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仁开,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线上线下多渠道传播科学知识、展示科技成就,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科普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浓郁全社会创新文化氛围的基础性工作,关乎国家发展和民族兴盛。作为专业领域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各类学会、协会、研究会(以下统称“学会”,主要包括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学会)等科技社团具有特定的组织和人才优势,是科普工作的重要社会力量,也是推动新时代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生力军。长期以来,在政府扶持和全社会共同支持下,我国学会科普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为推动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我国正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对包括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构建现代科技文明等在内的科技现代化提出了迫切需求。作为科技类社会组织,学会应把科普作为重要社会责任,着力提升科普工作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化科普服务体系,以高质量科普引领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一、新时代对学会科普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做好科普工作是学会的重要职能,是学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也是包括学会在内的各类科协组织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提出“有关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要根据工作对象特点,在各自领域开展科普宣传教育”。一流学会必须要有一流科普,科普不仅是学会主要的业务工作,更是学会不断提升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的重要抓手。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在新时代国家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格局中,学会科普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具有独特意义。
1.推动科普科创两翼齐飞、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要求
作为科技型学会,科普与学术都是学会的本质功能,开展科学普及就如同繁荣学术交流,都是学会的核心使命。学会通过组织所属学科或专业(行业)领域的科技工作者通过多种形式和方式开展科普工作,一方面,可以向社会公众普及本学科或专业(行业)领域的前沿科技知识,从而推动优质科技资源的科普化;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全社会对本学科、本专业(行业)的认识、理解和认同,从而反过来促进学科、专业的发展,助力学科繁荣和科技创新,实现科普科创两翼齐飞、协同融合。
2.构建社会化科普服务体系、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客观需要
科普社会化是现代科普发展的普遍趋势,只有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构建政府引导、社会主体的社会化科普服务体系,才能推动科普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科普主体中,以科技性、学术性为特质的学会无疑最具优势,是促进科普社会化、构建社会化科普服务体系的关键主体和重要一环。学会通过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组织网络优势,整合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的科技资源开展科普工作,对创新现代科普发展模式、促进科普发展多元化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是持续完善科普工作体系、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举措。
3.增强学会吸引力影响力、建设现代化科技社团的本质要求
组织本学科、专业(行业)领域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工作,为社会公众提供专业化精准化服务,是学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学会推动科技惠民、科普益民的重要体现。一方面,学会科普是团结凝聚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平台,可以为科技工作者展现自我、服务社会创造机会,在帮助科技工作者实现自我价值、社会价值过程中增强学会对科技工作者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学会科普是扩大学会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渠道,学会通过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工作,可以让社会各界认识和了解本学会、本学科、本专业(行业),从而扩大学会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有利于增强学会的综合实力,促进学会持续发展并为打造现代化科技社团奠定基础。
