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曝料出来的油罐车混装事件,引起了大家对食用油行业的广泛质疑和不信任,目前多家食用油企业下场回应与自查,以减少消费端对其相关产品的担忧。甚至很多人开始买榨油机自己榨油,于是不少网友就提出了,自榨油会不会更健康,对身体更好?今天来科普下。
01,自榨油有哪些风险?
不建议自榨油。虽然这次植物油出了问题,但是从健康角度,自榨油风险还是要更大一些。
首先是原材料方面,自榨油往往是自己准备原材料,无论是自己种植还是购买,普通人对于榨油原材料的管理还是要非常弱的。典型的就是如果在种植、收获、储存过程中容易出现污染和变质,尤其是像花生、玉米等容易出现黄曲霉滋生而出现黄曲霉素,每年都有这样中毒的人。更别提榨油时候需要去除一些杂质,这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难度较大的。
我国就有专门的《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控制规范》(GB31653-2021)该标准适用于花生、玉米、核桃、榛子、开心果、松子、巴西果、无花果和油料棉籽的黄曲霉毒素污染控制。
其次,榨油过程的卫生条件也难以保障,很多小作坊的榨油条件其实并不好,无论是消毒、还是处理都是非常落后,这种情况下,榨油质量其实也难以保障。
最后,榨油后的储存问题也是需要面对的,氧气、温度等往往也会对油产生影响,特别明显的就是老油的哈味问题,背后就是油脂因为氧化和水解而产生的有异味化合物。
综上所述,对于很多人来说,自己榨油并不是优选。
02,自榨油也不行,那该怎么办?
这次油脂事情出问题后,很多人都开始选择本地的油厂,这倒是没太大问题,毕竟本地油厂也往往有本地的原料,但是哈,大家也要确认下,毕竟当前我国的植物油产业其实很大程度是被彻底把控了,很多所谓本地的油厂其实只是个分装贴牌商,就像大家看到的很多油罐车直接从港口拉油然后到各地,其实就是如此,毕竟大豆这种主要的油脂来源原料90%上进口的。
这种不堪回首的往事每每想起都让人无语。哪怕如今,我国每年都是进口大豆为主
2023年我国进口粮食1.6亿吨,同比增长11.7%。从结构看,大豆仍占大头。全年进口量为9941万吨、比上年增长11.4%,占全部粮食进口量的6成以上。
正是因为大豆进口为主,所以会选择在港口附近直接榨油然后用罐车拉到全国各地去。
所以,说起来,如果本地油脂是菜籽、花生、玉米等,那还真有可能是真本地油。
03,简单说下油脂工艺
当然了,油脂工艺目前还有浸出油和压榨油,前者是最主流的油脂。原因简单粗暴,浸出油更划算。以大豆油为例,压榨法生产的大豆油残油率在6%~8%左右,而浸出法能很好地将残油率控制在1%以内,大大提高了出油率,减少了原料浪费,这在生产上可是很划算的。
严格按照生产标准产出的浸出油是安全的。当然很多人也对浸出油使用化学溶剂有一些担忧,毕竟浸出工艺是采用溶剂油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再经过“六脱”工艺(即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加工而成。担心这些溶剂残留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如果非要更安全,纯物理压榨可能适合,但是真的纯物理压榨?
ps:其实不少小作坊也用的是浸出办法,但是他们去除化学溶剂的能力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