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社长专访(第 64 期)丨许健城:拥有对科幻内核的理解与思辨

科幻空间
最前沿的科幻消息,最新锐的科幻作家,最精彩的科幻活动
收藏

北京师范大学

珠海分校

科幻协会:

简称北师珠科幻社,

成立于2016年10月11日,

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社团。

目前注册会员已超过百人,

努力打造北师珠爱好者的家园。

/

许健城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科幻协会现任会长,

幼稚的业余科幻爱好者。

对科幻书籍,影视与游戏均有涉猎,

喜欢探索科幻在不同媒介中的表达与呈现。

希望接下来的日子里,

能以包容而不失态度的视点,

观察这个世界。

采 访 实 录

高校科幻:您是从什么时候、以何种形式接触到科幻这一领域的呢?

许健城:说起来相当俗套,单纯是在初三兴起向同学借了一本《三体》。然而当时完全不能理解科幻这一题材的表达,草草读了三分之一就还给了同学。到了高中后,高中学校有了较好的图书馆设施,就开始拓展自身的阅读量。后来在图书馆再看到《三体》系列,就索性想重新通读一遍,就此产生了对科幻的兴趣。后来也在图书馆借读了阿西莫夫,菲利普迪克,赫伯特等各国各时代的科幻作品……

高校科幻: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科幻社团的?为什么加入社团?社团最吸引您的地方什是什么?

许健城:其实初中在杂志社的时候就已经在试图向校园大众安利科幻这一媒介,到了大一看到科幻协会就自然兴高采烈地加入了。于我而言,于同好的讨论交流是孤岛间的航道。科幻在国内的大语境下其实依旧高冷而小众,所以加入社团寻找同好几乎是一种刚需了。

高校科幻:平时科幻协会都会举行怎样的活动?活动初衷是什么?结果如何?您觉得有什么活动形式是您比较喜欢的吗?

许健城:我们科协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活动理应是每周的科幻沙龙。大家会借一个教室,一起做下进行一定倾向性的科幻沙龙:日本科幻动画,美国黄金时代,新怪谈运动……当期主题的主持者会进行短暂的介绍与安利,然后播放相应的影片。观赏完影片后,大家一齐讨论交流主题和影片。

这类活动没什么目的性和功利性,反而显得相当简单纯粹。包括社内的科幻接龙,群内讨论也带着这样的倾向性,这是我所喜爱的活动形式。

高校科幻:在管理社团这方面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您是怎样解决的?

许健城:依照我的经验,社团管理的最大问题其实在于“断代”。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社团,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当社团管理层于在短暂任期间积累了相当的管理和组织活动经验,刚刚规划了社团方向和立意后,他们就要进行社团换届,离开校园。这种经验很难得到传承,每一届社团都像新生儿于襁褓之中。

所以我很感谢前社长在迭代过程中依旧对我们这届管理层进行帮助,我接下来的社团规划也会集中在“给社团后辈留下遗产和传承”这方面。

高校科幻:您平时是否会进行一些科幻创作?您的灵感都源自于何处?您认为在创作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许健城:我目前进行的科幻创作都限于一些脑洞或是随笔。说来难堪,因为我这人比较懒散,干什么事都三分热度,所以很难有完整的成文。即便有成文,作品也显得虎头蛇尾……而我这人又眼高手低,所以索性只进行脑洞练笔了。

其实我很喜欢以优秀的文艺创作或是游戏为创作土壤,进行拓展性的思辨与讨论。毕竟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嘛……面对同一个点子或是设定,不同创作者也会有截然不同的思索与讨论。

高校科幻:您是如何定义科幻的呢?作为社团的领导者,您又是怎么看待“科幻”的定义的呢?

许健城:我不算什么原教旨主义者,在我看来,以科技或是科学为土壤或是视点的文艺创作都是科幻。科幻这一题材的包容性很强,我也很喜欢这种倾向,比如说近些年大热的“赛博朋克”题材,就充分体现了这种要素和文化的包容性。

但即便如此,我依旧希望我的社员能拥有对科幻内核的理解与思辨。就我个人而言,“反思”就是科幻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的核心与讨论重心。科幻的内核与倾向到底为何,也是我相当喜爱的话题之一。

高校科幻:日常生活中还有怎样的兴趣爱好?您都会参加除社团活动外其他的科幻活动吗?可以分享一下体验与感受吗?

许健城:我是一个爱好很平庸的人,书籍影视游戏就是我最大的喜好了。所以这也能让我探索各个媒介中科幻的侧重与表达,这也是一种相当奇妙的体验。就以反乌托邦和赛博朋克这二者,作为在各个时代和媒介都有高光时刻的题材,你能很明显地感受到这些题材来到影视媒介后产生的独特美学和视觉体验。而来到游戏媒介中,如何利用游戏交互性启发玩家对题材内核进行探索,都是相当有趣的命题。

科幻活动只参加过几场科幻观影或是书展……在我的中学时代,不止一次抱怨科幻活动过于稀缺。近些年,国内科幻的活动逐渐变多,也算是一种欣欣向荣吧。

高校科幻: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您最喜欢或者对您影响最大的科幻作品吗?

许健城:《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和其影视改编作品《银翼杀手》。在我看来,赛博朋克是一个具有相当生命力和延伸性的科幻题材,它对于文化和命题的包容性让人叹为观止。无论于创作者还是读者而言,我们都能从赛博朋克中观察到独特的视角与命题。

而这其中,《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和《银翼杀手》对于赛博朋克这一题材在书籍和影视媒介中的意义都是非同凡响的。《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所讨论的身份认同,资本反思,赛博空间,环境问题等问题包容性之广,放在如今也是少见;《银翼杀手》直接奠定了赛博朋克的视觉美学与基调:粘稠的阴雨,斑斓的霓虹灯,或竖或横的汉字招牌……

这两部作品直接启蒙了我对于赛博朋克与背后广袤科幻的无限探索。我也相当期待今年的《赛博朋克2077》能否带给我全新的赛博朋克。

高校科幻:您是如何平衡好社团、其他工作和学习的?

许健城:我是一位电影学学生。于我而言,目前在社团的科幻交流和探索,也是本专业的一种学习罢……所以很难说这两者中有什么明确的界限。

高校科幻:对科幻协会以及学弟学妹们有什么期待?

许健城:我倒是对他人没什么特别热切的期望……我更加希望自己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社团运营为一个供大家交流讨论且相当纯粹的避风塘。能让大家在工作学习之余,坐下来讨论些星空和远方。

如果硬要说期望,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社团工作,对我多些宽容吧。

高校科幻:最后有什么想说的话?

许健城:说点幼稚的……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业余爱好者,我的期望就是希望自己能保持对科幻的热忱和纯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