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的这首《雨巷》,传唱了快一百年。不过我想说,如果没有油桐,就没有油纸伞,这位丁香结姑娘还能够在下着雨的小巷中慢慢惆怅么?
油桐植株就是长这个样子啦,隐隐可见尚未成熟的绿色果实。图片:KENPEI / wikimedia
随着合成材料的出现,油纸伞已经慢慢淡出了我们的视野,很多人已经不知道桐油这种存在。不过哪怕时间只是倒转100年,阿根廷、巴拉圭和美国这些美洲国家,都在争相恐后地引进油桐这种植物。
油纸伞似乎也被尘封在历史中了。图片:Pixabay
产优质干性油
油桐(Vernicia fordii)隶属于大戟科油桐属,是一种落叶乔木,树高可达10米。它们在每年四到五月开花,经过几个月的孕育,七到十月就可以收获果实了。每个由子房膨大形成的核果中,包含有3~5粒种子,种仁含油量很高,因此会被采集来榨油。
油桐的叶与果实。图片:Timdwilliamson / wikimedia
不过就像大部分大戟科植物一样,油桐整株都是有毒的,包括它榨出的油。因而桐油只能用在一些其它的用途上,譬如说文章开头的油纸伞。实际上,油桐果收获之后,需要经过压榨、萃取、熬制等一系列过程才可以得到桐油。而因为桐油独特的特性,被广泛用在制造、印刷、造船等诸多行业。
依次是浙江余杭油纸伞、江西婺源甲路油纸伞、四川泸州分水油纸伞和福建福州油纸伞。实际上,中国各地都有各自的油纸伞历史与沿革。图片:三猎 & 猫猫的日记本 / wikimedia
桐油是一种干性油,其中富含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在暴露在空气中之后,会发生复杂的交联作用,形成坚硬、防水的固体薄膜。和其他干性油相比,桐油有着干燥快、比重小、附着力强、耐热、耐腐蚀等一系列优点。虽然有优势,但是天然桐油的干燥速度依然较慢,而且漆膜的透明性和粘性较差,后来人们又在桐油中加入了一氧化铅等材料,进一步熬制,成为熟桐油,更加适合做涂料。
白里透红,有毒勿食
有一个问题是,桐油看起来和一般的食物油很像,所以误食的事件并不鲜见;另外,油桐果误食造成的中毒事件也不少。误食桐油/油桐果会造成人体内消化道、秘尿以及生殖系统的损害。
所以,当你在野外看到油桐的果实时,千万不要食用。怎么认出油桐?它的叶子很有特点:在叶柄靠近叶片的位置有两枚圆形的腺体。当然,我还是更加建议,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的话,什么都别往嘴里送。
油桐叶柄处的油腺点。图片:石川 Shihchuan / flikcr
另外,花期的油桐也是很美的:白里透红的油桐花,生满枝头。
油桐的花,白里透红,煞是可爱。图片:Mk2010 / wikimedia
说到“桐”,你可能觉得有点眼熟,不过油桐我们的确是第一次提起。宋代陈翥(zhù)在他所著的《桐谱》里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桐之类,非一也。”他的书里除了收录油桐,还有泡桐、刺桐、梧桐、贞桐等等。我们不妨来看看都有哪些植物在不约而“桐”:
梧桐:凤凰来仪,无此不栖
古人们说,凤凰“非梧桐不栖”,于是为梧桐写了好多美丽的诗句。《诗经》有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古书中只要出现好琴,几乎都是梧桐木做的。唐代聂夷中有诗赞:“有琴不张弦,众星列梧桐。须知澹泊听,声在无声中。”
梧桐树皮光滑。图片:KENPEI / wikimedia
梧桐(Firmiana platanifolia)也产自中国,是梧桐科梧桐属的一种植物。它有大型的掌状叶,青绿色光滑而少节疤的树皮,非常好看(当然,历经沧桑的老树皮除外)。梧桐生长快,成熟后能长到近二十米,高大而挺拔;它是一种落叶乔木,在秋季时它的黄叶会翩翩落下,让古今无数骚人墨客伤秋感怀。因为这种种特点,梧桐成为了优良的观赏树种。
梧桐的果实像叶子一样挂在枝头。图片:Fanghong / wikimedia
梧桐的果实也很有特色:它是干燥的5瓣,在成熟时各瓣会分开,像叶子一样挂在枝头,非常显眼。这种果实在植物学里称作蓇(gū)葖(tū)果。值得一提的是,可可树和梧桐属于同一个科,用来做巧克力的可可豆,就是长在这种蓇葖果里的种子。
梧桐的果实。图片:_suika / flickr
可可的果实。图片:USCapitol / wikimedia
泡桐:春来紫花满树开
梧桐的花特别低调,需要找一个花朵能和油桐媲美的,就不得不提泡桐了。泡桐的花大概是二唇形,远看挺像个长长的喇叭。到了盛花时节,一 株20米高的大树上会开满紫色的花朵,蔚为壮观。当阳光晒热花朵之后,满树的泡桐花会散发出类似洗发水的香味。
一树泡桐花。图片:Meneerke bloem / wikimedia
泡桐,是玄参科泡桐属植物的统称,大部分产自中国,其中以毛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最为常见。泡桐的果实是蒴果,长得很有特点,看起来像是一个肥胖版的豆荚。果实成熟之后会裂开,每个蒴果会撒出近千颗极薄的麦片状种子,依靠风的力量可以传播很远。
在美国,毛泡桐被称作“皇家泡桐”或者是“王妃树”。事实上泡桐的拉丁文名来自于荷兰的安娜·帕夫洛芙娜(Anna Pavlovna)王后,所以这也名符其实。
毛泡桐。图片:Famartin / wikimedia
这种树是当作观赏树种引入美国的,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因为泡桐生长得非常快,其树冠过大会影响树下其它植物的生存,所以,在美国它被认为是一种有害的外来入侵物种。不过,长得快也不是没好处的。因为长得快,所以泡桐富集重金属离子的能力很强,目前国内有利用泡桐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实验,效果还不错。
法桐:到底有几个球?
不过说到“桐”,可能大家最熟悉的还是街边四处可见的法国梧桐,也就是二球悬铃木。
有三种悬铃木在中国种植,分别是:一球悬铃木(Platanus occidentalis),二球悬铃木(P. × acerifolia)以及三球悬铃木(P. orientalis)。那么,这个一球二球三球是什么意思呢?悬铃木的“球”是由非常多的单个果实组成的球形头状果序,大家看到图片一定不会觉得陌生吧。所以“几球”就是指果枝上通常有几个球形的果序。不过实际中果枝上“球”的数量总是有点变化的,因此“通常”两个字非常重要,如果一定要区分物种,还请参考树皮、树形等其它特征。
二球悬铃木。图片:JoJan / wikimedia
如今,华东一带广泛种植的行道树多是二球悬铃木。它不是一种自然产生的物种,而是在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人将美洲悬铃木和东方悬铃木种植在一起,经杂交产生的。悬铃木生长快,树冠宽广能在夏日制造出很大一片荫凉。所以,也难怪火炉里的南京人那么喜欢它~
高大的法桐。图片:Georges Jansoone / wikimedia
现在,大家应该能把各种毫不相干的“桐”们区分开来啦吧?它们其实各有自己的特色名片:树皮、花、叶子、果实,只要仔细观察,你一定不会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