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殷倩、张悦、许志芸、胡兰玥
摄影:杨浦东
5月18日,第三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在张江科学会堂举办。本次大会延续“创新·传播·融合”的主题,由主旨大会和科创教育、健康科普、理论和人才3场分会组成。大会邀请了国内外知名科学家、科技传播权威专家、科普产业引领者、科创教育先锋、人气科普明星等,围绕新时代“大科普”发展格局,就如何加快科技传播国际化进程、如何培养新时代科技传播专业队伍、如何激发科技传播产业效能、如何构建公众参与科学的新模式等展开对话讨论。可谓是“大咖云集”,为科研工作者和众多科普爱好者带来的一场科普盛宴。
上海科技节的科技传播大会已经成为展示上海科技创新力量的重大品牌活动。据了解,上海已成功申办国际科技传播界的最高盛会——2027年第19届世界科技传播大会。如今每一年的上海科技传播大会,都是在为2027年的世界科技传播大会作准备、搞预演,努力为全世界的科技传播贡献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科技创新与科技传播
就像“火车头”与“车厢”
从九章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首次突破255个光子的操纵技术,到数字胶体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再到人工技能技术的涌现给各行各业带来新机遇,过去一年,科技发展速度正明显加快。如何在这一波汹涌澎湃的科技浪潮中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丁奎岭提出:科技传播是不可或缺的支撑点。
“如果说科技创新是拓展人类认知的火车头,那么科技传播就是汇聚人才、汇聚资源的车厢。”丁奎岭用一个形象的比喻,阐述了他眼中科技创新和科技传播之间的关系,“只有通过科技传播才能让更多的人去了解科技、热爱科技、投身科技,火车头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丁奎岭谈道,科技传播有“三化”——大众化、专业化、国际化。“大众化就是多渠道、多方式触达群众;专业化就是要练好‘内功’,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科技传播的人才队伍;国际化需要走出去、引进来,让世界了解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而这“三化”的核心,正是吸引更多优秀青年投身到科学,“把探索未知、服务社会作为终身的奋斗目标,把个人的梦想融入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当中。让青春的力量、青春涌动、青春的创造,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志林的磅礴力量。”
“中山医院创建87年,也是中山医院科技创新和科普推广的发展史。”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谈到了对于医学学科而言,科技创新和科技传播之间的关系:“科普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开路工’与‘播种机’。”
科技传播,应该传播什么?在樊嘉看来,科普不但要传播科学知识这一“硬件”,更要传播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这样的“软件”。“一是不断创新,二是不断把科普做到科学,做到千万家。只有这样,我们的科普和科技创新才能让生活更加美好。”
“让医学科创和医学科普两翼齐飞,为实现高水平医学科技自立自强夯实基础,加快培育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这是作为医生科学家、医生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樊嘉说道。
科普教育:
“解密”不是目的,“提问”才是关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们主动投身科普、参与科普;但在科普实践中,却往往会感受到科普与科研之间的“错位”。在主旨大会上,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师咏勇代表脑智卓越中心介绍科普工作时,也同样谈到了这一挑战。
早在2005年,脑智卓越中心就已经开始了青少年科普实践,2005年至今,前后共有2000多名学生体验了脑智卓越中心的科普夏令营活动。但在刚开始的时候,科普夏令营主要普及的内容是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知识。蒲慕明院士敏锐地指出:“这样做,我们和普通的教育培训机构差别不太大。”
一个顶尖的脑科学科研机构,应该做怎样的科普?由此,脑智卓越中心开始了新的科普实践探索——发挥出其在脑科学领域的优势,打造高质量、专业性的脑科学普及的模式,保证有较高的可信度、前沿性,为科普提供全新、原创的教育引领参考。
面对脑科学科普的独特挑战,脑智卓越中心提出了其科普工作的宗旨:“我们的科普工作,并不是告诉大家已经解密了多少,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告诉大家目前在科学领域,对于大脑取得的一些相对肤浅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有很多不能理解的奥秘,那些不能理解的奥秘在哪里?”师咏勇说道,“我们特别希望青少年能够通过这样的科技传播,从小立志,加入到我们脑科学研究的队伍当中。”
在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看来,科普和科学教育也要做好区分。他解释道:“科普是把已经知道的东西告诉你,让你现在生活得更好;而科学教育是为了让我们未来生活得更好。”他认为,所有的孩子都有可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而不是让科学教育聚焦到超常儿童,“我们现在要做好加法,让更多的人参与科学教育。”
“个人梦”融入“中国梦”
吸引更多优秀青年投身科学
谈及科普的意义,丁奎岭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科普是要吸引更多优秀青年投身到科学,把探索未知、服务社会作为终身的奋斗目标,把个人的梦想融入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当中。“要让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
着眼科技传播专业人才需求,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了科普“三架马车”,不仅着力打造“科学导师+论文导师”的双导师培养模式、建立科普智能传播研究基地和科技传播实验室,还以长三角科技传播联盟为基础,汇聚同行资源,形成学术高地。
为吸引更多热爱科技传播的优秀青年,自去年以来,上海交大还举办了科普讲解大赛。该赛事不仅引发了高校学子的踊跃参加,还成立了院士领衔的300余人的科普专家团,每周开展科普讲坛,形成了由校长、院士带头,院系组织发动,学子广泛参与的优质科普氛围。
在培育人才方面,医院又能在科普上做什么呢?樊嘉坦言,“我们从院士领先、大咖云集以及传播的手段和宣传矩阵上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让院士、专家、名医,甚至到学生和志愿者,都进行科普的传播和宣传工作。”无论是从领军人物到普通学生,还是学生们之间的彼此互动学习,中山医院拥有自己独特的“科普范式”,努力满足着更多优秀青年的“科技梦”。
作为国内顶尖科研机构,脑智卓越中心更是自上而下安排了一批科普老师,学习科普教育的范式,成为“科普专家”,前往科普教育资源欠缺的地区开展科普活动。他们用科普的手段,努力引领着科技青年成为更强有力的科技“后备军”,为奋力抢占脑机借口领域的科技制高点而奋斗。
科普的"十八般武艺"
要从“平视与共情”做到“双向互动”
不论是翻开一本崭新的科普著作,刷到最新的科普短视频,或者追科普UP主发布更新,大众都会为科技传播工作者的“十八般武艺”感到振奋。随着科技传播领域越来越多元化主体的参与,社会的各行各业也都在科技传播的赛道上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也用不同的方法诠释着科技传播的时代价值。
“现在的科普传播,知识性的东西非常多,但是真正想把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思想传播出来,其实并不容易。”在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主任吴家睿看来,科学家来做科普最大的优势,是那份战斗在第一线、有着切身体会的研究人员对科学的理解。
作为坐拥百万粉丝的癌症科普up主,著名科普作家、北京大学药学院客座教授李治中分享了自己在做科普时的经验。他认为科普和科研一样需要创新,第一步就是调整心态:“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不能以科学家的态度高高在上地去做科普,而是要共情和平等。”在他运营的儿童肿瘤公益基金会中,他常与家长和孩子平视交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彼此,分享我们懂得的知识。”
然而,科普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态度传播和公众参与。创新的科普方法能让科学知识更易理解,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科学传播与科学普及不同,后者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而前者则强调双向互动。吴家睿解释说:“科学传播要打破科学家和公众之间的围墙,实现信息双向流动。”他认为,科学传播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公众参与科学的一种方式,“科学传播的成功在于科学家放下身段,与公众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