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类是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从外观颜色来看,可以分为红肉和白肉有传言称与白肉相比吃红肉可能更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还可能致癌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红肉和白肉的营养成分究竟有哪些差别呢?红肉:猪肉、牛肉、羊肉等一系列哺乳动物的肉。
白肉:主要包括禽类和水产类,比如鸡肉、鸭肉、鹅肉、鱼肉、虾肉。
红肉和白肉的区别在于肌红蛋白,当肌红蛋白的含量越高时,我们看到肉的颜色就越红,当肌红蛋白的含量较低时,我们看到肉的颜色,就会偏白偏灰偏暗一些。
**在肉质上:**红肉肌肉纤维粗硬、脂肪含量较高,而白肉肌肉纤维细腻,脂肪含量较低。
**在营养上:**红肉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同时,铁、磷含量丰富,尤其是铁,主要以血红素铁存在,是膳食铁的优质来源。此外,红肉还是维生素A、维生素D和B族维生素的好来源。
鱼、禽类等白肉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一些深海鱼、贝类肉还有EPA、DHA等营养素,是红肉中没有的,对预防高脂血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有重要作用。
听说红肉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
还可能致癌?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报告称:
与消费红肉、腌制肉类食品有关的癌症主要是直肠癌、结肠癌,有些胰脏癌与前列腺癌可能也与此有关。报告显示,每天食用100克以上的红肉会增加17%的患癌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5年将红肉列为第 2A 级致癌物,就是“可能致癌物”,指的是在动物实验已证实有明确的致癌作用,但人群研究的证据还比较有限的致癌物质。
为什么红肉比白肉可能致癌?
关于红肉致癌原因的说法有很多,其中一种观点认为红肉中的饱和脂肪含量比白肉高。
饱和脂肪摄入过多,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乳腺癌、结直肠癌的发生概率。
此外,与肉类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杂环胺、亚铁血红素化合物等也有一定关系。
虽然红肉存在种种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吃了就一定会致癌,只要控制合理的摄入量,对我们的健康也是没有太大影响的。
红肉、白肉应该怎么吃?
虽然红肉被打上了“致癌”的标签,但是红肉除了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之外,还是日常铁和锌的重要来源,所以红肉该吃还得吃。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人每天吃水产品40克~75克、畜禽肉40g~75g。
如果有一天稍微多吃了一点,可以在其他天数来调整,但不可以把一周的食物量在一天内都吃完。
要想健康吃红肉,需要注意以下4条 ⬇️
1、日常饮食尽量选择瘦肉
比如里脊肉,少吃脂肪含量高的肉,比如五花肉和肥牛等;
2、多采用低温烹调的方式
除蒸煮炖之外,还可将肉做成肉馅,用来做包子、饺子、肉饼及丸子等。
3、将大块肉切成小块
如切丝、切丁、切片,与其他蔬菜搭配食用,既可控制摄入量,又利于营养均衡。
4、肉要现买现吃,冷冻最好不超过一个月
肉最好吃新鲜的,在冷冻状态下,肉虽然不会出现细菌大量繁殖,但一旦化冻就会比鲜肉更易滋生细菌。因此,肉解冻后忌再次冷冻。
白肉推荐:鱼肉
众多肉类中,鱼肉既保留了肉类食物的优势,也弥补了绝大多数肉类食物的不足。
鱼肉中的蛋白质是最优质的,不仅含量高于鸡鸭等白肉,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占比也比红肉要高,是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之一。
并且,鱼肉的肌基质蛋白少、肌纤维比较短、肉质细嫩,与禽肉、红肉相比,吃起来更软嫩,也更易消化吸收。
由于生长环境不同,鱼肉比陆生动物含有更多维生素和矿物质。此外,鱼肉还含有丰富的DHA、牛磺酸等生物功能性成分。
正因如此,鱼肉对健康的裨益不止护心,还有很多:有益大脑健康、减轻胃肠负担、保护视力、有利控制体重。
正确吃才能享受健康获益 ⬇️
1、吃鱼的时候也要搭配蔬菜、主食等,同时控制其他肉类的摄入量。
2、慢病患者建议多吃海水鱼。
3、老人、孩子可以选择刺少的鱼,比如多宝鱼、鲆鲽鱼、鲳鱼等。
4、鱼的烹饪方法包括清蒸、红烧、煎、烤、炸等,其中最健康的方法是清蒸,既可以保留鱼肉原有的鲜美味道,又可以减少油盐摄入。
红肉、白肉食用指南
1、红肉是哺乳动物的肉,白肉是海鲜水产、禽类的肉
2、红肉虽然饱和脂肪含量高,但只要控制合理的摄入量,对我们的健康也没有太大影响
3、白肉脂肪含量低,蛋白质高,适合减肥人群
4、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吃水产类40克~75克、畜禽肉40g~75g
来源 | 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