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一零一中直升部初一初二学生走进中国金属学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北京科技大学高等工程师学院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研学包括3个环节:体验电子基地人工智能实践课程,引领中学生探索AIGC技术的魅力;参观机器人基地,感受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之美;走进钢铁生产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领略刚柔并进、钢铁脊梁的魅力。
电子实习基地开设了一场人工智能实践课程,为中学生带来了一次科技与智慧的盛宴。课程主讲教师白艳茹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动环节,让中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当下最热门的AIGC技术,并充分激发了他们对人工智能的浓厚兴趣。
课程中,白艳茹老师以人类大脑机理为参照,生动展示了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并细致剖析了深度神经网络的原理与深度学习的关键步骤。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例,她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象的实践操作,让中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人工智能的核心概念。
为了让中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电子基地教师们还特别设计了一项实验项目——“手写数字智能识别”。在这个项目中,学生们利用树莓派平台,通过编程和算法,成功实现了对手写数字的自动识别。
在指导教师们的帮助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大胆尝试,最终圆满完成了实验任务。这一实践环节不仅让他们亲身体验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魅力所在,更让他们深刻领悟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改善人类生活方面所蕴含的巨大潜力,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未来科技领域的浓厚兴趣和坚定信心。
随后,学生们踏入了机器人工程实践基地,这里是学生们进行课外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理想场所。在各实验室负责人的精彩讲解中,中学生们得以一睹学科交叉创新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航模队、MEI机器人队、Reborn机器人队等各个实验室的风采。每个实验室都以其独特的展示方式吸引了中学生们的目光。他们目睹了多学科交融下机器人技术的创新突破,感受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之美。
中学生们对这些团队在机器人设计、编程和竞赛中取得的成就表示了由衷的赞赏。这次参观不仅让中学生们深切感受到机器人技术的魅力和巨大潜力,更点燃了他们对科技创新的热情。
最后一个环节,学生们来到钢铁生产全流程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进行了一次深入钢铁生产领域的探索和学习。授课伊始,北京科技大学高等工程师学院副院长、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分会秘书长刘征建为学生们展示了一份特殊的录取通知书——学校首款“5G钢”录取通知书,引发了学生们对钢铁材料的好奇和兴趣。随后,他详细解释了钢与铁的区别,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实例,让中学生们有了更清晰的认知。紧接着,一段展示1830年至2021年各国钢铁产量变化的视频将中学生们的视线带入了全球钢铁产业的发展历程,将整个授课过程推向了高潮。
刘征建老师还巧妙地引入了“趁热打铁”和“百炼成钢”等成语,用生动的故事和实例解释了钢是怎样炼成的,让中学生们对钢铁生产的复杂性和技术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让他们对钢铁产业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最后,中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观看了带钢热连轧虚拟仿真的3D视频。通过这个视频,他们仿佛身临其境地置身于钢铁生产现场,这种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对钢铁生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让中学生们拓展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为实现科技强国的梦想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