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技之春|这样东西每次做菜都会用,却能让你得一身病!记住这3点,吃得更健康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油是中国人的厨房必备品

几乎每次烹饪都少不了它

油炸、油煎等高油食物香脆可口

极易征服人的感官和味蕾

但这些油吃多了

又对身体健康明显不利

(图源网络)

那么

如何才能享受美食

又科学控油呢?

中国人越来越“油”了

最近,江南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营养素》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分析了过去30年(1990~2019年)我国居民膳食中脂肪摄入的情况,以及其与心血管病之间的关系。

统计数据显示,30年间,我国人均油脂摄入量急剧增长!

(爱瘦减肥网)

1990年,我国人均年植物油消费量约为5.74千克,动物油脂约为8.27千克。

2019年,植物油的人均年消费量增至25.84千克,动物油脂则增至20.56千克。

不仅如此,我们吃进去的油,“品种”也有所不同。

调查发现,30年前,我们常吃的植物油为菜籽油、棕榈油和大豆油,分别占植物油消费总量的38.8%、18.2%和16.1%。

随着大豆进口量的增加,到了2019年,这三种油的占比分别为21.2%、10.6%和44.5%,大豆油的占比显著增加

(图源:惠农网)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个健康成人每天的食用油摄入量应该在25~30克,但目前我国每人每天的摄入量却在42克左右。

超标意味着你每多吃一口油,都可能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影响。

多吃一口油,

吃出多种病

在人体必需的八大营养素中,70%的脂肪酸来自食用油,但吃油太多可能导致多种疾病或症状。

肥胖

油脂的单位热量高,1克即可产生9千卡的热量。如果每人每天多吃进1茶匙(15克)油,一个月后体重就会增加700-800克,一年就会增加体重近10公斤。

高血脂

血脂包括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其中任何一项过高,都被称为“高脂血症”。而吃油过量,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也会增多。

脂肪肝

吃太多油,会使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增多,如果它们跑到肝脏储存起来,就会转变为脂肪,形成脂肪肝。

高血压

吃油过多,长期血脂过高,甘油三酯囤积在血管很容易引发动脉硬化,导致高血压。

糖尿病

吃太多油在造成肥胖与高血脂的同时,也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这是因为肥胖的人细胞外周肥大,对胰岛素不敏感,不少2型糖尿病都是过度肥胖导致的。

心脑血管疾病

油脂摄入过多,除了造成肥胖外还会导致血液中脂肪酸过多。脂肪酸过剩时主要以甘油三酯形式贮存,沉积在血管里造成动脉硬化,形成血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科学控油很关键

虽然过量摄入油脂对健康不利,但完全不摄入油脂同样是不推荐的。脂肪作为人体必需的三大能量来源之一,在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保护内脏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是我们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因此,关键在于合理地管理油脂摄入。

1

少吃油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我们成年人每天使用的烹调油建议控制在25~30克。

外食或者外卖中的油含量较为难控,所以我们尽量在家做饭。做饭的时候可以使用带刻度的油壶。

(图源:搜狐作者简单分享美食)

如果是一家人一起吃饭,可以根据人数,控制食用油总量。一家三口的话,可以在油壶中倒入75~90克食用油,将其合理分配至三餐中。

2

选对油

(1)动物油脂、固态油脂尽量少吃!(饱和脂肪酸型)

猪油、牛油、奶油、黄油等动物油脂,以及棕榈油、椰子油、可可油都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日常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要控制在总能量的10%以下。

(2)用菜籽油、橄榄油、茶籽油等替代部分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型)

用这些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的油代替饱和脂肪酸比例高的油,有利于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LDL-C(“坏”胆固醇)的水平。

(图源:堆糖)

另外,还要注意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反式脂肪酸对心血管的危害比饱和脂肪酸要高得多,千万不要反复油炸食物,少吃方便面、油条、油饼、奶油蛋糕面包、饼干、奶茶等食物。

3

用对油

健康用油,应该知道这一个概念:烟点

“烟点”是油在加热情况下产生烟的最低温度,温度超过烟点,油变质产生有害的氧化物,营养价值也会降低。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虽然是“好”油脂,但是它们的烟点低,不适合高温烹饪。不同烹饪方式选用不同的食用油。

**·**煎炸用最耐热的棕榈油、椰子油、黄油、牛油、猪油等。

**·**炒菜用耐热性较好的花生油、米糠油、茶籽油、精炼橄榄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等。

**·**做汤、凉拌用耐热性差的亚麻籽油、紫苏籽油、核桃油、未精炼的初榨橄榄油等。

总之

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

无论用什么油炒菜

都最好在油稍热起来时就开始烹饪

不要等到“冒油烟”再炒!

(图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