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代王府的唱晚——魁公府
作者:李春青 杨礼宏
在清朝末年,随着帝制的衰落和新时代的曙光初现,许多昔日辉煌的王府也随之走向了它们的黄昏。在这些王府之中,魁公府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变迁,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对象。它不仅是清末内务府司员庆小山的宅邸,更是裕亲王福全的第九代孙魁璋的居所,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落幕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启。本文将通过历史的镜头,探索魁公府的兴衰历程,以及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功能和建筑特色,从而揭示这座末代王府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此前,对该府建筑的描述和记载很少,因此本文借助各时期北京的历史地图、测绘图和影像图来对其格局变迁进行研究(图1)。
图1 历史地图上的魁公府(来源:除底图外为自绘)
元代至正年间,魁公府所在区域位于当时的太平坊内,西侧为金水河,河上无桥,东侧为大承华普庆寺,北侧临近和义门街,南侧为鸣玉坊。
明万历年间,魁公府所在区域东侧的大承华普庆寺被分为正法寺和宝禅寺,南侧胡同因此命名为宝禅寺胡同,宝禅寺胡同通过河上的北大桥与对面的大桥胡同相接,和义门街改为西直门大街,北侧胡同与帽儿胡同相接。
清乾隆十五年(1750),魁公府周围区域无较大变动。
清咸丰十一年(1861),其东侧只标注了宝禅寺,西侧金水河上邻近的有南北两座桥。
魁公府原为清末内务府司员庆小山宅,后坐事抄家,房产入宫。约1901年,清世祖顺治帝福临第二子裕亲王福全第九代孙魁璋迁入此府。
魁璋,字赞甫,生于光绪二十年(1894),二十四年(1898)袭镇国公,为第十代袭爵,是位于台基厂二条的裕亲王府的最后一任府主,裕亲王府是清朝定都北京后第一座按王府建筑规制建造的王府。光绪庚子年(1900)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裕亲王府毁于战火,1901年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裕亲王府原址被征辟为奥地利使馆,魁璋乃迁居宝产胡同的原庆小山府。后至1946年期间,魁璋陆续将府第部分出售,迁至旧鼓楼大街小石桥居住。
图2 魁公府中部院落的广亮大门附燕翅影壁(自摄)
图3 魁公府东部院落东侧家庙建筑的汉白玉石雕拱券门(自摄)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3),按照历史记载这里已经是魁公府了,其北侧为四格柏和南帽胡同,南侧为英文标注的贫民屋,西侧的两座桥还在。
民国三十七年(1943),北侧胡同名称改为四根柏胡同,但西侧的河和桥均已经不见。
在北平沦陷时期,魁公府的三路建筑被划分给了不同的单位拥有。
魁公府中路属日本映画协会所有。日本映画协会即日本电影协会,是二战时统合日本国内小型电影公司成立的大日本映画制作株式会社。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三厂用做宿舍,1948年长春电影制片厂部分职工在此居住。1949年北平解放后,魁公府的产权魁公府中路为北京电影制片厂作宿舍使用至今,产权属于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现已成为大杂院,为中影集团宿舍(图2、3)。
魁公府东路在1948年由原国民党国防部第二厅用做宿舍,后由解放军总后勤部接管,但其园林中的太湖石被运至钓鱼台国宾馆,20世纪90年代这里由中国网通公司使用,现东路西院属华为公司,东路东院属北京军区营房处。
魁公府西路曾把其中的东院和西院分别售出,解放前东院售予国民党华北剿匪总司令部中将总参议袁祝三居住,现产权属于西城区新街口房管局,由福绥境派出所使用;1945年指挥卢沟桥打响中国抗战第一枪的爱国将领何基沣将西院购作私宅,产权人系何基沣之子何瓘、何瑷,何基沣后曾任水利部和农业部副部长等职。中部东路东厢房位置的花厅和爬山廊于1980年被拆除,如今魁公府由多家单位共同使用,基本格局尚存,文物建筑保存状况一般,部分被翻建,私搭乱建现象较严重(图4)。
《乾隆京城全图》清乾隆十五年(1750) 《北京测绘图》(1956)
图4 格局清晰完整的魁公府历史地图和测绘图(来源:除底图外为自绘)
魁公府的建筑规制受到清代后期政治背景变化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魁公府经历了从显赫一时的王府到普通民居的转变,见证了中国从封建帝制到现代社会的沧桑巨变。它的历史不仅记录了一个家族的兴衰,更是北京城乃至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尽管魁公府的建筑格局和使用功能在不同时期发生了多次变化,但它的基本框架和一些历史遗迹仍然得以保留,为我们今天研究清代王府建筑和北京城市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