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儿童器官发育不全、酶系统发育不成熟、体液及电解质代谢调节功能较差,特别是对药物反应个体差异很大,用药不当常可致严重不良后果。因此,儿童安全合理用药,应引起足够重视。
目前,儿童不合理用药现象非常普遍,被例入年度用药十大误区。不仅仅与孩子本身生理因素有关,还存在其他综合因素,比如儿童专用药品短缺、儿童用药信息缺乏,以及药物滥用等,特别是家长的用药安全教育水平还不够,存在盲目用药,用药不当,保健品滥用、解热镇痛药及中药的不合理使用。
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症状,发热时如何使用解热镇痛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发热儿童何时使用解热镇痛药,如何正确使用,在一些疾病状态下如何使用,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及处理等。下面让我们来具体了解。
一.了解儿童退热药物基本使用原则
1.2月龄以上儿童可采用退热剂,2月龄以下的婴儿,新生儿禁用解热镇痛药。
2.儿童体温大于等于38.2摄氏度且伴有明显不适时可采用退热剂
3.高热时推荐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不推荐安乃近,乙酰水杨酸,保泰松,吲哚美辛,阿司匹林,尼美舒利,氨基比林等其它药物作为退热剂应用于儿童。
4.反对使用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应用于儿童退热。
5.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联合或交替使用
6.不推荐解热镇痛药与含有解热镇痛药的复方感冒药合用。
二.了解对乙酰氨基酚的特点和推荐用法
1.体温下降时间:1-2个小时
起效时间:1小时以内
达峰时间:3-4小时
作用持续时间:4-6小时
2.适用年龄:2月龄及以上
3.给药途径:口服,栓剂
4.每次最大剂量:600mg或15mg/(kg.次),以两者中较低剂量为准。
5.每日最大剂量:2.0g或2岁以下60mg/(kg.d),2-12岁75mg/(kg.d),以两者中较低剂量为准。
6.不良反应:常规剂量下较少引起不良反应,偶见皮疹、荨麻疹、药物热及粒细胞减少;但长期大量用药会导致肝肾功能异常,甚至急性肝衰竭。此外,对乙酰氨基酚可能导致罕见严重的皮肤反应,包括致命的Stevens-Johnson 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
7.处理措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时应停药,并给予对症处理;发生急性中毒应给予乙酰半胱氨酸解救,根据病情给予相应处理。
三.了解布洛芬的特点和推荐用法:
1. 体温下降时间:1-2小时
起效时间:小于1小时
达峰时间:3-4小时
作用持续时间:6-8小时
2.适用年龄:6月龄及以上
3.给药途径:口服 ,栓剂 ,静脉
4.每次最大剂量:400mg或10mg/(kg.次),以两者中较低剂量为准。
5.每日最大剂量:2.4g或40mg/(kg.d),以两者中较低剂量为准
6.不良反应:一般为轻度的肠胃不适,偶有皮疹、耳鸣、头痛等,严重可引起消化道出血,亦有布洛芬引起急性肾损伤的报道
7.处理措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时应停药,如出现胃肠出血或溃疡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发生急性肾损伤时,应根据肾损伤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
四.了解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的禁忌症
(1)肝功能异常伴发热时可选用布洛芬。
(2)肾功能损伤中度及以上异常或肾功能不全患儿伴发热时禁用布洛芬,必要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
(3)布洛芬不用于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患儿的解热镇痛治疗,必要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
(4)出血性疾病患儿伴发热时,需权衡利弊,必要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等对凝血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
(5)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在G6PD缺乏症的患儿属禁忌。
(6) KD(川崎病)急性期应用大剂量阿司匹林抗炎治疗,无需使用其他解热镇痛药。
(7)不推荐在疫苗接种后预防性使用退热药。
(8)不推荐使用解热镇痛药治疗全身麻醉术后恶性高热、中枢性发热、外胚层发育不良。
(9)恶性肿瘤患儿解热镇痛药的使用需权衡利弊。
(10)哮喘患儿应在对其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后使用退热药。
五.了解退热药无效时的处理原则
1.退热药物使用后多在30~60 min体温开始下降,部分患儿如仍高热不退,亦不宜短期内重复使用退热药物,一般应间隔4 h以上;期间应重点关注病因的查找与治疗,辅以恰当的物理降温措施。
2.物理降温措施:
物理降温方式:温水外敷儿童额头,温水浴,减少穿着衣物,退热贴,风扇,降低室内温度等。
每一个孩子都是每一个家庭幸福的源泉,是祖国发展的希望。科普儿童合理应用退热药相关知识,是每一位医药工作者乃至医药专业学生应尽的责任。愿每一个孩子都能远离疾病,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陈志敏(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杜立中(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符州(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研究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高恒妙(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江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姜玉武(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恩梅(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研究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刘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刘翰旻(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刘小会(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毛萌(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秦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任晓旭(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申昆玲(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舒敏(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舒赛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万朝敏(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王晓玲(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吴小川(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徐保平(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殷菊(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俞蕙(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朱宗涵(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的合理用药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