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宝宝出生后
家长就开始纠结一些问题
「医生,我们宝宝的舌头不够尖,是不是要把下面切开?」
「宝宝两岁了怎么还不会讲话,肯定是舌头被“舌筋”拉住了,去医院剪一下!」
「宝宝发音不准了,肯定是舌头不灵活,去医院修一修舌筋!」
甚至刚出生不久的宝宝就被带去医院剪了舌筋,以“杜绝”后患……
那这个舌筋是什么?
到底要不要剪?
请接着往下看
舌系带过短的表现
这条“舌筋”学名叫舌系带,就是我们张开口翘起舌头时在舌腹和口底之间的一根绷紧的条索状组织。有的人舌系带比较薄呈半透明状,有的则比较厚。正常舌系带可以使舌头活动自如,舌尖能自然地伸出口外,或向上舔到上牙龈。但有少数孩子存在舌系带发育异常,出现“舌系带过短”的现象,表现为舌系带与舌腹或口底黏膜的附丽点前移,使得舌前伸、上抬等活动受限,勉强前伸时舌尖呈 W 形,俗称“绊舌”。
这往往是家长们关注的重点,在我国很多地区,给孩子剪绊舌的观念在老一辈中尤其流行。许多家长会主动要求医生给孩子“剪一刀”。但需要强调的是,其实舌系带并不是生来就是长的。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直至出生,舌系带都是短而紧绷的,且一端附着在舌尖,一端附着在口底。随着年龄增长和口腔软硬组织发育,舌系带附着位置会逐渐向舌根部退缩。一般到3岁以后,舌系带就逐渐远离舌尖,舌头并变得松弛了。
所以,刚出生的宝宝就被剪了舌系带,很可能是白挨一刀。
什么样的系带需要剪?
什么时候剪?
根据目前的治疗指南,语音异常或无症状的舌系带过短,均不能作为婴幼儿舌系带手术指征;伴有哺乳困难或创伤性溃疡等功能障碍的舌系带形态异常才是手术指征。因此,通俗点讲:只有当婴儿刚出生时,舌系带过短的患儿由于舌体活动限,医生确诊因舌系带短而造成的哺乳困难——剪!1 岁左右下前牙刚萌出时,过短的舌系带与新萌乳牙反复摩擦造成创伤性溃疡时——剪!除了以上两种情况那就观察到宝宝三岁以后再请医生定夺。
总而言之,舌系带短不短,剪不剪专业医疗人士说了算,宝宝成长焦虑多,别再让舌系带来背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