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解译来自山林的“绿色密码”

奋进地质小兵
原创
十余年野外一线工作经历,奋进的地质人,用简单的话讲地质故事。
收藏

解译来自山林的“绿色密码”

我们该如何定义自然?是指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一类物质吗?还是一抹由山、水、林、田、湖、草共同汇聚而成的天蓝水绿、虫鸣螽跃?

我们该如何定义森林?是一种以木本植物为主体构成的生物群落吗?还是一株株由苍松翠柏、瑶草奇花手挽手构建起的“地球之肺”?

定义总是相对冰冷的,而自然铺陈的画卷背后,其实存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绿色密码”——它是一个诉说,向我们讲述自然给予我们的馈赠;它也是一个警钟,警醒我们一味索取或是放任,均是对双方可持续发展的不负责任。

让我们向秦岭腹地出发,去寻找40余年来,已被造访过9次的森林样地。正如我们无法用穷举法调查每一株树木,评估单位面积内样木质量、以点带面推算整体的抽样方法,为我们提供了解译“密码”的思路——森林资源调查。

陕西省境内布设了6440个森林固定样地,它们沿着8km×15km的等公里网格展开,每一个交点即是一个28.28m×28.28m大小的样地,其中的乔木、灌木、草本、地被物、土壤等状态,都代表着周围120km2内的森林状况。6440个样地,10余万株样木,伫立于春华秋实,静静等待5年一遇的造访,向来者讲述着颓败萌生、冷暖变迁、鸟食虫袭、生命悸动,这一讲,时光已过了40余年。每5年的岁月并不能在树木之上刻画些过于明显的痕迹,林间不及手腕粗的“幼木”甚至已“年”过三旬,十年树“人”、百年树“木”,或许是“密码”的第一“解”。

图1 陕西省乔木林分布图图2 陕西省森林蓄积量分布图一片青绿之下,由于树种、生长状况等不同,森林质量其实不尽相同,通常,森林蓄积量的高低即可作为评价森林质量的指标之一。对样地调查数据通过空间插值的方式,可以将森林蓄积量以颜色深浅的形式勾勒出来——深绿集中于五大林区内,多为受到人为保护的天然林,这是来自秦岭、巴山、黄龙山、桥山等山区留给我们最为朴素的馈赠。但当城市建设的脚步挤占了生态空间,也让森林的扩张的脚步在此放缓。人类活动与生态质量的相伴相生,是“密码”的第二“解”。

森林蓄积量并不伴随树木一生始终增长,进入成熟林-过熟林后,林木生长即进入了衰败状态。一棵树的消亡、倾倒、腐败、萌生是天然的轮回,但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和林地保护的来讲,对适当年龄的树木进行适度的采伐利用,于整片森林和人类是双赢的,这或许来到了这个“绿色密码”的最后一“解”,百年树木,在其生命的最后,再次奉献于人类,这应是我们感激不尽的珍贵馈赠!

作者: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 陈龙、刘林、王延洲

评论
科普员魏海,四义堂村
太师级
阅读
202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