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周期,妊娠,绝经……,女性凝血状态也在随之不断变化, 如何在女性中游刃有余地将抗栓治疗优化?
近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梅林、付志方等就《女性抗栓治疗的中国专家建议》进行了解读。
凝血状态受雌激素调控
作者介绍,女性血小板活性和凝血蛋白基因转录受雌激素调控。
使用避孕药、激素替代和治疗、妊娠期、外科术后、乳腺癌放疗均可致血栓栓塞风险升高。
绝经期心血管病风险增加,妊娠期发生进行心梗风险增加3~4倍。
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更多见斑块侵蚀、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和冠状动脉痉挛。
但女性脂肪多、肌肉少,药物吸收、代谢更快等生理特点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一级预防:不建议常规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病,高危患者推荐剂量为50 mg/d
对于一级预防,基于WHS、ASCEND、 ARRIVE、ASPREE等研究,不建议常规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病。
2019年美国心血管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建议,40~70岁心血管高风险、低出血风险的人群可考虑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00 mg/d)进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ASCVD)的一级预防,任何年龄的高出血风险人群均不建议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ASCVD一级预防。
阿司匹林用于我国女性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缺乏大规模临床研究证据,鉴于我国女性较西方人群体型瘦小,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的推荐剂量为50 mg/d、肥胖及超重女性为75~100 mg/d,应格外关注出血风险的评估和监测。
因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缺乏获益的证据,不建议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
女性乳腺癌放疗患者可考虑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病一级预防。
此外,多个国内外指南或专家建议推荐先兆子痫高危妊娠女性应于12孕周开始服用阿司匹林50~100 mg/d,不建议哺乳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之外的其他抗血小板药物。
二级预防:所有患者均应监测出血风险
阿司匹林是基本药物,推荐冠心病女性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75 ~100 mg/d,急性冠脉综合和冠脉介入治疗者应坚持双抗6个月,高出血风险者双抗可缩短至3个月,之后评估血栓、出血风险等因素后确定双抗时间。
所有患者均应监测出血风险,必要时调整抗血小板药物的剂量和疗程。
抗凝治疗:妊娠期女性使用低分子肝素安全有效
启动抗凝治疗前应进行血栓栓塞及出血风险评估,当获益超过风险时使用。
非瓣膜病性房颤女性患者,CHADS2≤1分不推荐抗凝治疗,CHA2DS2-VASc 2分可从抗凝治疗中获益,CHA2DS2-VASc评分≥3分时推荐服用新型抗凝药物或华法林(INR 2.0~3.0)抗凝治疗。
育龄女性慎用口服抗凝药,在抗凝治疗前排除妊娠并进行避孕咨询。
脑静脉窦血栓、静脉血栓栓塞疾病患者应给予抗凝治疗。有静脉血栓栓塞疾病病史的女性,产前及产后应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疾病。
妊娠期抗栓需考虑药物对母亲、胎儿的影响,以及妊娠期生理变化对药物吸收、代谢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测,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妊娠期女性使用低分子肝素安全有效,不能通过胎盘,乳汁中浓度低,因此,建议妊娠期若需抗凝治疗,推荐使用低分子肝素,需快速逆转抗凝作用或严重肾功能不全时可使用普通肝素。
华法林可通过胎盘屏障,有潜在致畸并可能引起胎儿出血,建议血栓栓塞风险极高患者(如心脏机械瓣置入术后)在妊娠期前、后3个月使用低分子肝素,妊娠中期可使用华法林或低分子肝素。
目前尚无妊娠和哺乳期女性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不推荐妊娠期女性服用。
来源:刘梅林, 付志方. 《女性抗栓治疗的中国专家建议》解读.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 25 (05): 411-413.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