二、学会科普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会科普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各级学会组织通过培育品牌科普活动、搭建科普工作平台、集聚科普工作队伍、建设科普阵地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在团结服务科技工作者促进科技创新、开展科学普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我国持续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但是,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要求,囿于学会组织的能力、资源和条件局限,我国学会科普高质量发展还面临一些障碍和困难,突出表现为科普服务能力不强、特色科普品牌不多、科普工作机制不优、学会科普发展的社会生态亟需培育等。
1.科普能力不强
科学普及与学术交流一样,都是学会的主要职责,但一些学会对科普工作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学术交流,对加强科普能力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同时,由于缺乏经费、物质和专职专业队伍等强有力的保障,多数学会将其丰富的科技、学术资源转化成科普服务能力的途径单一、方法有限,科普表达形式与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公众对前沿科技知识的权威性、趣味性、科学性和及时性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多数学会的科普创作能力有限,难以创作出原创性、特色化、真正具有较好市场认可度和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秀科普作品。
2.科普投入不足
经费和人力的投入是推动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但经费不足、专职人员缺乏始终是困扰许多学会开展科普工作的重要障碍。在人力投入方面,学会虽然是学科领域专家汇聚之所,“人才荟萃”却“各有其主”,大部分学会都缺乏专职工作人员,投入科普工作的专职人员则更少。在经费投入方面,大部分学会自身盈利能力较差,自主投入科普的经费有限,再加上与科研项目相比,科普项目申报的途径相对缺乏,学会通过竞争争取政府管理部门或科协组织的科普经费也相对较少,使得大部分学会的科普工作缺乏稳定的经费保障。科普经费不足和专职专业人手不够导致学会开展科普活动的短期行为较多,内部发展动力不足,许多科普工作只能“看菜下饭”,而难以根据自身的专业学科优势久久为功培育品牌。
3.工作机制不优
科普工作机制不健全也是制约学会科普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组织机制方面,许多学会特别是一些省级、地市级学会尚未建立专门的科普工作机构,对科普工作缺乏总体长远的谋划和规划。在考核激励机制方面,虽然绝大多数学会都在开展科普工作,一些学会还设立了“科学开放日”等经常性活动,但缺乏必要的内部考核和激励奖励制度。科普活动“搞完了就完了”,对“活动效果如何”,则没有进行跟踪评估或反馈。一些学会也大力鼓励和组织分支机构、专委会等开展科普工作,但对专委会等分支机构的科普业务缺乏相应的指导、评估和激励,学科专家和科技人员从事科普的积极性主动性未能有效发挥,从而使得科普工作“年年做”,科普能力却“原地踏步”。
4.发展生态不佳
从整个国家和社会大环境来看,我国社会化大科普的浓厚氛围尚未形成,学会科普高质量发展的宏观生态存在一些“瑕疵”。当前,我国科普事业总体上仍处于政府主导阶段,科普社会化市场化程度尚需提高,学会等社会组织从事科普工作的友好环境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其一,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工作的动力和能力都需要提升。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研考核和绩效评价方面“重创新、轻普及”,使得科研人员不敢、不愿或没有时间从事科普工作。其二,科技创新资源科普转化的机制不完善,科研项目管理中缺乏促进成果科普化的针对性措施,大多数科研项目没有对科普工作的任务、职责进行明确要求,项目立项的时候一般没有用于科普的预算。其三,政府管理部门对学会等社会组织开展科普工作的支持性政策相对比较缺乏,目前从国家到地方,专门支持学会等社会组织开展科普工作的政策几近空白,为了获得经费支持,学会在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竞争中明显处于“下风”,同时由于学会科普工作需要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工作者,这种竞争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会的中立地位和平台功能,使得学会作为科学共同体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大打折扣。
