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多年的疑问终于解开了!跳跳糖为什么会跳?

科普广州
广州市科学技术发展中心官方账号
收藏

童年时光

和小伙伴们到小卖店挑选零食

品尝各种美味

是多么愉快的回忆啊!

尽管时间推移

总有一些让人无法忘怀的美食

就比如跳跳糖

舌头被“跳跃”感触的情景记忆犹新

那么跳跳糖是如何实现“跳动”的呢?

在介绍跳跳糖为何能够“跳”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是怎么出现的。

跳跳糖的发明实际上是一个意外。

1956年,当时美国通用食品公司的一位研究科学家原本打算制作一款名为“速溶可乐糖果”的产品,希望这款糖果能够在水中融化并产生冒泡的效果。

然而他并没有制作成功,却无意中发现了“跳跳糖”这种能在口腔中产生跳动感受的零食。

但当时跳跳糖并未立即得到广泛认知,直到1976年跳跳糖正式作为糖果零食投入市场售卖,跳跳糖才开始风靡全球,成为许多人喜爱的零食之一。

跳跳糖的“跳跃”特性,源于其独特的制作工艺。

要制作跳跳糖,首先需要按比例混合糖果原料,包括蔗糖、玉米糖浆、香料和水,然后在高温下加热成热糖浆。

但是,如果直接冷却,这些热糖浆只会变成普通的硬糖。

所以,有一个环节至关重要——“高压环境”。

制成的热糖浆会在尚未冷却之前被放入一个高压的二氧化碳环境中,其压强约为标准大气压的50倍。

接着,对热糖浆进行充分搅拌,二氧化碳气泡就会嵌入到糖浆中。然后将糖浆冷却固化,回到常压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气压和温度逐渐降低,二氧化碳气泡会胀破,使糖块碎裂成许多小块,但每个小块中都有许多未破裂的小气泡。这些气泡中封存着一些二氧化碳气体,而且气压还比标准大气压高。

在显微镜下观察,跳跳糖中的小气泡结构,大部分气泡直径在225-350微米之间,十分细小。

图/数字北京科学中心

当我们食用跳跳糖时,糖衣被唾液中的水分所溶解,气泡结构的外壁被破坏,封存在里面的二氧化碳气体就会释放出来,气泡内部压力突然降低,进而引起糖块开裂、蹦起,就会产生滋滋的“跳动感”。

作为一款备受欢迎的零食,跳跳糖常常被80、90后视为珍贵的童年回忆之一。

但你知道吗,跳跳糖刚上市时,就传出了“吃跳跳糖会导致胃部炸穿”的观点,引起了公众的恐慌。

这个观点认为跳跳糖产生气泡是因为酸碱中和反应,电视广告中还展示了一个男孩吃跳跳糖和可乐后突然倒下的场景。

随后,当时的通用食品公司对这个观点进行了反击,直指其为谣言。

那么,为什么说这个观点是谣言呢?

首先,跳跳糖产生气泡的原理是物理变化而非酸碱中和;其次,跳跳糖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极少,对人体影响微乎其微。这些气体大部分在食用时从口腔释放出来,很少会进入到肠胃中,因此完全不必担心气体会撑破胃部。另外,同时食用跳跳糖和可乐也不会“突然倒下”。

可乐会溶解跳跳糖的糖衣并释放出二氧化碳,如果两个一起食用只会释放更多二氧化碳,可能导致频繁打嗝,但不会导致胃部胀破。

总的来说,跳跳糖的特殊口感,让它从一系列童年零食里脱颖而出,时至今日依旧为人们所牢记,那种气泡在口腔中迸出破碎的奇妙体验,也为我们的童年回忆增添了不少乐趣。

吃了那么多年的跳跳糖

现在才明白是这个原理

当年你有担心过吃跳跳糖

胃部会被撑破吗?

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啦

想看更多有趣又实用的内容

赶紧关注我吧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源版权图库创客贴,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原创图文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