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肺结节≠肺癌,别再自己吓自己!

康迅网
原创
打造多学科、多角度的富媒体形态医学信息传播平台。
收藏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数为19 965 054例,死亡病例数为9 736 520例,其中肺癌新发病例数为2 480 308例,死亡病例数为1 817 131例,肺癌在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中均位列第一,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而我国2022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综合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癌症患者总数约为98.65万例,其中肺癌患者占比高达46.8%。

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随着体检以及低剂量螺旋CT的普及,肺部结节的检出率也随之增高。出于对肺癌的恐慌,大家检查出肺结节后会有些紧张。肺结节是否需要切除?会不会癌变?以及患癌后该如何治疗?相关话题备受关注。

肺结节≠肺癌,不一定都要切除

肺结节是指在肺部影像检查中发现直径≤30 mm、类圆形的、局灶性的、密度增高的病灶,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出现。结节直径<3 mm为粟粒样结节;结节直径3~10 mm为微小结节;结节直径10~20mm为小结节;结节直径>20 mm为结节。

其实绝大多数在体检中发现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的。肺内有很多疾病都会形成结节,如炎性结节、肉芽肿、尘肺结节、炎性假瘤、结核球、血管病变等,甚至肿大的淋巴结都可能在CT上表现为肺结节。因此肺内结节性病灶,可能的原因多种多样,肺结节不一定就是癌。

CT影像是诊断肺结节的主要方法,影像科医生会对肺结节的大小以及结节的整体生长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后对肿瘤风险性进行分层,分为低危结节(<5 mm)、中危结节(5~8 mm)、高危结节(>8 mm)。不同危险分层的结节,处理原则也不尽相同。

低危结节:需要进行年度或体检随访,<3 mm结节多数无需随访;

中危结节:需要随访6~12个月,病灶稳定的可改为年度随访;

高危结节:需要随访3个月或选择进行穿刺活检与手术,最好进行多学科会诊,给出合理的处理意见。

肺结节发展为肺癌的时间具有差异性

肺结节发展为肺癌所需的时间因个体化差异而有所不同,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结节的大小、形态、生长速度以及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等。

因此,肺癌的发展速度也是不一致的,有些幸运的“懒癌”患者,可以几年甚至十几年无明显进展;而有的肿瘤具备快速增长的能力,需要重点监控。

一般来说,大部分肺结节是良性的,不会发展为肺癌。一般而言,对于直径<8 mm的结节,通常建议进行定期复查,以观察其变化情况。如果结节在复查过程中保持稳定,那就不需要进一步的处理。

然而,如果肺结节在短时间内增大、形态发生变化或者出现其他可疑的征象,建议进一步检查,如胸部CT增强扫描、支气管镜检查或穿刺活检等,以明确结节的性质。

癌症并不是绝症,别被癌症吓倒了

早发现、早治疗是战胜癌症的关键。很多癌症患者在早期已有迹象,但因疏忽大意或不以为然,往往对病情的发展掉以轻心,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所以后期只能通过姑息治疗来减轻痛苦。

癌症并非绝症,但对癌症的疏忽大意却是“不治之症”!

虽然死亡终将来临,但当真正不幸身患绝症,面对死神的威胁时,也很难有人可以泰然处之,这就导致有许多人还未被癌症的病痛击倒,就先被自己的心魔“吓死了”!

钟南山院士曾在谈及癌症时曾提到,“大约有1/3的死亡案例是被癌症吓死的”。患癌后,很多人因拒绝承认现实,产生悲观、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和后续治疗效果。

因此,对癌症患者,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这不仅仅是医生的工作,也是自己、家属和朋友应该尽力去做的事情。

评论
科普60e6e35c78d61
举人级
肺结节不是癌症
2024-06-10
夏龙滨
大学士级
转发了
2024-05-16
星星⭐星星
太师级
阅读
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