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4933 篇文章
2015年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3岁儿童乳牙患龋率50.8%,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71.9%,患龋率较前不降反升。细心的人会发现,现在身边的儿童一张口,经常能看到牙齿不是黑了烂了,就是补过好几颗牙。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龋齿(蛀牙)呢?
龋齿发生需要时间、食物、宿主、细菌四个因素共同作用。食物是龋齿发生的四联因素之一。我们都知道,小孩子爱吃糖,随着现代越来越多零食的出现,在超市里,在学校附近小卖部里,处处都是诱惑人的美味零食,甜滋滋的糖果很受儿童青睐。过多进食这些糖果,会让使牙齿上的细菌利用这些糖分产酸,从而腐蚀我们的牙齿。那么,有人会疑问,明明没有吃糖,为什么还是蛀牙了?那么接下来要讲的就是:隐藏在我们身边的“看不见的”糖。需要引起关注的是“添加糖”,如在食品生产、加工中添加到食品中的糖,主要是指蔗糖(白糖、砂糖、红糖、冰糖),还有麦芽糖浆、葡萄糖浆等。比如我们喜欢吃的面包、蛋糕、饼干、某些膨化类食品、及含有这些糖的饮料等就含有这些“隐形糖”。学会看配料表,各种原料、辅料及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名称,加入量是按递减顺序一一排列的。
在身边的面包店越来越多,许多人习惯了早上买个面包当早餐,晚上来不及吃饭也吃个面包将就。小孩子上学时间紧,早上来不及坐下来好好吃完早餐再去学习,方便携带的面包成了一些人的不二选择。看似面包配牛奶也挺健康,但是往往面包就是“糖衣炮弹”,它的糖分都被掩藏在复杂的口味之下,面包中糖和油的用量都超乎想象,明明吃起来不甜,实际上它的糖含量很可能超过了人一天的推荐摄入量。长时间吃零食面包既影响健康,也让牙齿受伤。
还有“隐藏”在“不甜”的加工食品中的添加糖,如番茄酱、芝麻糊、核桃粉、豆浆粉、山楂、话梅等。果汁、蜂蜜尽管常给人以“天然”和“健康”的印象,但其中所含的糖也是容易导致蛀牙的。
孩子可以吃糖,但要科学吃糖。尽量减少吃糖的次数,吃糖可以选择在餐前或随餐吃,粘牙的糖和棒棒糖少吃,吃完后注意漱口,减少糖分在口内停留。另外,可以多吃蔬菜水果,蔬菜类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对牙齿表面也有清洁作用,特别注意晚上睡前刷牙后不能再进食。
爱护牙齿,从预防开始,别等蛀牙再补救。
作者:刘润琳,广东医科大学2020级口腔本科生
指导老师:贾淑娟,副主任医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