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说法:韩国一个研究团队发现公共卫生间的洗手液并不卫生,反而可能“沾满了细菌”。
较真要点:
反复灌装洗手液的过程可能造成洗手液被细菌污染,应当尽可能使用自动分配式洗手液。如果是在公共场所,不要用灌装洗手液。不应尝试在家自制洗手液。
查证者:奥利宝丨创伤与急诊医学顾问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人们的卫生意识普遍提高,不少人在公共卫生间会用洗手液反复搓洗手部以保证清洁。然而据韩媒近日报道,放在公共场所的洗手液并不卫生,反而可能“沾满了细菌”。报道中称,来自韩国忠北保健科学大学的研究小组对清州市公共卫生间的洗手液进行了检测,结果在92%的洗手液里发现了病原菌。
本用来杀菌的洗手液为何起到反作用?怎么洗手才干净卫生?
一、水洗洗手液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灌装时可能造成细菌污染
目前的洗手液主要分为水洗洗手液和免洗手消毒液两类。
水洗洗手液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它们可以帮助去除手部的污物和大部分细菌,用水冲洗泡沫可以一并去除污物。一些水洗洗手液还添加了抑菌成分,如三氯生、三氯卡班、苯扎氯铵、苄索氯铵和氯代甲酚 (PCMX)。
2016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禁止向公众销售含有抑菌成分的洗手液,因为抑菌洗手液并不优于普通洗手液,并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不过在医疗环境中,仍然使用抑菌洗手液。
免洗手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丙醇等成分,原理是在几十秒内杀灭细菌。在医疗环境中使用的免洗手消毒液可能还添加了抗菌成分,例如氯己定,这将有助于在洗手后的数小时内继续保持抑菌活性。
那么本用于杀菌消毒的洗手液为什么还会有细菌?
其实无论是水洗洗手液还是免洗手消毒液,在出厂时已经接受灭菌程序,所以我们新买到的洗手液中的致病微生物含量都接近为0。
然而,反复灌装洗手液的过程则可能造成细菌污染。从洗手液包装被打开,到将其灌入特定容器的过程中,洗手液分配容器被污染、灌装时接触到不洁表面、操作人员手部不卫生,这些都可能导致洗手液被污染,暴露于空气的洗手液还可能被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所以可以推测,韩媒报道中洗手液被检测出病原菌就是以上这些原因——那些洗手液是后期持续灌注进洗手装置的。
此外,自制、自配洗手液 (如酒精) 也会造成细菌污染,因此不应尝试在家自制洗手液。
二、使用细菌超标的洗手液有群体感染风险,不建议使用公共场所的灌装洗手液
已经有数项在医疗机构内,与洗手液受到污染相关的病原体爆发事件。曾经有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 内,5名婴儿发生粘质沙雷菌 (S. marcescens) 感染的事件发生,事件原因被怀疑为免洗手消毒液分配器相关的污染。
虽然目前没有关于公共场所中的洗手液污染导致群体感染的报道。但是在医院外的公共场所,例如公共厕所中,大容量、可灌装洗手液是主要的洗手液类型,风险仍然存在。
日本的一项研究评估了公共场所洗手间装置的洗手液细菌污染情况。研究者洗手液中发现了17种不同的细菌,其中许多是机会性病原体,包括肺炎克雷伯菌、粘质沙雷菌、大肠杆菌和假单胞菌,这些病原体寄生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健康宿主时并不致病,但会在宿主出现免疫缺陷时入侵而引发病症。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公共厕所中25%的可灌装洗手液分配器存在显著污染,洗手液中的平均细菌载量超过106 CFU / ml(指每毫升样品中含有的细菌群落总数),16%的样品中含有大肠杆菌。
2011年的一项研究提示,在学校中洗手液的污染会导致洗手后手上的细菌残留量增加。在该研究中,学生和教师在自愿的情况下参与试验,与洗手前比较,用受污染的洗手液洗手后,学生和教师手上的细菌载量增加26倍。而使用未受污染的洗手液,手上的细菌载量则会降低。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导致特定群体的感染风险增加,使洗手不再有效甚至成为新的微生物污染途径。
三、牢记以下几点,减少洗手液相关风险
与水洗洗手液相比,含醇洗手液受到污染的风险相对较小。即使如此,使用受污染的含醇洗手液仍然可能造成微生物传播和感染菌血症。与含醇洗手液的污染事件可能是因为配置的酒精本身不洁,或者用于稀释的水不洁,因此,不应家庭自制酒精消毒液。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明确建议不要反复灌装洗手液,许多洗手液厂家也建议不要这样做。商业补充装的洗手液 (包括水洗和免洗) 通常是完整安装的,如果按照制造商建议正确更换,一般无需担心感染风险。另外,不建议使用固体肥皂。许多家庭中会使用固体肥皂洗手,但是固体香皂表面可能成为致病微生物滋生的场所。
洗手时,每次洗手应该至少揉搓20秒,然后用水冲净双手。洗手后要用纸巾或烘手机干燥双手,因为湿手更容易传播细菌等微生物。关于洗手液,应当尽可能使用自动分配式洗手液。如果是在公共场所,不要用灌装洗手液,如需更换替换装,也尽量选择密封式洗手液。不要自制、自行配置洗手液,无论是免洗手消毒液还是水洗洗手液。
本文编辑:amberg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