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健康领域有许多广为流传的说法,说得多了许多人也就信了。但是,很多流言只是“听起来有理”,实际上并不符合科学事实。
6 月 7 日是世界食品安全日,我们整理了 8 条大家经常听到的食品安全相关流言,并一一进行解析。
1.空腹吃荔枝会得“荔枝病”
“荔枝病”确实存在,其症状是“空腹大量吃荔枝后出现低血糖”。目前医学上并没有完全研究明白荔枝病的发病机制以及荔枝的致病原因,但通过对大量发病过程的总结来看,空腹情况下大量吃荔枝,是致病的关键因素。
因此,其实荔枝还是可以放心吃的,适可而止一次别吃太多,吃荔枝前后吃点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垫垫底就可以。
2.高尿酸和痛风人群不能吃豆腐
这个说法的来源是“大豆含有大量嘌呤”,食用后转化为尿酸。
干大豆的嘌呤含量的确不低,但是人们很少直接吃干大豆。通常吃的豆腐等“豆制品”,是把大豆做成豆浆,再把豆浆进一步加工成豆腐和其他食品。
在这些加工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嘌呤会溶到水中而被丢弃。比如豆腐,嘌呤含量往往不到 70 毫克/100 克,而煮熟的大豆还不到 50 毫克/100 克。这些含量,跟西兰花、豌豆、菠菜、青椒、香蕉等蔬果差不多了。
还有一些研究探索过豆制品摄入量与痛风关系,没有发现食用豆制品跟高尿酸或者痛风相关。甚至还有研究显示,吃豆浆以及从豆浆进一步加工成的豆制品多的人群,高尿酸的风险反而要低一些。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会引发版权纠纷
3.常喝啤酒会喝出“啤酒肚”
许多喜欢喝啤酒的人出现了“啤酒肚”,于是大家认为“‘啤酒肚’是喝啤酒喝出来的”。
啤酒有点冤。
啤酒是麦芽汁发酵而来的,麦芽汁中含有大量的糖,不同的啤酒麦芽汁的糖含量相差很大,通常在 6%~20%之间。在啤酒标签上的 “麦汁浓度”“原麦汁浓度”“麦芽度”等指标,指的就是麦芽汁的糖含量。这些糖大部分发酵变成了酒精,酒精有热量,但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所以,啤酒确实比白酒的热量更高,但总体而言能够吸收的热量还是不算多的。
不过,喝啤酒往往伴随着吃烤串或者凉菜,吃下的食物很多,那部分热量才是大头。经常喝啤酒,也就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体重尤其是腹部脂肪,从而形成所谓的“啤酒肚”。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会引发版权纠纷
4.炸鸡里的激素会导致儿童性早熟
网上很多流言称:“现在的鸡肉里含有激素,会导致性早熟”。
其实,这种说法完全是想当然。速成鸡长得快,是因为鸡种优秀,可以高效地把饲料转化为肉。再加上营养全面均衡的配方饲料,以及最适合鸡生长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可以在 5 到 6 周的时间里从鸡仔长到出栏。这跟激素无关,法规上也不允许在养鸡中使用任何激素。
炸鸡会吸收大量的油,“高蛋白低脂肪”的鸡肉变成了“高脂肪高热量”的食品。从这个角度说,炸鸡确实应该控制食用的频率与量。但是,不管是鸡肉本身还是炸鸡食品,都不含有激素,也跟性早熟无关。
5.小龙虾长在污水里所以很脏
小龙虾的生存能力很强,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存活,但这不意味着它们就不喜欢洁净的环境,更不意味着它们在洁净的环境中就长不好。现在市场上的小龙虾基本都是人工养殖,养殖的核心就是提供尽可能洁净的环境和良好的饲料,让它们长得又快又大。
2016 年南京大学黄成副教授带学生们做过两个实验。第一个实验是把 100 只小龙虾放在一个洞穴,里面是正常河水。另一个洞穴里一边清水,一边污水。结果约 80 只会跑到清水里,20 只跑到污水里,然后有 5 只退出来跑到清水里。多次实验,结果大致一样。第二个实验是给小龙虾喂食新鲜肉和腐臭肉,结果绝大多数小龙虾都会选择吃新鲜肉。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会引发版权纠纷
6.面条能点燃说明添加了胶
首先,面条是由蛋白质和淀粉组成的。它们都是有机物,只要达到了燃点、与空气充分接触,就能够燃烧。通常面条的表面积有限,燃烧时很难充分燃烧,于是会留下炭黑。尤其是如果面条不够干,那么就不容易点燃。但只要坚持与火接触,面条会脱水变干,最后也会被点燃。胶是有机物,也可以燃烧。也就是说,不管加不加胶,面条都可以点燃。
其次,有一些面制品中确实会加入改性成分,比如一些胶。食品胶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从营养角度来说通常是膳食纤维。它们的加入,对于安全与健康都没有不利影响,只是改善面制品的口感而已。
7.适量饮酒有助健康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是酒行业以及喝酒爱好者经常说的话,但这是曲解了科学证据和饮食指南。
从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来看,“适量饮酒”的人群比“完全不饮酒”和“大量饮酒”的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要低一些。但是,人体健康并不仅仅只有心血管健康。有大量的数据显示:只要饮酒,就会增加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不存在所谓的“适量”。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以酒精量计算,成年人如饮酒,一天最大饮酒的酒精量建议不超过 15 g,任何形式的酒精对人体健康都无益处。
8.冬天喝酒可以御寒
“喝酒御寒”是一种假象。
在寒冷的环境中,人的体表温度会下降,降到 20°C 左右体表毛细血管会被关闭,以保证血液充分供应心脏等核心器官。换句话说,停止体表产热觉得“冷”,是人体面对寒冷的一种自动保护。
喝酒之后毛细血管扩张,会有更多的血液流到体表,让人觉得“暖和”。但这使得人体散热更快,并给大脑以错误的信息,以为人体需要“散热”而不是“减少热量散失”。这种错误信息会加快血液到体表的流动,甚至出汗来增加散热。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挽救措施,可能导致失温而死亡。
策划制作
作者丨云无心 食品工程博士 科普作家
审核丨张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博士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策划丨钟艳平
责编丨钟艳平
审校丨徐来 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