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失信医疗》读书会在北大医学部举办

科普中国资源服务号
科普中国资源服务号,科普中国旗下的科普号
收藏

6月7日下午,《失信医疗:对美国卫生保健体系的反思》读书会在北京大学淑范医学图书馆二层报告厅举办。《失信医疗》译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前副院长罗伯特·M.卡普兰的英文著述More than Medicine: The Broken Promise of American Health,译者为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博士梁佳媛。此书揭示了美国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的高水平和持续高增长的资金投入与全民健康现实存在巨大反差的矛盾现状,深度反思了美国现代生物医学研究和卫生保健模式的弊端,以科学精神深入探讨了国民健康与卫生保健间的关系。多位专家学者、师生、书友到场共同交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韩启德,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副司长邢若齐,原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员会副主委、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系主任吴明,北京大学全球卫生研究院院长、世界卫生组织前助理总干事任明辉,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国发院博雅特聘教授刘国恩,深圳理工大学流行病学讲席教授唐金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阚宁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魏晓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主任医师薄世宁,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助理教授、副研究员傅虹桥,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副研究员徐进,《失信医疗》译者、北京大学博士生梁佳媛出席参加。读书会由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馆长张卫光主持。

译者梁佳媛以“东隅·桑榆”为题展开叙述,渐进式分享了译书过程中自身心路历程的微妙变化。作为一本人文社会视角的医学类译著,此书通过反思当代美国医学理论认知与临床实践体系中的弊端,对美国大众所理解的“健康”概念提出质疑。随着对书中思想认知的不断深化,梁佳媛逐步意识到,健康状态无法单纯依托医疗手段来得到保障,从更本质上讲,健康取决于个体的良好行为习惯与保健意识;译者将这种认知贯穿于日常生活中,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自身身体素质。梁佳媛认为,该书内含着深切的社会与人文关怀,书中的理论思想与认知观点,启发并引导着国内各阶层各领域的读者,从美国医疗卫生的案例中汲取经验,从而以更为多元的视角考察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现行模式,并提出合理的规划发展建议,进而引导社会大众共同向着“健康中国”的理想目标加速迈进。

阚宁辉介绍了《失信医疗》的出版情况。这本书在2023年7月正式出版后,受到媒体的热切关注,包括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健康报、赛先生、知识分子等媒体都对其进行了推广和报道,并入选了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当季影响力书单,并在豆瓣读书获得9.7的高分。阚宁辉希望通过本次读书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扩大医学科普优秀图书的社会影响力,让科学的健康理念传播给更多的读者。

薄世宁分享了作为一名临床医生读过此书后的感受。《失信医疗》的作者卡普兰作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前副院长,从更宏观的层面谈论了有关“过度医疗”的话题,这也引起了中国医疗从业者对于医疗体系的反思。当前中国医院各个科室都在尽量追求专科疾病的“治愈”,缺少全科资源的整合,而人是一个整体,单纯治疗某一个器官的疾病,对于一个人的均预期寿命增长或许贡献不大。当所有的医疗研发都在追求治愈时,就构成了一个悖论:即医学快速发展,生存质量和死亡质量反而变低。几乎所有人都会把死亡当成失败,但却往往忘记,其实死亡本身也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有价还是无价,值得每个人深思。

刘国恩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对《失信医疗》进行了解读。本书进行了很多事实观察,从美国的医生薪酬、医生尊重度、医药研发投入、医疗可及性以及医疗费用等方面,总结为美国医疗卫生“五高”的特征,并据此提出应该更全面看待和评价美国医疗服务体系的成本-回报问题。刘国恩高度认同书中最后部分花了大量篇幅讨论的议题,即人的健康水平不完全、甚至不是决定性地取决于医疗技术。无独有偶,中国也在2016年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我们自己应当作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个人的行为生活方式,越来越占据了决定健康50%以上的程度。这些则是大众更应该关注的内容。

柯杨针对《失信医疗》的解读集中在两个方面,认为该书对我们的启示,其一,是一种面对复杂问题、例如医疗的投入产出分析以生命问题、疾病问题的“概率因果”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单一因果”的思维方式;其二,则是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对健康的决定作用。生命是一种复杂系统。医学研究很重要,但它需要大量的积累,同时,除还原因果的研究,还要有通过人群进行的概率因果的研究。许多研究成果使人们对复杂问题的认识提高了,但不等同于能直接应用到临床,绝大多数的疾病,70%以上都是复杂因果。人类进化出多器官,各个器官互相作用,且个体差异很大,以及微观层面分子作用机制的复杂性并不能保证所有的研究能直接马上用到临床。然而医学在中国,常被划分为理科,让人自觉不自觉地认为高科技能解决医学所有问题。其实,健康决定因素具有多层的复杂性,围绕遗传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个人行为、公共卫生、全科医疗、专科医疗逐层递进构建起的医疗体系,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对个人来说,生活行为对健康也发挥着很大作用。

