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时报记者 张盖伦
全国高考已经落下帷幕,大部分省份的高考分数将在6月下旬出炉。届时,另一场考试就来了——“填志愿”。
有一种说法,叫“考得好不如报得好”。不过,在高考政策解读专家娄雷看来,这种说法太夸张了——分数才是志愿填报的基础。当然,在分数接近、位次相当的情况下,志愿填报就变得重要了。
2024年,又有7个省份进入了“新高考”行列。在实行“新高考”的地区,填报志愿所需要的信息更为庞杂。文理不分科,不分所谓的“一本”“二本”,志愿做到真正平行,有的地区甚至能填报112个志愿。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工具辅助志愿填报,几乎是一种必然选择。
6月13日,在一场高考信息服务媒体沟通会上,一家企业介绍说,考生只需输入一些基本情况,加上自身所在省份、考试成绩和考试位次,系统就能自动生成一套不同梯度的志愿填报方案,在此基础之上,还可以为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进一步筛选。
记者发现,通过搜索引擎搜索“AI填志愿入口”这一关键词,可以批量找到诸如蜻蜓志愿、有途教育、高考志愿AI智能规划系统、新高考、掌上高考等高考志愿填报工具。
浙江省宁波中学原校长,浙江省物理特级教师李永培指出,随着高考志愿选择范围进一步扩大,对家长和考生信息获取能力的要求其实越来越高,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适配性也越来越重要。要高效获取信息,就需要用好工具。比如通过人工智能(AI)了解院校排名,了解自己选择的科目能够报考哪些学校的哪些专业,了解不同学校的专业特色等。“高考信息服务产品可以是工具箱,也可以是咨询师。”李永培说。
不过,AI只是辅助。相关产品提供商要做的是确保数据的权威、准确,降低产品的使用门槛,给用户好的体验。夸克高考产品负责人夏雅曈强调,要用好人工智能,家长和考生也需要对高考政策、就业市场有基本了解,考生也要对自己的兴趣所在和未来方向有基本规划。“在填志愿时,人工智能可以是信息整理员、数据分析员、报考参谋员,但是最终如何选择,还是要靠家长和考生自己拍板。”夏雅曈说。
不仅是AI工具,即使是市面上关注度颇高且收费不菲的“一对一志愿服务”,也同样无法代替家长和学生作决策。娄雷认为,无论是多么资深的专家,不花足够的时间了解考生,其实没有办法为考生提供最适配的志愿填报咨询服务;而且,一般专家也没有精力在短时间内为多位考生提供高质量的志愿规划。
教育部“阳光高考”在给考生和家长的志愿填报建议中指出,填报志愿,要准确定位,注意梯度;根据个人意愿,综合考虑院校性质、地域,以及对专业的兴趣喜欢程度等因素;尽量填报服从专业调剂(院校专业组);而且一定要认真研读高校招生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