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氧气管拔还是不拔?

达医晓护
原创
通过医学科普让老百姓真正做到“通达医学常识,知晓家庭护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4992 篇文章

在电视剧《天道》中有这么一段情节,丁元英的父亲因为脑溢血住进了ICU。一开始丁元英对医生表示要积极救治,花多少钱都没关系。但是治疗一段时间后,医生告知丁元英他父亲病重,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已经不可能苏醒了。在这种情况下,丁元英做出了一个艰难的抉择,放弃抢救。要求把呼吸机管子拔了,让父亲有尊严的死去。他的决定也遭到了家里母亲和哥哥的强烈反对,指责他不孝顺。

丁元英父亲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甚至一些长期昏迷的患者,依赖医疗措施维持生命达数年之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其实在笔者日常与周围人的交流中,大部份人对此类问题都表现得比较开明,表示如果将来自己生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靠医疗设备才能维持生命时,自己不愿意这样延续生命。然而当面对的是自己亲人时,选择却变得很艰难,一部分家属表示要不惜代价的治疗,哪怕是植物人也不肯放弃;而另一些人则会考虑医生的建议,患者恢复无望时,放弃治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观念和孝道传统占据着重要地位,强调家庭成员应该相互扶持,互相关爱。而孝道则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到尊敬、赡养和陪伴的义务。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丁元英提出放弃治疗父亲的决定,无疑是对传统家庭观念和孝道观念的挑战。

西方社会对于类似的问题,可能会持有一种相对开放和多元的态度。一方面西方社会普遍尊重个体的选择权,包括面对生死抉择时的决定,甚至很多人会在还健康时,就签署一份文件表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放弃抢救措施,病人的意愿会得到医院和家属的尊重。其次,相对于生命的长度,他们更关注生活的质量,如果长期昏迷不醒,这样的生命没有质量可言。西方社会对于家庭责任的看法也与东方不同,倾向于认为每个家庭成员都有权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经验来作出决定。在西方,法律和伦理也为这类决定提供了指导,例如在某些地区,安乐死和医疗终止是合法的,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当然,西方社会同样也会有人对类似决定持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是对生命的尊重,而有人却可能认为这是对家庭责任的逃避。

临床上,可能长期不醒的患者多见于脑外伤、脑溢血、脑梗等患者。如果医生判断患者无法苏醒,往往也会建议家属终止治疗。从医学角度看,患者的生存质量大幅下降,需要长期依赖他人的照顾和护理,维持生命可能需要投入巨额的医疗资源和家庭成员的人力投入,这些投入缺乏医学意义和社会价值。

在电视剧中,生命的尊严和道德抉择是丁元英放弃父亲治疗行为引起巨大争议的关键。生命尊严是个体在社会和人际关系中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尊重。对于生活无法自理、无法表达意愿的植物人患者来说,他们的生命尊严难以得到保障。继续治疗虽然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但也可能让患者承受无尽的痛苦和折磨,丧失生命尊严。而放弃治疗则可能被视为对患者生命的漠视和剥夺。这种道德抉择的困境不仅存在于医疗领域,也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天道》中,丁元英提出放弃治疗的决定,正是基于对父亲生命尊严的考虑。他认为,如果父亲无法恢复,那么继续治疗只会让他承受更多的痛苦和折磨。因此,他选择让父亲有尊严的离开这个世界。这一决定虽然引起了家人的强烈反对,但也反映了他对生命尊严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个体的生命尊严和自主选择权。传统的家庭观念和孝道观念也需要与时俱进,重新审视和评估其合理性和适用性,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来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天道》中这一情节,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如何更好的平衡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关系。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

王学敏

评论
马踏朝阳
大学士级
2024-07-08
科普中国俄体镇023
太师级
2024-07-08
急救医生、救死扶伤
庶吉士级
已阅,丰富了医学知识。
2024-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