唐金陵表示,《失信医疗》的英文标题“The broken promise of American health”,表达的是对健康的承诺没有兑现;而解决这个问题的结论则是“Health is more than medicine”。健康不仅仅是医学问题,这是本书的核心。本书作者说,现代医疗非常强大,也正因为此,人们往往忽略了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即社会因素、个人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也包括一个社会组织医疗服务的体系和机制。50%以上的人类健康是由这些因素决定的。但是,在生物医学模式主导下,我们押注的是生物医学实验室研究,是个体病人的诊断和治疗。个体病人的诊治无疑是必要的,但其活动容易产生医疗不公平,也容易让商业利益介入,扭曲医疗服务的性质。相反,从社会决定因素解决健康问题,采取的往往是群体的、社会的措施,如控制大气污染、全民医保、基本医疗服务等,不仅与预防有关,也与病人的诊治有关,而且社会措施是利他性的,人人都可从中获益。因此作者强调,要更好地解决人类的健康问题,需要大大加强对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研究和干预,使其能与医疗活动和谐公共舞,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任明辉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体会,认为美国能够批判看待国家卫生服务体系,这种批判和分析其实对其他国家、乃至对全球的卫生体制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启发。同样,这本书带给人的更多启示,是如何理解健康,以及解决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并为此提供大量的实证。正如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所明确的,健康并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机体的完美状态,而是包括心理、精神,以及与社会的良好状态,特别是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包容。教育、住房、性别平等、居民就业、工作和保障、以及社会的包容性和非歧视和整个社会的结构性冲突,这些都是影响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应该值得现代中国更多的关注。这本书让人们意识到,医学并不仅仅是要研发出更多新的产品,而是需要更加全社会、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和策略,使健康能够真正被获得。

吴明从《失信医疗》对健康的挑战谈起。医学研究和临床服务的目的是帮助患者战胜疾病、改善健康,但在改善健康的同时也在挑战健康,正如书中所言,一些诊治措施是无效的,一些是不必要的,甚至一些还会有损于健康,但在这些方面却占用了大量资源,影响到其它有健康改善方面(如预防)的投入。这些问题在我国也大量存在。我们需要进行系统反思,为什么为了改善健康的医疗很多时候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对健康改善形成新的挑战、成为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结果社会还要再投入更多的资源去应对这些挑战。背后的原因是体制机制问题,是体系、机制的不协同,而体系、机制不协同的背后是政策的不协同,政策不协同的背后是治理的不协同。这些问题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系统的设计、系统的应对,“以合理的成本增进健康”。

邢若齐结合书中内容,指出当前我国的医疗保障面临的压力和挑战,相较于美国可能更大:过去十年间,二级及以上医院的门诊就诊人数持续增加,同时老龄化程度快速加剧,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老年速度最快、养老服务任务最重的国家之一。做好基层医疗和初级卫生保健,通过分级诊疗解决就近就医问题,实现区域整体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保障患者健康利益的最大化,是我国努力的方向。

黄心宇以“扬长避短、因地制宜、步步为赢”三个关键词,来概括美国医疗体系对我国的启示。近些年来,中国的卫生体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相对较低的医疗卫生总费用和医保基金支出较好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健康,这是我们的现实优势。中国自身的国情特点,决定了医疗事业不能像美国一样成为一个高投入、高价格、高利润的医疗产业。医疗领域的问题,很多情况下是社会问题、心理问题,也是经济问题。从美国的医疗体制来反思,仅仅依靠新的医疗技术和药品不能整体改善健康状况,而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健康素质的提升,则对整个社会健康水平提升具有更大的帮助。

在嘉宾分享之外,读书会还特别设置圆桌论坛环节,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助理教授傅虹桥,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徐进,北大肿瘤医院21级博士生李晖,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系21级硕士刘家硕围绕书中内容共同进行讨论。傅虹桥表示,美国医疗的问题其实是一社会的体制的综合产物,短期之内很难解决,中国的医疗改革或中国未来卫生体系的发展,应当有所借鉴。徐进表示,美国以全球4%的人口消耗了全球40%的卫生费用,但既没实现全民医保,也没达到好的健康水平,本书从医学学科发展切入剖析原因,视角新颖、论证翔实,值得不同学科的青年学者参考借鉴,共同推动建设“健康中国”所需要的健康相关跨学科研究。李辉表示,开展生物医学研究,应以多学科研究同步开展的模式为基础前提,从事医学科研的研究生,应当多关注真实世界的患者、大数据以及公共数据库。刘家硕表示此书关于医疗保健系统和卫生政策相关的内容极具启发性和实用性。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韩启德对读书会进行总结,表示健康的决定性因素并非仅是医学与医疗,经济状况、社会生活水平和个人健康观念的提升才是关键所在。这本书对美国医学科研中的浮躁现象和过度医疗的表现形式等做出了深刻的分析,也对美国的医药卫生事业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我国的医疗发展应当借鉴美国的经验与启示,立足更大的战略层面,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大国、发展不均衡的现实情况,在治理模式、医药卫生、健康保障方面找到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体现了正确的战略方针。阅读这本书,对照美国和我国当前的现实,相信会帮助读者对中央决策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能从不同角度收获不同的体会。

文字:陈雪霁

图片:北京大学医学部图书馆

评论
科普中国有我们
庶吉士级
提出合理的规划发展建议,进而引导社会大众共同向着“健康中国”的理想目标加速迈进。
202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