三、“六位一体”推进学会科普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持续推动学会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要牢牢把握“一流学会必须要有一流科普”的新时代使命,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特色导向,以能力提升和机制建设为重点,加快突破制约学会科普发展的瓶颈障碍,引导和支持学会建立健全品牌、平台、队伍、专项、奖励、阵地“六位一体”的高质量科普服务体系,让高质量科普赋能现代化科技社团建设、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1.着力培育美誉度科普特色品牌
特色品牌是学会科普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所在。政府管理部门和各级科协组织应设立和实施学会科普品牌培育计划,支持学会结合重大科技事件、重要科研成果、重要时间节点和社会热点焦点难点,开展科普宣传;引导和鼓励学会以科普活动和科普内容开发为重点,结合自身学科、专业(行业)优势,着力培育科普特色品牌。
一是培育有影响、成品牌的特色科普活动。学会应积极参与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国家和所在地区的重大科普活动,同时围绕所在学科、专业(行业)领域的纪念日、活动周等重要节日,围绕时事热点,结合学会自身特色与资源优势,开展专题性科普活动。组织科技工作者以科普讲座、科技咨询、科普展教、科普创作等形式,开展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科普活动,打造具有学科特色、专业(行业)特点的品牌活动。
二是打造有水平、上档次的精品内容作品。学会应持续提升科普原创能力,不断推出精品科普作品。面向学科和技术前沿,聚焦社会公众需求、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要求,汇聚融合本专业(行业)、本学科领域科技传播资源,加强精品内容生产,积极创作形式多样、百姓喜欢的科普作品。加强与专业科普机构、传媒机构等的合作,积极开展前沿科技、重大成果的科技资源科普化,将最新科技知识和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推向公众、推到社会,增进公众对科技发展的了解和支持,积极营造崇尚创新和科学理性的社会氛围。
2.加快构建多层次科普宣传平台
优质科普内容知识也须通过合适的途径和方式进行传播,才能真正产生积极效应。学会应加强科普宣传方式、载体和渠道的建设,打造线上线下结合、传统新兴融合的学会科普工作平台,形成渗透性科普传播网络和多层次宣传格局。
第一,构建具有学会特色的全媒体宣传平台。强化“互联网+”思维,着力培育和打造“互联网+科普”品牌,搭建网站、期刊、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账号等多样化传播平台,定期向公众推送科普内容,实现科普宣传线上线下配合、虚拟与现实结合,拓展科普覆盖面。
第二,拓展主流媒体宣传。强化与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的深度合作,扩大传播领域,为科技工作者搭建更多的科普服务和展示平台,宣传展示年度科普人物和科普作品。加强科普传播协作,围绕公众关注的科学热点、社会焦点问题,回应公众关切,及时解疑释惑。
第三,加强应急科普平台建设。结合所在专业(行业)和学科特点,储备和传播优质应急科普内容资源。建立突发科技事件的快速反应工作机制,强化科学传播动员能力,组织本领域、本专业(行业)科技工作者围绕公共事件、科学事件、突发情况等及时发声。
第四,搭建国内外合作交流平台。积极开展学科领域内以及跨领域的交流合作,联合科技创新机构、媒体机构等各类组织共同开展科技传播。充分利用国际、港澳台、“一带一路”交流合作机制,广泛开展科普国际交流合作,传递科普价值,讲好中国故事。
3.持续打造专业化科普工作队伍
科技工作者是学会做好科普工作的最大的资源优势。学会应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之家的组织和网络优势,吸引一批懂科普、有热情、能奉献的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持续打造专业化的科普工作者队伍。
一是构建专职科普工作队伍。有条件的学会应设置科普工作委员会等独立的科普工作部门,增加专职科普人员配备,力所能及建设一支科普经理人队伍。
二是建设高层次科普专家库。积极吸引所在学科和专业(行业)技术领域的高层次专家投身学会的科普工作,按照科普创作、科普活动策划、科技传播、科普理论和政策研究等不同方向,建设高层次科普专家库,集聚一批科普服务领军人才。
三是加强面向科技工作者的科普能力培训。加强学会科普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强化科普志愿者服务和管理。加强与各类培训机构、高校和综合性科技场馆的合作,面向科普志愿者、科技工作者等开设各类各层次的科技传播技能培训班,定期为所在学科、行业和技术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做科普提供提能、培训、宣传等服务,提升科技工作者的科普服务能力。
4.探索设立保障型科普工作专项
学会科普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坚实的资源基础和条件保障。政府管理部门和各级科协组织在加大对学会科普支持力度的同时,还应鼓励和引导学会设立科普工作专项,积极探索公益性科普事业和经营性科普产业融合发展的工作机制,强化与全社会的资源共享,吸引更多社会资源特别是企业投身学会科普事业,加强学会科普工作的资源保障,实现学会科普的多元化发展。
一是构建学会科普的多元化投入体系。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和科协组织应加大对学会科普工作的支持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可在科普项目中设立“学会科普专项”,以资助学会结合自身特色加强科普工作。学会也应积极拓展融资渠道,通过众筹众包、项目共建、捐款捐赠等方式,吸引多元化资本资助学会科普事业建设,形成双赢共赢局面。
