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读城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何而来,如何更新?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普及规划学科知识,提升公众规划参与意识和水平。
收藏

出生在一座著名的城市里,这是一个人幸福的首要的条件。

——(古希腊)欧里庇得斯————————————————

历史文化名城

到底如何保护,如何更新?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中国,有着为数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城市,有的曾是王朝都城;有的曾是政治、经济重镇;有的是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有的拥有珍贵的文物遗迹;有的出产精美的工艺品……

然而,对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个概念,很多人却不是很清楚。那么,什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哪些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如何保护,又如何更新、建设?

01

什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1982年根据北京大学侯仁之、建设部郑孝燮和故宫博物院单士元三位先生提议而建立的一种文物保护机制。

侯仁之、郑孝燮、单士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四条规定, 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由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名城是“城市”,不过,“城市”不一定都是建制市,也可能是县或市辖区。而比县级更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保护办法,都由国务院制定。

国务院2017年10月修订后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提出了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五项条件:第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第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第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第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军事要地,或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第五、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02

共有多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一开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总数较少。1982年2月,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布,共24座。

四年后的1986年12月,公布了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共38座。

1994年1月,公布了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共37座。三批合计99座。

后来,又陆续增补了很多次。截至2023年10月25日,全国已有14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23年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是云南省剑川县、福建省莆田市。

14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遍及31个省市自治区。江苏省最多,达13座,为:南京市、苏州市、扬州市、徐州市、镇江市、淮安区、无锡市、南通市、泰州市、常州市、常熟市、宜兴市、高邮市。浙江省、山东省各有10座。海南省、青海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各只有一所。
14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四大直辖市全部在列,地级市与县(县级市、区)的数量约为2:1。比如河北省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级市有承德市、保定市、邯郸市,县级有石家庄市正定县、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张家口市蔚县。
除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外,一些省份还评了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已经晋升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还有的正在向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努力。

03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如何保护?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物丰富,历史建筑集中。国家领导人指出:“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专门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以及受保护建筑物的维护和使用,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

2005年10月,住建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正式施行,确定了保护原则、措施、内容和重点。该《规范》中规定,保护规划必须遵循三个原则:1.保护历史真实载体的原则;2.保护历史环境的原则;3.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的原则。

同时,保护规划应全面和深入调查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及现状,分析研究文化内涵、价值和特色,确定保护的总体目标和原则;应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改善城市环境,适应现代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应研究确定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与利用途径,充分体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并应对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方式和强度提出要求。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还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应成为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的组成部分。城市用地布局的调整、发展用地的选择、道路与工程管网的选线以及其他大型工程设施的选址应有利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规范》中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从六个方面进行,分别是:保护界线划定、建筑高度控制、道路交通、市政工程、防灾和环境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六十九条还规定,历史文化名城的布局、环境、历史风貌等遭到严重破坏的,由国务院撤销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2019年,住建部、国家文物局曾发布通报,对山东省聊城市、山西省大同市、河南省洛阳市、陕西省韩城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5个城市因保护工作不力导致历史文化名城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予以通报批评。

江苏省苏州市自1982年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坚持“整体保护老城、开发建设新城、新城反哺老城”思路,在全国较早探索了整体保护实施路径。2012年,苏州市合并原平江、沧浪、金阊三个城区成立姑苏区,同时成立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合署办公,集中力量推进古城保护工作。

04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如何更新?

目前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城市更新,是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一份“必答卷”,也是政府聚焦、资本着力、百姓期盼的民生实事工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更面临着需要城市更新的问题。一些城市已经探索出一些较成功经验。
重庆:让历史建筑重塑城市景观风貌重庆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重庆前望长江,背依南山的南滨路上,巴渝文化、开埠文化、抗战遗址文化如珍珠般遍布沿线,使其有了城市最佳观景阳台的美誉。如今,漫步江边,一栋崭新的开埠遗址公园出现在人们眼前。走进它,便可回望百年前,西风渐起下的江上岁月和璀璨的开埠历史。
重庆开埠遗址公园依山地地形而建,由陈列馆组团、伴山江景组团、亚细亚组团构成,其中有包括立德乐洋行旧址在内的8处文物保护建筑、2处历史建筑和7处复建建筑,规划建设秉持“山水与城市的对话、历史与现代的碰撞、生态与发展的互融”的理念。立德乐洋行仓库旧址改建的重庆开埠历史陈列馆,建筑外部保留了开埠时期的风貌,内里陈列了从全球征集而来的开埠时期的文献、照片、老物件等300余件藏品,讲述了开埠百年以来重庆的变迁。在这里,可以通过大量艺术化装置,了解过往的光辉岁月;触摸利用现代技术打造的展示橱窗,便可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的市井风貌。立德乐洋行旧址所在的1号楼及其附属楼用作展馆,生动讲述在改建过程中的匠心故事。
作为城市有机更新项目的重庆开埠遗址公园,重塑了南滨路上的山水风貌,更让依山临江而建的马鞍山片区改头换面,与古时“巴渝十二景”之一的龙门皓月、山城独特风景“长江索道”融为一体,成为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全新场所。
苏州:吸引社会力量打造活力创业之地2022年11月,苏州市在城市更新方面有两项经验获得住建部认可推广,入选全国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其中之一就是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更新。苏州市不少产业用地通过引入城市“合伙人”,成功撬动市场主体参与。姑苏区的蓝·芳华文化创意园和苏州高新区的和枫科创园都是低效产业用地活力提升的典型项目,将原本的老旧厂房更新为花园式、高品质的绿色产业园,实现了产业发展和城市环境提升的有机结合。如“蓝·芳华文化创意园”通过城市更新的节地改造释放新的招商资源,逐步打造汇聚文创办公、影视动漫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影视主题和数字文化产业园。在这里,既保留上一代人的专属记忆,将当代建筑、空间艺术、文化产业与历史文脉及城市生活有机结合,使历史文化传承和延续下去,又注入新的生命力,将冰冷的建筑转化为充满创造力的活力环境,打造新一代的活力创业之地。

景德镇:工业遗产转型成为文化新地标

景德镇是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陶瓷文化历史悠久。景德镇历史城区的城市设计,以改造、再生城市开放空间为抓手,积极培育景德镇陶瓷传统产业文化活态社区博物馆。后续建成的御窑厂周边地区、御窑景巷、滨江风光带等项目,都沿着这个思路进行具体建设。

如御窑厂遗址经改造后成为景德镇核心的公共遗址展示空间。御窑厂周边原本荒废的民窑,有的通过遗址展示的方法建设保护大棚;有的请专家论证、由老工匠按照传统工艺进行复原展示。围绕窑址的传统窑工民居经修缮改造,增加基础设施后改为商业功能,尤其是民宿、遗产酒店等形式,最大限度保留居住功能,提供独特的民居空间体验。

宇宙瓷厂北倚凤凰山,集溪成川汇于南河,设计团队将其重新命名为陶溪川,不仅保留所有的大型厂房和街巷尺度,还按照厂房各自不同的结构形式和空间体量规划相对应的功能。陶溪川浓郁的场所记忆感和独特空间形式,吸引了全国各地甚至许多国际“景漂”艺术家来这里创作与生活,国内外艺术机构在这里设立实践基地。园区还提供展示、交流、销售、运营、仓储、网络直播等全方位服务平台,并定期举办文创市集、主题剧场、灯光秀等文化活动。工业遗产成功转型成为景德镇城市复兴的文化新地标。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环球人文地理、中规院风景院、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城市政府网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