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河流变成橙色,奇酸无比,阿拉斯加怎么了?

果壳自然
探索万物之美,守护自然的丰富、独特与永恒。
收藏

大家好,这里是环境小喇叭栏目的第11期。在这个栏目,你可以看到气候、污染、能源、农业等不同的议题,了解我们的环境最近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有什么样好消息和坏消息。

这一期,我们为大家搜罗了以下值得一看的环境研究和新闻:

气温飙升,墨西哥近百只猴子从树上坠落死亡

冻土融化,阿拉斯加河流遭受有毒金属污染

人类睾丸中检测出微塑料颗粒

汞污染挥之不去

中国是居民呼吸摄入微塑料最多的国家之一

循环利用建筑废弃物来生产水泥

气温飙升,墨西哥近百只猴子

从树上坠落死亡

天气越来越热,我们人类还能靠空调续命,但其他动物就没那么好运了。

随着气温飙升,生活在墨西哥的许多鬃毛吼猴(Alouatta palliata)相继出现中暑、脱水等状况,严重者甚至从二十米高的树上坠地死亡。一些猴子被当地居民送往兽医医院时,体温已经达到了43摄氏度

自5月16日到28日,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在墨西哥塔巴斯科州已经发现157只吼猴死亡。

图片

鬃毛吼猴是中美洲较为常见的一类猴子|AFP / Ezequiel Becerra

鬃毛吼猴虽然适应能力极强,但它面临的生存压力却在不断增大。

塔巴斯科州是墨西哥森林砍伐最为严重的州之一,随着该地区农田扩张,森林的面积不断缩小。伴随着近来破纪录的高温、火灾、森林砍伐,种种不利因素导致吼猴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吼猴第一次因高温出现大规模死亡了。2016年,尼加拉瓜的炎热天气也导致当地吼猴发生类似的悲剧。当时,科学家们预估至少有280只动物因高温死亡。不幸的是,只有少数动物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康复。

冻土融化,阿拉斯加河流遭受有毒金属污染

最近,发表在《通讯:地球与环境》(Communications: Earth and Environment)的一篇文章发现,气候变暖导致极地冻土解冻,大量有毒金属进入河流。目前,阿拉斯加已有数十条河流因污染变成了橙色

图片

位于北极之门国家公园内的河流已经遭受有毒金属的严重污染|Ken Hill/National Park Service

根据卫星图像发现,这些河流在2008年便已经出现了污染迹象,直到最近几年才被人们广泛观察到。研究人员对受污染的河流进行化学分析后发现,河水有着极强的酸性。水中锌、镍、铜、镉以及铁的含量都很高,其中铁元素正是导致河流呈橙色的主要原因

这些河流附近并没有矿山等金属丰富的来源,所以这些金属很可能是过去被密封在冻土层里,因全球变暖被释放到外界环境中的。科学家们表示,河流污染会对水中的食物网带来严重危害,也污染人类的食物来源;有毒的金属也可能流入人类饮用水水源,给人类用水带来灾害。

图片

变成橙色的污染河流|Ken Hill/National Park Service

人类睾丸中检测出微塑料颗粒

从土壤到海洋,从动物到人体,人们都检测到微塑料的存在。近日,一项发表在《毒理学》(Toxicological Sciences)的研究表明,在人类和狗的睾丸中也发现了微塑料的积聚,这些颗粒物恐将对生殖健康带来潜在影响。

图片

微塑料如今已经在全球泛滥|phtorxp/pixabay

研究人员检查了23名人类和47条狗的睾丸组织,发现狗平均每克睾丸组织含有122.63微克微塑料,而人类平均每克睾丸组织含有329.44微克微塑料。为了进一步分析睾丸中微塑料的成分,研究人员将所用的生物组织溶解后,对其中的固体进行了分离。结果发现,大部分塑料均为聚乙烯(PE),此外还有聚氯乙烯(PVC)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这些塑料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常见。

结合过去的实验数据,研究人员们还发现微塑料在睾丸中的含量甚至远高于胎盘中的含量,仅次于人们在大脑中检测到的含量。这些微塑料可能会阻碍精子的产生,扰乱睾丸的生理活动。同时,微塑料也是一些有毒物质的载体,对人体健康带来威胁。

