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新闻报道,青海西宁市湟中区第一中学同班的2名初中生患流脑病亡。第1例感染者6月5日正常上课,当晚发病死亡,第2例感染者6月25日发病,6月26日死亡。那么,这两起病例是否相关?我们又该如何早期识别并有效预防流行性脑膜炎呢?
官方通报梳理
6月5日,湟中区第一中学八年级(5)班学生马某某在正常放学后,当晚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离世。初步诊断显示,其死因为脓毒血症,血液培养结果确认为脑膜炎奈瑟菌阳性。
随后,疾控中心迅速响应,对该班级全体师生进行了咽拭子采样,并采取了停课、居家健康监测、预防性服药等一系列防控措施。同时,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工作。
经过7天的医学观察,未发现新发病例,且马某某密接人员采样检测结果均无异常。
6月13日该班学生恢复正常上课。复课后,学校继续按照疾控中心要求,严格落实消杀防控措施。
然而,平静并未持续太久。
6月25日晚上,同班的严某某回家后出现吸冷现象。
6月26日中午,家长告知班主任,孩子经抢救无效死亡(主要诊断为暴发性紫癜)。
6月27日,医院反馈血培养结果显示脑膜炎奈瑟菌阳性,疾控中心随即展开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对严某某密接人群进行采样,采样人员检测结果均无异常。
这连续发生的两起悲剧让人不禁追问:这究竟是一起疫情,还是两例独立的偶发病例?
流行性脑膜炎属于乙类传染病,**潜伏期为1-7天。**6月5日,马某某出现症状死亡后,其所在学校在疾控部门的指导下,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6月8日,严某某咽拭子采样结果为阴性,至6月25日严某某出现症状,两个病例间隔跨度为20天。
因此,要分析这是一起疫情还是两例独立病例,可能只靠流调信息是不够的,还需要实验室、分子生物学等更多检测提供参考。
流脑是什么?如何传染?
流行性脑膜炎,是一种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急、进展快,总体病死率超过10%。
脑膜炎奈瑟菌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鼻咽部,通过咳嗽、打喷嚏等飞沫传播方式传播,进而引发感染。
感染这种病菌后,除了可能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它还能进入血循环,形成暂时菌血症,可无明显症状或表现为皮肤的出血点而自愈。在少数情况下,它能穿透血脑屏障,侵犯脑脊髓膜,导致化脓性脑膜炎。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人群普遍易感,但仅约1%的感染者会真正发病,而大多数人可能成为无症状的带菌者。
初期症状类似感冒,如何早期识别?
流脑的早期症状往往与普通感冒相似,如低热、咽痛、咳嗽等,这使得许多患者及家长容易忽视或误诊。
然而,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会出现高热、头痛、呕吐等典型脑膜炎症状,并伴有皮肤黏膜上的出血点或瘀斑(称为“流脑皮疹”),这是流脑特有的临床表现。
紧急信号:
当患者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喷射状呕吐、怕光、狂躁、颈后疼痛及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等症状时,应高度怀疑为流行性脑膜炎,并立即就医。
流脑病死率高,但可防可控!
- 疫苗接种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脑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儿童免疫力弱,应严格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流脑疫苗,以提高群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
- “三晒一开”
脑膜炎奈瑟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通过晒太阳、晒被褥、晒衣服,以及保持居室开窗通风,可以有效杀灭或抑制病菌的存活,减少感染风险。
- 增强免疫力
日常应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均衡膳食,保证营养摄入;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此外,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呼吸道疾病患者密切接触,也是预防流脑的重要措施。
一旦发现儿童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而一旦确诊为流脑,患者应迅速隔离治疗,以防止疾病进一步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