至逐渐加重,随时间延长,不适部位可增多,常规药物不缓解;②日常体力劳动、轻微外力伤害后出现骨折,活动受限;③血清学肿瘤标志物升高,持续不降、波动或持续上升,未发现原发灶及其他组织肿瘤复发、转移征象情况。还需要注意的是,既往无肿瘤病史的患者,如果出现上述情况中任何一种,也要警惕肿瘤骨转移的发生。
二、全身骨显像在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全身骨显像是核医学科的一种特殊检查手段,利用放射性核素为显像剂,精准定位骨质破坏所在部位(图4A),同时通过ct断层扫描得到具体病变部位的形态学变化(图4B),辅助诊断病骨性质及破坏程度。同时临床医生还可以通过全身骨显像检查判断转移骨的治疗情况(图5A、B)。该检查的突出优势,一方面在于帮助临床医生发现肿瘤患者骨转移情况,另一方面是通过影像学特点判断肿瘤骨转移的发生,从而提示临床寻找原发灶。
肿瘤的治疗讲究“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初诊肿瘤患者,及早、及时的医疗干预会大大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已诊并且接受治疗的患者,而后的整个生命周期,都需要关注病情的变化与否,除了重点关注原发灶情况外,还要注意是否发生远隔器官的转移,比如骨头、肺、淋巴结等,肿瘤可以通过血液、淋巴及种植等方式发生远处转移,尽早识别转移的发生,可以为患者后续的治疗争取时间,使疾病预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核医学全身骨显像检查,在识别骨骼疾病上具备极大的优势,尤其适用于肿瘤骨转移的筛查,临床医生可以从解剖结构及代谢水平层面综合评估病灶情况,制定治疗方案,进行跟踪随访,所以针对于肿瘤患者,在符合病情的基础上,推荐在初诊时,治疗后短期3-6个月进行全身骨显像检查,病情稳定者可每年完善1次该检查,全方位进行患者的病情管理。
附:吉大二院核医学SPECT/CT检查项目一览表
作者:张海静
审核:赵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