汞污染挥之不去

20世纪中期,日本曾发生了世界闻名的水俣病事件。在疾病的影响下,人们会出现言语含糊、神志不清等症状,许多人患病后体重骤减,身高也逐渐萎缩……这是由慢性汞中毒导致的。

尽管如今,汞污染物的排放已经得到严格管控,人们也不再受到汞中毒的困扰,但这并不意味着汞污染彻底从我们身边消失了。近期,一篇发表在《生态毒理学 》(Ecotoxicology)的研究指出——事实上,汞污染仍悄悄泛滥于全球,在全世界鱼类和许多动物体内均有发现

图片

水生生物是汞污染的重灾区之一|ArtisticOperations/pixabay

在对已发表的文章和数据进行汇总后,研究人员们对100多个国家的汞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汞污染在全球海洋和淡水中普遍存在。不同物种体内汞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部分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体内的甲基汞含量极高,超过了人类的安全水平。此外,金枪鱼、旗鱼还有部分石斑鱼等鱼类的汞含量也较高,食用后可能对人体肾脏和大脑等造成健康危害。

中国是居民呼吸摄入微塑料最多的国家之一

清晨起来,打开窗户,迎接新鲜空气,可事实上,你的每一次呼吸可能都会将许多微塑料吸入体内。最近,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现有数据模型,对世界上共109个国家人均微塑料摄入量进行了统计分析,首次绘制了这些国家的微塑料摄入现状图。这能让人们了解不同地区微塑料污染的情况,采取更加针对性的措施减少微塑料污染。

图片

最新研究发现各类食物中都含有微塑料|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24). DOI: 10.1021/acs.est.4c00010

饮食和呼吸是摄入微塑料的主要途径。在不同地区,人们主要摄入微塑料的方式也存在差异。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居民,通过吃饭摄入的微塑料最多。人们每月平均能吃掉约15克微塑料,这与当地人的饮食结构息息相关。东南亚地区饮食以海鲜居多,而海洋中有大量的塑料垃圾,许多微塑料进入到食物链中,最终在人体内富集。

中国、英国、蒙古国等国家的居民,则是呼吸摄入微塑料最多。统计发现中国居民每月会吸入超过280万颗微塑料颗粒。因为城市发展迅速,道路交通更为繁忙,汽车轮胎磨损等现象更为频繁,导致大量微塑料颗粒被排放到大气中。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由于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的饮食多为精制谷物,谷物碾压、包装等过程也会产生大量微塑料,最终通过饮食进入到人体中。

循环利用建筑废弃物来生产水泥

水泥生产是全球碳排放的一大来源,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占人为排放总量的7.5%。其中,熟料制造的过程——即将石灰石、粘土等原材料混合物加热至 1450℃,再经冷却获得水泥半成品的过程,排放了水泥生产约90%的二氧化碳。面对全球减碳的大背景,熟料制造工艺的改良则成为了水泥生产实现绿色环保的重要环节。

图片

科学家们首次利用电弧炉生产水泥|Materials Processing Institute

为此,来自剑桥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创了一种生产水泥的新方法:循环利用建筑废弃物来生产水泥。将建筑废弃物与钢水等混合,并利用电弧炉一同加热处理,经冷却后便能得到再生的水泥生产原料。

过去,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寻找水泥替代品,以减少水泥的碳排放。如今,研究团队提出的新思路不仅成功实现了水泥生产的低碳排放,还减少了建筑行业废弃物的产生。不仅如此,若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对电弧炉供能,这种生产方法将使水泥生产真正实现净零排放。实验还发现,再生得到的水泥在性能上与传统生产的水泥并无较大差别,让新工艺广泛应用于现实成为可能。

作者:小小泽

编辑:黄线狭鳕

评论
臭皮匠心
庶吉士级
河流污染会对水中的食物网带来严重危害,也污染人类的食物来源;有毒的金属也可能流入人类饮用水水源,给人类用水带来灾害。我们应该加强水源保护,保证水源安全。
2024-06-06
演绎无限精彩!
大学士级
建筑废弃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实现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变废为宝,让建筑废弃物既“减量”又“增值”,让空气更加洁净。这样的创新举措值得期待!
2024-06-06
华科普
大学士级
关注环境变化,关注环境与人的相互影响,积极行动起来,为更好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努力!
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