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耿挺、李俊、张悦、殷倩、许织、蓝悦
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中,全世界的优秀科学家都能大放异彩,而“科学家红毯秀”正是这样一个舞台。难怪每年的科技节亮相, “科学家红毯秀”无疑是最受期待的环节之一。
与往年不同的是,5月18日的张江科学会堂里,26位院士专家、科技工匠、青年学者、科企精英、科普达人、科学教育师生首次走上了“AI+XR”的元宇宙科学家红毯。在这个专属每一位科学家研究领域的虚拟世界中,观众不仅能目睹科学家们的绰绰风采和高精尖的前沿领域,更能深刻感受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卓越成就、上海科技发展为日常生活带来的巨大变革,以及不断变革的科普模式营造的浓郁科学氛围。同时,也诠释着城市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尊敬与厚爱。
当天,以“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24年上海科技节拉开帷幕。6大板块近2000场主题活动,让上海市民触摸科学之美。
让原始创新源源不断
从脑科学到人工智能、从生命健康到智慧城市,走在红毯上的科学家们星光熠熠,彰显了上海在前沿科技领域的雄厚人才实力,也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奠定了基础。
“基础研究追求的就是源头创新。”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说,“要发现新的东西、创造新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0到1’。未来我们要成为科技强国,真正的科技强国一定要有自己的源头创新、对科学发现的贡献。”他表示,当下的上海科学家们正在这方面不懈努力,“有很多著名的高校、有很好的研究机构,有一流的科学家,在不同的创新平台上不断耕耘、不断创新。”
“我想,科普和科技创新永远是分不开的。” 丁奎岭指出,“从科普的角度来讲,应该让大众去了解科学家们的工作、这些科学的突破和技术的进步能够为我们的生活和社会、为人类的福祉带来什么。只有这样,公众才能更好的理解科学家对于科学的意义、社会对于科技的投入。”
在人工智能方面,哪些赛道中国已经领先?哪些赛道中国仍需持续发力?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期智研究院院长姚期智指出:“目前中国在AI应用方面已经绝对处于世界前列,但在譬如大模型解决方向,算力以及经验方面,都还有欠缺,这些赛道是我们必须要能够追赶的。”
姚期智认为,比起已知的重要赛道,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够发现新的赛道。“譬如像人工智能推理,这是一个当今大模型非常欠缺的部分,大家也都可以看到这会是将来的下一个里程碑,是大家竞争的高地。”姚期智说,“我希望上海可以在人工智能新赛道上,凝聚更多的优秀人才。”
“科学家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认识自然的奥妙,要实事求是,要坐得起冷板凳,要真正为我们认识自然、为社会发展提供原动力。”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特聘教授李杰说,科研环境的氛围对于科技工作者至关重要,“我们的氛围越来越好,可以说是海纳百川。我感觉上海是最有希望成为能不断孕育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城市。”
让百姓感触科技腾飞
在通常的认知中,纤维与衣物和编织品联系在一起。但在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主任成艳华看来,纤维材料的应用远不止于此。“能够随着人体变温的服装、可以保温抗冻的玻璃外墙、轻便又抗撞击的汽车外壳材料……其中都能找到纤维材料的身影。通过对纤维进行功能化的制造和设计,我希望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作为青年科学家代表走上红毯,成艳华对科研与科普有着自己的感受。“大众提出的这些想法或问题可能正是我们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她举例说,“比如,日常的食品安全和用水安全等问题。用水安全涉及到滤膜技术,如何通过纤维材料让我们的生活更安全、更便捷?这些市场需求问题也是我们真正的问题。”
成艳华坦言,想让更多的科学知识走下高坛,被市场拥抱和熟知。“通过科普,我们可以培养更多的人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我们也希望能够激发出更多的种子,在我们的中小学生甚至小朋友大朋友当中生根发芽。上海科技节也正是在创造这样一个科普环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成艳华说道。
在牛奶中倒入洗洁精,可得到一碗“牛奶烟花”;用吹风机对着热缩片“呼呼”,能收获一枚迷你动物钥匙扣……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主任郭寅龙和他的团队为今年的上海科技节带来了2个科普小实验。
“我不是科学家,只是服务科学家的一个普通科技工作者。”以科学工匠身份走上红毯的郭寅龙坦言,科研机构和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应该承担起科普的责任,“这不仅是一个单位或部门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他希望更多的科研工作者能够参与到科普中来,以专业知识为基础,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科学知识传播给大众。“通过科普,我们可以培养更多人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激发出更多创新的种子在小朋友和大朋友中生根发芽。”
科普达人带来科普新模式
新技术、新渠道、新内容,上海科普正在改变过去政府主导的模式,吸引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和个人,积极参与到创新的大潮中,催生出一位位生动鲜活又专业严谨的科普达人。
“给信任一个出口,让癌症科普透明。”这是“菠萝因子”李治中的知乎签名。毕业于清华大学癌症生物学的李治中,是一名坐拥百万网络粉丝的癌症科普作家。走在红毯上,他期待可以找到更多灵感,帮助自己在科普教育的路上更进一步,同时“还希望可以遇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李治中曾收到过一封粉丝小朋友的信。在信中,小朋友说自己的妈妈因癌去世,但治疗期间始终关注着“菠萝因子”的科普,才没有那么恐慌,字里行间都表达了对“菠萝因子”两年来的陪伴。“陪伴”这个词一下子触动了李治中,“即使彼此互不相识,却能互相温暖”,给了他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
“好的科普就是让妈妈也能看懂的科普,否则就是自娱自乐。”李治中说,做科普不是为了追求个人品牌影响力有多高,而是希望通过科普能够学习和探索到新的传播手段和途径,让科普内容更能被大众接受和理解,“希望真正的科普能形成合力,占领话语权,让伪科学‘无缝可钻’。”
登上红毯的傅正航有一些“忐忑”:“同行的是许多资深的科技工作者,而我只是一个从事科普工作的学生。”这位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的2023级直博生,是2023年B站百大up主、知名气象科普博主“中气爱”的联合创始人与联合主创。
从初中开始做气象科普账号,到大学正式走进大气科学的大门,傅正航将科学兴趣转变成学习的动力。而更加深入的科学探索反过来给了他更强的科普能力,有关科普的工作甚至收获了一篇“封面论文”。
做科普需要什么?傅正航觉得,好奇心是出发点、分享欲是行动力、专业性则是公信力。“我们团队里每个人都是对天气、气候,有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的,每一次天气事件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次新的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