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镇痛是临床产科医学中的学术词汇,通常称为“无痛分娩”。一般来讲,“无痛”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在分娩中实现的困难较大,人们往往是通过各种方法使分娩时的疼痛减轻。
常用的方法,包括非药物性镇痛和药物性镇痛。其中,非药物性镇痛包括精神安慰、针刺、经皮电刺激以及水下分娩等方法;药物性镇痛包括笑气吸入、杜冷丁肌注、安定口服以及由产科医师进行的会阴局部阻滞或宫颈旁阻滞。而椎管内注药镇痛法是独立于前两种之外的第三种方法,是目前公认的镇痛效果最可靠、使用最广泛、最可行的镇痛方法,镇痛有效率达95%以上。
然而,这种有效率非常高的镇痛方法却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
首先一点,国内麻醉医师短缺,这导致麻醉医师的工作强度明显增加。无法分身的值班,可能导致分娩镇痛实施延迟或者取消。
其次,产妇常常要求“这一针必须好使”,而这一技术并非百分之百会成功。比如,可能存在穿刺失败、穿刺过程中出现并发症以及镇痛效果欠佳等。
再次,麻醉医师完成穿刺后,一般都会尽快回到麻醉科值班。因此,观察产妇镇痛情况通常落在助产士身上。但是,助产士缺乏麻醉基本理论和技术,无法准确判断情况,甚至不能及时发现异常。
可以这样说,如果不解决麻醉医师短缺问题,分娩镇痛的普及可能是一个大问题。
然而,麻醉护士参与到分娩镇痛中可能是一个解决方案。
麻醉护士的优势为,其掌握麻醉基本理论和技术,能协助麻醉医生进行分娩镇痛的操作和镇痛管理;另外,麻醉护士可以在麻醉医师离开后严密观察产妇并评估镇痛效果。更多的关心,也有助于产妇痛感降低。
那么,麻醉护士如何参与到分娩镇痛护理中来?
(1)分娩镇痛的宣教。麻醉护士对进入产房的产妇进行分娩镇痛的健康宣教,包括椎管内分娩镇痛的原理和方法、镇痛效果和安全性、麻醉配合要点等。
(2)麻醉前护理:严格把握椎管内麻醉适应症和禁忌证。麻醉护士对可行分娩镇痛的产妇进行初步的麻醉评估,经评估符合麻醉适应症的产妇,协助麻醉医生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3)麻醉中护理:协助麻醉医生完成分娩镇痛的麻醉。麻醉护士提前备好药物和用物,协助产妇摆好麻醉体位,并告知产妇麻醉的配合要点和注意事项。麻醉过程中,麻醉护士配合麻醉医生进行麻醉并配置镇痛泵,遵医嘱根据产妇的情况设置镇痛泵参数,麻醉完成后对硬膜外导管加以固定,接上PCEA 镇痛泵并告知产妇 PCEA 镇痛泵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以及麻醉后注意事项,最后完成相关麻醉记录和收费单的填写。
(4)麻醉后护理:严密观察产妇情况并进行动态的镇痛管理。
①麻醉护士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下肢运动情况、宫缩和胎心情况;观察产妇是否出现麻醉相关并发症如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发热等,若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②动态评估产妇镇痛效果,每半小时评估1次并记录疼痛评分,对于疼痛评分 ≥ 4分或感受不到疼痛和宫缩的产妇,根据医嘱及时调整镇痛泵的用药剂量;
③产妇宫口开全进入第2产程后,麻醉护士根据产妇对宫缩的感觉和疼痛的程度将PCEA镇痛泵的用药剂量调小或暂时关闭;
④第3产程胎儿娩出后,麻醉护士根据产妇实际 情况追加镇痛药剂量,以减轻会阴缝合时的疼痛,同时疏导和安慰产妇生产过后的情绪;
⑤产后2小时产妇出产房前,麻醉护士协助麻醉医生将产妇的硬膜外导管拔出,并告知产妇相关注意事项:第一次下床要注意预防跌倒、硬膜外穿刺点24小时内不要沾到水,并鼓励分娩镇痛后正常哺乳;
⑥产后24小时内,麻醉护士对产妇进行麻醉镇痛后随访并记录,随访内容主要为产妇是否出现麻醉相关并发症、 硬膜外穿刺点情况以及对分娩镇痛的满意度。
需要说明的是,让麻醉护士参与到分娩镇痛护理中,麻醉护士也肯定会不满意。因为,现阶段每家医院的麻醉护士也都很紧缺,根本不可能做到24小时常驻产房。为此,加大力度培养麻醉护士是关键。
相较于培养麻醉医师,培养麻醉护士的难度低。因为,麻醉护士最关键的不是如何操作,而是做到准确观察,第一时间处理以及及时通知麻醉医师前来处理。能力强的麻醉护士,甚至可以处理大部分情况。这样一来,大大缓解了麻醉医师的紧缺导致的工作强度过高。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安排可以实现分娩镇痛过程中全周期的监护和护理,可以确保产妇安全。
【温馨提示】点个关注,这里有大量专业的医学科普,为您揭秘手术麻醉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