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古生物,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恐龙,恐龙是中生代最吸引眼球的动物类群,可算是当时动物界的扛把子,而古生代的扛把子,非三叶虫莫属。
说它们是扛把子,倒不是说它们有多能打,而是指它们的多样性,到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三叶虫化石无论种类还是数量,都远超其它物种,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超过了同时期所有其它物种的总和。
三叶虫这个名称虽然很多人都听说过,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名称的来历,其实,这个名字是英文“Trilobite”的直译,“Tri”为三,“lob”源于“lobe”(轴叶),因为它们的身体从横向划分,可分为中轴、左叶和右叶三个部分,而从纵向看,属于节肢动物的它们则可以划分出头节、胸节和尾节三个部分。不过,与同为节肢动物的昆虫相比,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昆虫的足集中在胸节,而三叶虫的足分散在身体各部分。
此外,三叶虫的胃、肠等主要内脏集中在头部,而且主要以海底的有机物为食,再加上身体覆盖着坚硬的外骨骼,还有那些没多少肉的小细腿,使它们既没口感,也没多少营养。但正如一句俗话“蚂蚱也是肉”,更何况有那么大的种群数量做支撑,捕食者们自然不会放过,但它们还是有所选择,通常只食用营养相对丰富,而且没那么难嚼的头部,这也是很多三叶虫化石没有头部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还有很多化石属于蜕下的空壳,顺带一提,除了正儿八经被称为蝙蝠虫的一个属之外,在我国古代,也把无头的三叶虫化石称为蝙蝠虫或蝙蝠石,就是因为只剩下尾甲的三叶虫外观很像展翅的蝙蝠。
为了抵御天敌和适应环境,三叶虫也并非只注重叠甲,在寒武纪时期,以莱德利基虫为代表的三叶虫总体特征为身体扁平、肋节由胸部开始向两侧延伸、尾部较小,具有从中轴延伸出来的棘。到了奥陶纪,处于全盛期的它们形态丰富,头部和尾部也趋于等大,身体也立体了很多,其中既有体型最大的霸王等称虫,也有长着蜗牛一样的长眼柄的卡瓦勒斯基栉虫,也有复眼发达,擅长游泳的镜眼虫。
在经历了奥陶纪大灭绝的重创后,志留纪只残留着极少种类的三叶虫,而到了泥盆纪,它们却放飞自我,展现出比奥陶纪时期更丰富、更浮夸的造型,比如身披长棘,头上还顶着三叉戟的三戟三叶虫,很多三叶虫爱好者就是从这个时代的三叶虫入坑的,而这浮夸的造型,一方面是用于向异性显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泥盆纪,鱼类有了可以轻松破防的利器——颌部。
泥盆纪之后,三叶虫基本处于苟延残喘的状况,但依然坚持了1亿5千万年,才彻底地和这个世界告别。这样的战绩,可不是单纯地叠甲就能做到的,而是广泛地适应性的结果。
尽管即使在巅峰时期,三叶虫也从未登上过食物链的顶端,但从它们存在的时间上看,让统治地球1亿5千万年左右的恐龙都自愧不如,更不用说仅有几百万年历史的我们人类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也许称它们为古生代的扛把子都有些保守了,它们才是古生物界真正的扛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