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想不到吧!地沟油成了环保香饽饽|博览日报

中国科普博览
中国科协、中科院携手“互联网+科普”平台,深耕科普内容创作
收藏

想不到吧!地沟油成了环保香饽饽

地沟油,一度被视为餐饮业的废弃物,因其对食品安全和环境的危害而饱受诟病。然而,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地沟油开始“变身”成为航空燃油,这一转变不仅提供了一种处理地沟油的环保方式,还为航空业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燃料选择。

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油的过程主要依赖于生物质转化技术,即将废弃油脂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为高质量的燃料。具体而言,这一过程通常包括原料预处理、催化加氢、异构化和分离纯化等步骤。

不过这一转化过程成本不低,大概是普通航空燃油的3倍多。如果单从这方面考虑,这还真不是一笔划算的“生意”,但是这却能使碳排放量减少一半以上。

有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航空燃油年消费量约3000万吨,若全部以生物航空燃油替代,一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5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5亿棵,或者超过3000万辆轿车停开一年。这样一看,这笔“生态账”还是非常值得的。

微信图片_20240621135046_副本.jpg

冰镇后的西瓜更甜了?

还真不是错觉!

西瓜中的糖以果糖为主,而果糖的甜度与温度有很大关系。40℃以下时,温度越低,果糖甜度越高,最高可达蔗糖的1.73倍。

具体来说,果糖具有两种分子构型:α型和β型,α果糖的甜度只有β果糖的33%,在低温下,两者的平衡向β果糖方向移动,因此甜度增大。除了西瓜,像苹果、梨、荔枝等大多数水果在冰过之后会更甜,也是因为它们都含有果糖,然而像柑橘、桃子、杏这类的水果,因含有的是蔗糖,所以在冷藏过后它们的甜度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有时候买到特别大个的西瓜一天吃不完,那冷藏起来不是正好吗?不过,放入冰箱进行冷藏的西瓜最好不要超过24小时。当把冰箱里的西瓜拿出来吃的时候,可以先将表面大约1厘米厚的部分切除掉。如果产生异味的话,就一定要扔掉了。

打开后的西瓜不适合长久放置,不过要是保存方式恰当,隔夜的西瓜也是能够放心食用的。切开的西瓜在常温状态下通常最多只能放置4个小时,及时进行冷藏会比较安全。此外,西瓜最好使用干净的保鲜膜予以覆盖,让西瓜表面尽可能处于密封状态。

微信图片_20240621135314.jpg

图片来源:pixabay

实验动物延寿12%至35%!

我国科学家捕获新长寿基因

近日,浙江大学联合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科研团队另辟蹊径,在昆虫核基因组中发现了与线粒体协同演化的基因,其中一个,不仅能影响线粒体本身形态的生长,还能够显著延长昆虫和线虫的寿命。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工厂,与衰老过程紧密相关。随着年龄增长,线粒体功能逐渐下降,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此次研究团队将研究重点放在了与线粒体协同演化的细胞核基因上。

团队发现了75个核基因与线粒体基因展现出显著的协同演化模式。这些基因与衰老、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CG11837基因,其活力与动物寿命正相关。实验证明,降低该基因活力会缩短动物寿命,而激活该基因则能显著延长果蝇和线虫的寿命,提升人类细胞的抗衰老能力。

这项研究不仅在科学上具有重大意义,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CG11837基因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有望延长人类健康寿命。此外,该基因还可作为控制农业害虫的新靶点,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实现环境友好的绿色防控。在公共卫生领域,通过干扰该基因表达来缩短疾病传播媒介的寿命,降低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飞机上,

还是别用喝酒来追求松弛感了......

部分航空公司会在飞行过程中向旅客提供酒精饮料。一些旅客会选择小酌一杯,帮助自己在长途旅行中放松。

不过,近日一项研究发现,在高空飞行时,酒精与机舱低压的结合可能会使乘客血液中的氧气含量降低,提高心率,为乘客的心脏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科学家让48名18岁至40岁之间的参与者进入模拟海平面或巡航高度(海平面以上2438米)客舱的压力室中,让他们在饮酒后入睡,并持续监测其睡眠周期、血氧饱和度和心率。

研究发现,摄入酒精与客舱内氧分压下降相结合,会导致血氧饱和度平均下降至85%,心率增加至88次/分,突破了临床健康标准。相比之下,仅喝酒或是仅处于高空机舱气压下,平均血氧饱和度则可以维持在95%左右。同时,在低压环境下饮酒的参与者的深度睡眠(N3)和快速眼动(REM)周期也显著缩短。

据统计,心脏病在机上紧急医疗事件中的占比为7%,科学家建议机组人员等相关从业者应谨慎考虑在飞机上提供酒精饮料。

微信图片_20240621135402.jpg

图片来源:veer图库

人造卫星可能威胁臭氧洞恢复

为满足全球互联网覆盖的需求,SpaceX、亚马逊等公司向近地轨道发射了众多人造卫星。但这些卫星寿命很短,只有约5年,之后公司就必须发射更多的替代卫星来维持互联网。而那些寿终正寝的人造卫星很可能落入地球大气层并烧毁,然后留下微小的氧化铝颗粒。但这些人造卫星产生的污染物对高层大气的影响很少受到关注。

近日,一项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快报》的研究证实,这些氧化物颗粒会侵蚀地球的臭氧层,并且数量在2016年至2022年间增加了8倍,并将随着近地轨道上卫星数量的激增而继续积累。

为更准确地了解人造卫星重返大气层时造成的污染,研究人员对卫星材料的化学成分与化学键做了建模。研究发现,2022年,再入大气层的卫星使大气层中的铝含量比自然水平增加了29.5%。

模型显示,一颗典型的250千克重的卫星中有约30%的质量来自铝,在它再入大气层时将产生约30千克的氧化铝纳米颗粒(尺寸在1~100纳米)。这些颗粒大部分产生于地球大气的中间层(距地表50~85千米),之后它们需要近30年的时间沉积到平流层高度(距地表10~50千米),而地球约90%的臭氧都位于这里。这项研究表明,氧化铝颗粒的意外增长可能会在未来几十年内阻碍臭氧空洞的恢复。

微信图片_20240621135422.jpg

图片来源:pixabay

内容综合自中国科普博览微博、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力学科普、数字北京科学中心、中国科学报、环球科学

本文首发于中国科普博览(kepubolan)转载请注明公众号出处

评论
演绎无限精彩!
大学士级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地沟油被赋予了全新的价值,华丽变身生物柴油。这种被放错场合的“宝贝”却开始凤凰涅槃,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2024-06-21
科普中国●yling
进士级
捕获新长寿基因的研究不仅在科学的角度有重大意义,还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通过影响基因还可降低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2024-06-21
聪明的小学生
太傅级
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油的过程主要依赖于生物质转化技术,即将废弃油脂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为高质量的燃料。
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