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品质滨州 “一”目了然科普汇】一头牛,“牵”出循环产业链

滨州市科技馆
探索科学知识 激发科学兴趣 启迪科学智慧
收藏

滨州市阳信县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肉牛养殖加工集散地,近年来,阳信县立足肉牛特色产业,形成了从“饲草种植—犊牛繁育—肉牛育肥—屠宰加工—冷链物流—餐饮连锁—皮革制造—牛骨雕刻—牛副加工—有机肥还田”的绿色循环全产业链,叫响了“阳信牛肉”品牌,为肉牛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阳信模式”。

一、肉牛养殖“提质增效”。通过5G数字化牧场以及“粮改饲”项目的实施,为肉牛提供了丰富的草料来源,使肉牛在标准化的圈舍里茁壮成长。其中,高档肉牛新品‘鲁蒙黑牛’取得显著成效。据了解,鲁蒙黑牛的生长周期长达30个月,其中高品质的肉牛单头价格可达20万元。

二、屠宰加工“纵深发展”。一是强化屠宰产能。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化吊宰逐渐取代了地滚式屠宰。屠宰前会先对肉牛进行检验,宰后进行检疫,确保肉质合格。全市现有规模肉牛屠宰企业25家,年屠宰能力120万头,肉牛存栏量、出栏量、屠宰能力和屠宰量均居全省第1位;二是强化精深加工。加工链条逐步延长,我市具备冰鲜分割牛肉、熟食冷切牛肉等4大类100余种产品的加工能力,其中牛骨头、牛皮等牛产品在产业中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工人们按照每块牛骨的形状特点进行雕刻后将其拼接成为一件完整的作品,被做成工艺品后价值可达几千甚至几万元。此外,精益求精的阳信工匠们还将牛骨磨成粉,制作成薄如纸、白如玉的牛骨瓷制品,为“山东手造”阳信文创产业开辟了新天地。除了牛骨,牛皮也是牛身上的一块宝。在阳信共有37家皮革加工厂,年加工成品皮1500万张,应用于汽车坐垫、箱包家具、皮靴等领域。东坡牛扒、制式皮革等产品先后在北京奥运会、青岛上合峰会、杭州G20峰会、国庆阅兵仪式等国内外重大场合亮相。

三、品牌培育“加速成势”。持之以恒支持阳信打造全国“第一牛县”,成功创建“阳信牛肉”区域公用品牌,荣获“阳信牛肉”“阳信鲁西黄牛”“阳信渤海黑牛”地标认证3个,培育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全国优秀牛肉产品品牌6个。 另外阳信县还将“牛”县品牌渗透到影视文化领域,2021年上映的电影《牛王》,取材自山东对口支援青海“祁连千牛万羊进山东”的背景,讲述了藏族少年格桑为了找回装上运牛车的“牛王”,从祁连到阳信的冒险旅程,阳信“牛”县的名声不断打响。

四、打造肉牛产业中枢。投资7.4亿元的牛智谷产业园项目建成投产,打造海关监管、智能冷链、仓储物流、综合检测、科创服务五大功能中心,成为链通国际、引领全国的肉牛产业中枢。全力打造“牛在世界养,肉在阳信产,吃在全中国”的“世界牛谷”。推进现代化冷链流通体系建设,全市牛肉冷链物流配送达50万吨,是天津、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牛肉产品主要供应地,分别占天津、北京清真市场份额的50%和 30%以上。

评论
德阳茶人
贡士级
牛肉好
202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