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领域)
近日有媒体发文称:5月22日,新西兰的韦伯拍卖行售出了世界上最贵的一根羽毛——早已灭绝的镰嘴垂耳鸦的尾羽,成交价格高达46,521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206130元。拍卖行称,所有参与拍卖的人都必须是注册收藏家,且必须提前取得新西兰文化和遗产部的许可证。未经卫生部允许,该“藏品”不可出境。
那么,镰嘴垂耳鸦到底是怎样一种鸟?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它们的灭绝呢?
镰嘴垂耳鸦原本曾分布于新西兰北岛的原始森林中,且是当地特有鸟类,分布区极其狭窄。它们跟现存的垂耳鸦还有北岛垂耳鸦同为雀形目垂耳鸦科鸟类。它们的体长都在40厘米左右,身上大部分羽毛都是黑色的,跟我们常见的乌鸦差不多,唯独尾羽很长,尾羽末端有一大段显眼的白色。
虽然它们的名字里也带有“鸦”字,但其实跟雀形目鸦科的亲缘关系相距甚远,反而跟吸蜜鸟科关系更近一些。垂耳鸦科鸟类的共同特征是脸颊两侧、上下喙之间各有一块颜色鲜艳的肉垂。其他两种垂耳鸦的肉垂是蓝色的,镰嘴垂耳鸦的肉垂则是明艳的橙红色。
镰嘴垂耳鸦最有趣的特征是雌性和雄性的喙的形状是不一样的。雌性的喙很长而弯曲,喙长约有10cm左右,“镰嘴垂耳鸦”这个名称就源自雌性那像镰刀一样的喙;而雄性的喙比较直且短粗,喙长在6cm左右。它们之间的差异如此巨大,以至于鸟类学家第一次在野外观察到它们的时候,将它们误认为两种鸟。
那么镰嘴垂耳鸦为什么会有如此雌雄二型性的喙呢?科学家们经过研究之后得出了一些推论,虽然这些推论尚不能称为定论,但显然非常有说服力——解剖结构显示,雄性镰嘴垂耳鸦的下颌肌肉远比雌性的要发达,由此,科学家们认为,镰嘴垂耳鸦雌性和雄性会协作捕食。它们主要以原始森林里大量枯木里的蛴螬为食。
觅食时,雄性镰嘴垂耳鸦会用粗壮的喙把坚硬的树皮啄开,甚至撑开一些已经朽烂的木头的缝隙,再由雌性把又长又弯的喙伸进这些缝隙和孔洞里,捉出藏身于内的蛴螬或别的昆虫幼虫,随后它们会一起享用猎物,听起来仿佛要两口子一块儿努力才能完成一只啄木鸟就能完成的工作,效率不太高。幸好当地没有啄木鸟分布,不然镰嘴垂耳鸦可竞争不过人家。不过由此可见,这些迷人的鸟类有极大的可能还有着一夫一妻的婚配制。难怪在毛利人的传说中,镰嘴垂耳鸦是那么的深情,如果夫妻中有一只不幸死去,另一只也会在十天内悲伤而亡。
当然还有些其他推论,比如这样可以减少雌雄之间的种内竞争,因为它们可以去不同的捕食场所,吃不同的食物;或者不同形状的喙可以作为求偶炫耀的特征;以及更方便雌性把食物喂给自己的宝宝……遗憾的是由于这一物种已经灭绝,关于这些功能性和行为学、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人们很难再继续下去了。
镰嘴垂耳鸦的英文名“Huia”来源于它们的叫声。毛利人于公元十三世纪左右从南太平洋移居到新西兰,随后他们发现了镰嘴垂耳鸦,并开始深深地迷恋甚至可以说崇拜它们。毛利人认为这些鸟儿聪明、高贵而神秘。然而他们崇拜的方式就是将这些迷人的鸟杀死,再取下它们的羽毛或整张毛皮,送给“最值得尊敬的人”。美其名曰只有最尊贵的人才配得上戴镰嘴垂耳鸦的羽毛。我们至今还可以在一些老照片中看到年长的毛利人女性头上插着镰嘴垂耳鸦羽毛的样子。万幸毛利人的捕猎技术和工具都不怎么好,所以即使他们这样杀了好几百年,也没有真正对镰嘴垂耳鸦的种群造成致命打击。
真正带来灾难的是欧洲殖民者。十八世纪末,英国殖民者踏上了新西兰的土地,他们开始疯狂地砍伐原始森林,将林地变成农田——这让镰嘴垂耳鸦失去了关键的栖息地和捕食场所,因为它们太依赖原始森林了,它们无法在短期内适应生境的剧变。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左右,跟英国人一起来到新西兰岛的,还有鼠类、猫、白鼬等哺乳动物,这些动物统统都会捕食不太擅长飞行的镰嘴垂耳鸦和它们的宝宝。但对于这些殖民者毫不在意,甚至觉得“高贵”的欧洲物种本来就该取代“低贱的”当地物种。
有记录显示,1880年左右,镰嘴垂耳鸦的野外种群数量出现了大幅下降。其下降速度之快更是一年甚过一年。尽管栖息地丧失和外来物种入侵几乎是所有新西兰本土动物都要面临的威胁,但镰嘴垂耳鸦比它们还要倒霉一些。没错,正是因为它们美丽的外表,以及在毛利人文化中的神秘色彩,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收藏家们都开始对它们趋之若鹜,不择手段地想要得到它们的羽毛或标本。
俗话说有需求就有市场,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人们对镰嘴垂耳鸦的垂涎刺激了新西兰的殖民者猎人,他们开始用比毛利人先进很多的武器来大规模屠杀镰嘴垂耳鸦——听到这你可能又会觉得有点耳熟,是的,正如他们在其他地方对渡渡鸟、旅鸽做的一样。
到了这个时候,毛利人开始想要挽救这个物种了,然而已经太晚了。更何况,如果毛利人说的话管用的话,英国人哪会那么顺利地殖民新西兰全岛呢?
1900年,镰嘴垂耳鸦的野外种群出现了断崖式下跌;1905年,鸟类学家在野外只找到了100只左右;1907年,是人们最后看到这个物种的时间,那时候只看到过3只。从那以后,这个物种永远的消失了,成为了毛利人永远的禁忌。尚存于世的仅仅是各大博物馆和收藏家手里的羽毛和标本。许多人完全不知道这种优雅可爱的动物也曾在地球上生活过,不知道它们遭受过怎样的苦难;许多人至今也还只关心这些“藏品”的奇货可居。
从十八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从欧洲殖民者踏上大洋洲的土地至今,他们已经导致了至少100种动植物的灭绝,甚至有科学家推测真实数据可能是记录的10倍,因为有很多物种还没有被发现和研究就灭绝了。
镰嘴垂耳鸦已经与我们永别,它的两个“亲戚”垂耳鸦和北岛垂耳鸦也已经到了濒危和极危的危险境地,已经觉醒了生态保护意识的新西兰人开始了保护行动,但效果如何尚未可知。这又让我想起了“点翠”——曾经,我们在清代也因为点翠的大肆盛行而导致翠鸟几乎灭绝,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对点翠制品的需求大幅减少,翠鸟种群才有些许恢复。近些年来大家纷纷寻求替代材料,比如化纤、鹅毛等等,做出来的仿点翠饰品一样美丽,而喜欢观察翠鸟保护翠鸟的人越来越多,这真的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我们仍然应该防微杜渐,不要让其他物种走上跟镰嘴垂耳鸦一样的悲剧之路。
本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
作者:张率 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
审核:黄乘明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