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跃初 黄艳红
2024 年 7 月 16 日,据《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报道,实验室肉在经历数年发展且评价不温不火之后,迎来重大突破。研究人员发现创新方法,使实验室培育的熟肉在口感和风味上更接近肉食者喜爱的熟牛肉。
此项研究的主要负责人是[研究人员姓名]团队。一直以来,实验室培育肉虽有一定发展历史,但风味和口感一直未能让消费者完全满意。过去,养殖肉生产努力集中于模仿牛肉结构,而非风味和口感,致使消费者接受度有限。
报告科学传播者海伦娜·库迪亚博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一种化合物。研究人员发现,用这种化合物增强构成培养肉的动物细胞,可改善风味和口感。该化合物含与真肉烹饪相关的化学物质——糠酰硫醇,是梅拉德反应产物。传统肉类中,氨基酸和糖类在高温烹调时相互作用产生此反应,赋予肉类香气、味道和焦糖色。然而,因实验室肉氨基酸成分不同,煮熟后不会发生梅拉德反应,缺乏美味诱惑力。如今,研究人员能将糠酰硫醇整合到培养细胞过程中,弥补了这一缺陷。
这一突破意义重大。随着全球人口增长,肉类需求增加,传统牲畜养殖和肉类生产方式消耗大量土地、水资源和饲料,还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排放,牛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甲烷等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据相关数据,全球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 14.5%,其中牛养殖和相关肉类生产的温室气体占比较大。若实验室肉类受消费者欢迎,屠宰的牛和其他牲畜数量将大大减少,有望大幅减少与饲养牲畜和生产传统肉类有关的温室气体排放,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此外,实验室培育肉发展还可解决传统肉类生产中的动物疾病传播、抗生素滥用等问题,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健康的肉类产品。
虽然实验室培育肉在口感和风味上取得重大突破,但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和广泛市场推广,仍需解决诸多问题。
目前,实验室肉与传统养殖肉在营养价值方面存在一些可能区别。在蛋白质含量与质量上,实验室肉的蛋白质含量理论上可精准调控,蛋白质质量在培育技术成熟时,能合成完整优质蛋白,还可优化氨基酸配比。在脂肪含量与类型方面,培育过程中可调节实验室肉脂肪含量,且研究人员能控制其脂肪类型和比例。维生素方面,传统养殖肉中维生素含量取决于动物饮食和自身生理代谢,实验室肉可添加特定营养物质调整维生素含量和种类。矿物质上,传统养殖肉的矿物质含量因多种因素而异,实验室肉培育时可精准添加必需矿物质。对于如肌酸、牛磺酸等特殊营养成分,传统养殖肉是自然形成,实验室肉可通过技术手段模拟相似含量和比例。不过,实验室肉仍处于研发阶段,其营养价值与传统养殖肉的详细对比,还需深入研究和长期实践验证。
实验室肉的培育面临许多技术难点。细胞来源与稳定性方面,获取稳定、大量的细胞来源复杂且成本高,细胞增殖与分化也需精确营养和信号分子调控。生物支架与三维培养中,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和机械强度有待提高,三维培养环境需解决细胞分布、营养和氧气传递、代谢废物排出问题。血管化与神经支配上,大规模培育中血管形成和神经连接与支配尚未解决。成本控制方面,原材料、设备成本高昂,扩大生产规模也存在技术和成本难题。口感与风味模拟中,形成类似天然肌肉的纤维结构和控制风味物质生成与含量是难点。质量控制与安全评估方面,需建立完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长期深入评估食用安全性。
总之,实验室培育肉在口感和风味上的突破是肉类生产领域重大创新,为解决肉类需求与环保矛盾提供新思路。随着技术发展和研究深入,相关问题有望逐步解决,为人类未来带来更多福祉。