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知名期刊《植物分类学》刊载了浙江省江山市林业和草原局科研人员关于发现新物种的文章。文中把他们在江郎山景区做野外调查时发现的新物种命名为“须女景天”。此物种成为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景天科景天属家族最年轻的成员。
新命名的须女景天 (图源:江山发布)
景天属有1500多个成员,是多肉植物家族里的“大户”。作为典型的观赏植物,景天以耐旱好养、药中上品、得名悠久而深受人们喜爱。
多肉家族 观赏首选
多肉植物是指利用根、茎、叶里任一种或几种储藏大量水分,外形看起来肥厚显肉的植物,又叫多浆植物,简称“多肉”。
多肉是耐旱植物的代表,外观漂亮、长相可爱、好养皮实。它们主要栖居在山坡的石缝间、林下的石质坡地、深邃山谷的岩崖畔,欣然接纳阳光的馈赠,只需气温维持在15℃-18℃之间,管理和养护很是简便。
多肉家族十分庞大,全球共有10000多种,主要分布在美洲、非洲等地,常见的有仙人掌、芦荟、夹竹桃等。家族名气最大的是景天科植物,包含景天、八宝、石莲花、伽蓝菜等34属1500多个品种。
石莲多肉
作为景天科的翘楚,景天属拥有约600种之多,遍布于全球温带和热带的高山区域,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它们直立生长,株丛矮小而紧凑,叶片多呈肉质,质感细腻,赋予人们一种独特的触感。
花朵虽小却密集,花期长久,将观叶、观茎、观花之美融为一体,使得它们成为公园绿化、家庭园艺栽培或岩石园布置的理想选择。
景天属植物以其独特的生物特征而备受瞩目。首先,它们植株矮小,不仅耐干旱,还具备出色的耐污染能力,这使得它们成为屋顶绿化的理想选择。
其次,它们拥有一种独特的光合作用方式。夜晚,当气温降低时,叶片会打开气孔,悄然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以特殊的形式暂时存储在细胞内;白天气温升高时,叶片气孔会紧闭,以防止水分流失,先前储存的二氧化碳会重新被释放出来,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用于制造植物所需的养分。这种巧妙的机制使得景天属植物既能够获取二氧化碳,又能够避免水分的流失,展现了它们卓越的环境适应能力。
药中上品 诗意之名
除了供观赏外,景天属植物还具有极强的药用价值。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发现了这一点。产生于汉代的医药名著《神农本草经》把味苦而酸的景天列为药中上品,称其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血的功效。
“景天”之名起源颇具诗意,最初是用来形容萤火虫那闪烁的光芒。东汉时期的张揖在《广雅》一书中写道:“景天,萤火也。”晋代的崔豹在《古今注·鱼虫》中进一步描述:“萤火一名耀夜,一名景天。”这是因为当萤火虫在夜晚飞舞时,它们发出的点点光芒与远观下的景天科植物的花朵极为相似,都是星星点点、璀璨夺目,因此人们便赋予了这种植物“景天”的美名。
三国吴普(名医华佗的学生)《吴普本草》中提及“景天”的多重名称:“萤火一名夜照,一名熠燿,一名救火,一名景天,一名据火,一名挟火。”这些名称不仅展现了“景天”的丰富内涵,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和诗意表达。
时至今日,景天在我国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叫法:北方人称花叶川莲,南方人称玳瑁景天,上海一带则称江户紫(其实是指景天科伽蓝菜属植物)。
伽蓝菜属和落地生根属植物
历史上,景天与另一种名为“八宝”的植物曾长期混淆。在唐朝,人们将皇帝专用的八种御印称为“八宝”,而在宋明时期,这一名称则指代八种或更多的珍贵宝物。清朝初年,京城的人们开始用“八宝”来指代与景天相似的一类,这一转变可能与景天的多重用途有关,它具备避火、去火、清热、解毒、活血、止血、化瘀以及观赏等多重功效。
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八宝”成为了业界正式的名称,而“景天”则逐渐沦为别名。直到解放后,我国的科学家们对这两者进行了重新整理,将它们都归入了景天科,但分属于不同的属。
景天属与八宝属植物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从花形上看,景天属花的心皮基部是连接在一起的,像是“手拉手”的样子,而八宝属花的心皮基部是完全分开的,各不相连,这一特征在《中国植物志》中有详细的记载。
再者,从生长习性来看,景天属植物主要生长在亚热带和热带干旱地区,多数仅能抵御至-5℃左右的低温,它们在四季中都能保持常绿,且不会出现落叶现象。八宝属植物属于宿根类别,表现出非凡的耐寒性,能够抵御低至-20℃甚至更低的严寒,因此广泛分布于温带至寒带地区,其地上部分冬季可能枯死,春季时重新萌发。
须女景天 意义重大
在景天属植物的庞大家族中,尽管种类丰富,但新种的发现却极为罕见。然而,须女景天却成为了这一领域中的璀璨新星。
2022年3月,浙江省江山市的科研人员在登山途中意外发现了这一独特的植物种类。随后,他们与浙江自然博物院的专家携手,经过两年的严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最终确认了须女景天为景天科的新成员。
这种归类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证据。首先,它的外观特征与景天科景天属的台湾佛甲草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它的茎纤细且单生,叶片扁平,这些特点赋予它独特的观赏价值。其次,须女景天的生长环境与大多数景天科植物相似,它扎根于岩壁的苔藓丛中,尽管环境恶劣,却依然顽强生长。
值得一提的是,须女景天的发现是江郎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后,植物学家首次在该区域发现新物种。
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植物学界的认知,也为我们敲响了保护环境的警钟。让我们携手努力,保护好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期待未来能够发现更多的植物新种。
参考文献:
《景天科多肉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及栽培技术研究》,作者李静敏,《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7年)》
《15种景天科多肉植物露地栽培适应性研究》,作者卢洁,《绿色科技》2019年4月
《景天属植物研究》,作者郭金丽、李国鹏等,《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17期
作者:魏德勇 广东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
责编:董小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