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空调、西瓜、电视成为不少人的夏日必备三件套。现代生活的便利赋予人们在酷暑中的阴凉,但是在空调等尚未发明的古代,古人又是如何度过高温天气呢?实际上,他们的消暑小妙招一点都不“落后”,衣食住行处处都有讲究。
1、夏日衣衫薄
古人防暑降温的方法,首当其冲的便是在穿着上做文章。繁复厚重的服饰显然不适合夏季,因此古人随着季节的转换,会有规律的换穿面料不同的服装,故李清照有“乍试夹衫金缕缝”的诗句。
大约从南北朝时期开始,端午节这一天固定成为全社会集体换穿夏季服装的日子。古人的夏服所用的面料很是讲究,要做到透气、透汗,因此蚕丝织成的纱和罗成为上选。
在唐宋时代,利用纱、罗裁成的夏季服装有个专称——“生衣”,其他三季所穿为“熟衣”。
生衣与熟衣的加工程序有所不同,熟衣采用绫、绮等厚实织物,要刷上粉浆,再用石杵反复捣打。经过这种处理,织物更会变得经纬紧密、厚而不透风、质地结实、不易脱丝,做成衣服也就更为保暖,并更耐磨耗。相反,生衣免去了捣练的环节,经纬较为稀疏,形成透气的孔眼,因此散热的性能良好。
白居易说“浅色縠衫轻似雾,纺花纱袴薄于云”,可见古人夏日穿得很是清凉,长衫与裤子都是采用丝织的轻纱。
2、夏日冰果甜
许多人的暑期童年回忆中,都有这样一个场景,家长捞起浸泡在井中冰凉的西瓜,吃上一口,暑气仿佛瞬间消散而去。
实际上,这种沉李浮瓜的消暑妙计古来有之。曹丕有诗云:“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说的就是天热时,把瓜果用冷水浸后食用。
同时,古代的冰饮也是消暑美食之一,宋朝就已出售冷饮,诗云:“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而且宋代冷饮的种类很是丰富,已经有冰糖、冰雪、冰元子、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酸梅汤等。
元代之后,冷饮品种更是剧增,像《红楼梦》中出现的玫瑰露、木樨露、玫瑰卤子汤等。瓜果凉茶、夏日品茗,皆是古人在“夏日之食”上做的文章。
3、夏日寻凉处
在住的方面,古人的避暑妙招就更丰富了。
于三伏天寻一处幽静清凉处常住,可谓人间快事。古人爱在水边纳凉,孟浩然就用诗歌描写了他夜晚乘凉的故事:“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缅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古人在水边纳凉还往往与赏荷结合起来,“大暑赏荷”更是古人过三伏天的习惯,避暑的同时又风雅。
“浸伏”也是一种纳凉风俗:三伏天要到江河里洗冷水浴,祛除暑气热毒,以少生疮疖和热病。亲水以消暑热,可谓古人的智慧。
不过,要说最凉爽的住处还得是凉屋,这种在唐代出现的房子一般临水而建,采用类似水车方式推动扇轮摇转,将凉气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机械将水传到屋顶,然后沿檐而下,如此往来,屋内很快就凉爽了。
到了明代,凉屋更为完善高明,有文为证: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
4、夏日冰为伴
说到古人夏季的必需品,其实还是冰,特别是宫廷官府、帝王将相、豪门贵胄之家,消暑良计就是利用冰块降温。
而且3000多年前,古人就懂得冬冰夏用。他们在冬季储存冰块,深凿井洞,把冰放在其中,再以土厚掩。待到夏季,取出降暑。《周礼》中还提到“冰鉴”,即古代的冰箱。冰鉴类似内部中空的盒子,把冰放在其中,再把食物放在冰中间,用来保鲜。
唐朝末年,人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出硝石,发现它溶于水中会吸收很多热量,从而使其结冰,便开始人工制冰。
当然,古代最接地气、最大众化的防暑秘招,那必然是扇子。古时,扇子被称为“摇风”,多用竹篾编成。它还有一个极其可爱的名字——“凉友”。
轻轻一扇,清风徐来,是不论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可拥有的消暑神器。汉代的贵族之家还流行一种“人工风扇”,“又作七轮扇,七轮大皆径尺,递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
今天就分享到这啦,古人的消暑秘籍你都了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