二是大力培育和发展科普文化产业。在开展科普工作中,学会应强化知识营销、市场营销的理念,重视培育和用好产业化机制,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推动科普工作。借势借力,可以通过与行业企业等共同举办科普产品和服务交易展示活动、共同开发科普项目等,也可以将优质项目进行二次开发和市场运作,形成科普工作的自我造血机制,提升自我盈利能力。推动科普产品研发与创新,将知识营销的理念贯穿于科普产品开发和科普工作各个环节,用知识的集成创新和整合营销去构建面向未来的科普文化产业,积极打造行业咨询策划、高端科普产品及其衍生商品研发等科普文化产业链。
5.不断完善立体化科普工作机制
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协调、监督评价、奖励激励等全方位、全链条的科普工作机制是推动学会科普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是持续完善组织机制。学会应将科普工作纳入学会整体工作之中,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将科普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重点工作安排,明确专人分管科普工作,确保学会科普工作有机构、有谋划、有部署、有考核。学会理事长(会长)、秘书长等主要负责人应带头开展科普工作,为本学科、专业(行业)领域科普事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推进学会科普高质量发展。学会应不断完善内部科普工作制度,对分支机构、专委会等开展科普工作给予规范和指导。
二是优化奖励激励机制。政府管理部门应以科技评价机制改革为契机,持续完善科普奖励机制,充分激发科技工作者、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科普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学会应结合自身特点,完善科普工作、科普成果和科普任务的动员机制和内部奖励激励机制,例如,积极推荐优秀科普团队、个人以及科普成果、科普作品参加国家、地方表彰奖励;有条件的学会可探索设立有影响力的科学传播奖项,鼓励科技工作者积极主动开展科普工作。
三是构建科普质量监督机制。学会应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的学术监督和行业评价功能,加强所在学科、专业或行业科普内容的监督和质量评价,按照实际情况创造性开展工作,加强交流,选树典型,及时总结、适时推广基层好经验、好做法,提高科普传播的质量和水平。要建立科普内容的政治性和科学性审核把关机制,加强科普内容政治性、科学性审核把关,积极开展科学辟谣,加强科学解读,破除科学谣言,回应社会关切。
6.协同共建多样性科技传播阵地
包括科普基础设施在内的科普阵地是开展科普工作的主要场所,也是集中展示学会科普工作成效和特色的重要载体。学会在建设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阵地方面的条件和实力有限,但可以发挥自身的组织网络优势,充分利用和整合所在学科、行业产学研机构的资源,协同共建多样性的科普宣传阵地。
一是打造各具特色的科普阵地。学会应积极组织和引导会员单位向社会公众开放实验室、陈列室、展览馆等科技类设施或建立科普基地、科普场所和网上展馆,配套开展科普活动。有条件的学会可建设行业性或专题性的科普场馆,积极创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或省市级的科普基地,在争取国家和地方支持的同时,更好地服务社会公众,扩大科普工作影响。
二是积极融入党建、文化等公共场所,拓展科普覆盖面。学会可以与各类科技场馆等合作,构建优质科普资源共享机制,共同建立科普阵地,共同服务社会公众。将学会及会员单位所掌握的科技资源主动融入党建带群建制度体系,推动科普有机嵌入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加快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和质量。采用多种方式,推动学会科普进公园、商店、书店等公共场所,将科普融入人们休闲、购物、医疗、旅游等日常生活之中。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科协技术协会. 中国科协关于新时代加强学会科普工作的意见
[2]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关于新时代加强学会科普工作的实施意见
[3]古蓉芬.激发活力提升能力 彰显学会科普新担当——广西学会科普工作呈现新面貌[J].学会, 2023(7):56-57.
[4]张仁开,王慜超.“十四五”时期上海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思路研究[J].科普研究, 2021, 16(6):9.
[5]张仁开.“十四五”时期推动上海科普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J].世界科学, 2020.
[6]张仁开.新时代学会高质量发展思路和举措研究——以上海市级学会为例[J].今日科苑, 2022(6):68-79.
[7]周丽,冷冰,郑亚洁.科技新态势下学会科普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学会, 2016(2):3.
[8]潘建红,张晓萌,胡俊平.科技社团参与科普的机制及实践路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35(2):35-42.
[9]赵东平,蒋德军,周丽娟.学会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以中国声学学会为例[J].学会,2019(4).
[10]赵东平,周丽娟.中国微生物学会科普工作现状与思考[J].学会,201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